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08)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2008)
- 作品数:75 被引量:586H指数:14
- 相关作者:冯志勇杨焱张劲松温广月沈国辉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草莓抗炭疽病遗传图谱及其QTL初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为获得与草莓炭疽病密切相关的分子标记,需构建高密度与抗病相关的遗传连锁图,本研究以易感草莓炭疽病品种宝交早生(Hokowase)与高抗草莓炭疽病品种甜查理(Sweet Charlie)杂交的210个F2代群体材料为作图群体,构建了包含34个AFLP标记和109个SSR标记的分子遗传图谱,并对抗草莓炭疽病相关因素进行了QTL分析。该图谱共包括7个连锁群和133个遗传标记,平均每个连锁群有19个遗传标记。遗传图谱总覆盖长度为451.8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3.4cM。经复合区间作图法分析得到3个与草莓炭疽病抗性相关基因座(QTL),其中2个与Colletotrichum acutatum抗性相关,分布在LG3和LG5连锁群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1.6%;1个与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抗性相关,分布在LG6连锁群上,可解释表型变异的68.4%。
- 李静高志红段可刘建成叶正文高清华
- 关键词:草莓AFLPSSR
- 上海地区黄瓜靶斑病病原鉴定及ITS的分析被引量:20
- 2011年
- 2010年秋季在上海奉贤一有刺黄瓜大棚内,黄瓜中下部叶片上出现一种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病斑,其病斑中央有黄褐色斑点,株发病率达100%。根据病原菌形态,并通过病原菌rDNA ITS的序列测定、比对及进化树分析,上海地区黄瓜叶片上出现的靶斑症状其病原为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 曾蓉陆金萍戴富明
- 关键词:黄瓜ITS序列
- 克隆食用菌重要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9年
- 从食用菌基质利用相关基因、交配型基因和子实体发育相关基因等方面介绍了食用菌重要功能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 陈辉冯志勇陈明杰鲍大鹏
- 关键词:食用菌分子遗传学功能基因克隆
- 申农1号猪不同杂交组合试验报告被引量:2
- 2011年
- 以皮×杜公猪、杜×皮公猪、皮特兰公猪以及杜洛克公猪与配中农Ⅰ号母猪进行杂交试验,并开展肥育试验和屠宰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中农Ⅰ号猪与皮×杜公猪的后代在生长速度方面要优于和皮特兰及杜洛克的。与皮×杜公猪和杜×皮公猪的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胴体性能以及肉质性状等方面差异不显著,与杜×皮公猪的杂交后代略占优势。
- 谈永松胡志刚涂尾龙曹建国高勤学
- 关键词:杂交组合肥育试验屠宰测定
- 草莓抗炭疽病的新种质资源筛选被引量:7
- 2011年
- 草莓炭疽病是草莓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其病原在上海有2种,分别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尖孢炭疽病(C.acutatum)。本文通过叶柄接种法测定了50个不同的草莓种质材料分别对2种病原菌的抗性。结果表明,在测试的不同草莓种质资源中,对2种不同的炭疽病菌均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103、117对C.acutatum有较强的抗性,104对C.gloeosporioides有较强的抗性,而76对C.acutatum和C.gloeosporioides均表现出较强的感病性。草莓组合/品种对2种炭疽病菌的抗性水平又可分成2种不同类型:第1种类型是对2种不同的炭疽病菌的抗性表现一致,如103、99、组合89×103P14、117等对2种病原菌的抗性都很高,76对2种病原菌抗性都很低;第2种类型是对2种炭疽病菌抗性表现不一致,104对C.acutatum抗性较低而对C.gloeosporioides抗性较高,组合1×103P39对C.acutatum抗性较高而对C.gloeosporioides抗性较低。
- 曾蓉张繁琴高清华陆金萍戴富明
- 关键词:草莓种质
- 甘蓝新品种争牛的选育被引量:1
- 2012年
- 争牛是由萝卜胞质甘蓝雄性不育系CMS-101和甘蓝自交系2004-30选配而成的甘蓝一代杂种。株型直立,开展度53 cm左右,外叶倒卵形,叶色深绿,蜡粉较轻,叶球牛心形,紧实度0.5以上,球内叶浅黄绿色,口感糯嫩,品质好,球高20 cm,横径14 cm,中心柱长8.5 cm,小于球高的1/2,平均单球质量1.04 kg,平均产量2 700 kg.(667 m2)-1。冬性强,耐抽薹,可作为越冬春甘蓝栽培;抗黑腐病,也可作为秋甘蓝栽培,以补充秋冬季牛心型甘蓝的供应。适宜在华东、华中等甘蓝产区推广种植。
- 薄天岳陈锦秀缪体云任云英
- 关键词:甘蓝一代杂种
- 植保康对普通白菜生长发育和营养品质及土壤状况的影响被引量:8
- 2011年
- 采用田间施药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植保康对大棚中普通白菜生长、硝酸盐含量、营养品质及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植保康后,普通白菜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以植保康施用量22.5kg·hm-2的效果最为明显。在营养品质方面,不同浓度植保康的施用效果不同,22.5kg·hm-2处理的植株硝酸盐含量最低,而15.0kg·hm-2处理的植株VC含量较高。添加植保康有效降低了土壤全盐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综合各项因素,生产中植保康施用量以22.5kg·hm-2为最佳。
- 李珍珍周晓光朱春燕牛庆良黄丹枫
- 关键词:普通白菜生长发育微生物数量土壤状况
- 醇沉条件对猴头菌多糖得率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1年
- 以粗多糖得率和含量为评价指标,对水提醇沉制备猴头菌多糖(Hericium erinaceuspolysaccharides,HEP)工艺中主要醇沉条件进行了筛选,得出猴头菌多糖醇沉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液的浓缩比(粗提液体积∶子实体干重,mL∶g)为3∶1,醇沉浓度70%,加入乙醇时浓缩液温度为40℃,醇沉时间和静置温度分别为8 h和4℃。不同醇沉浓度得到的多糖分子量分布及体外免疫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醇沉浓度为40%时,得到的多糖大分子部分占的比例较高,活性较好。醇沉浓度越高,多糖含有的小分子物质越多。
- 蒋俊罗珍刘艳芳彭川丛吴迪周帅张劲松冯志勇杨焱
- 关键词:醇沉工艺醇沉浓度分子量分布免疫活性
- 月季RcLEA基因表达提高大肠杆菌对非生物胁迫耐性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研究RcLEA基因在月季品种中热诱导表达模式及RcLEA基因对多种非生物胁迫耐性。[方法]将耐热和不耐热月季品种进行38℃/3h热激处理,研究RcLEA基因在月季品种的热诱导表达模式;为验证月季RcLEA基因功能,将其转化E.coliBL21,将重组菌株BL21分别置于4、50℃及LiCl、NaCl、Na2CO3、CdCl2、H2O2胁迫下,研究重组菌株对高温、低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果]38℃/3h热激处理后,该基因在耐热月季品种‘曼海姆宫殿’(Schloss mannieim,SM)、‘赌城’(Lasvegas,LV)中强表达,而在不耐热品种‘新十全’(Kordes Perfecta,KP)弱表达或不表达,表明该基因与月季耐热性关系密切。重组菌株提高了对高温、低温、重金属、高盐、高pH值、氧化等非生物胁迫的耐性,表明RcLEA参与了上述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该基因导入不耐热月季品种提高月季耐热品质及其机理研究提供了思路,也为月季等园林观赏植物的耐热品种筛选提供了理论支持。
- 蒋昌华
- 关键词:月季非生物胁迫
- 上海地区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被引量:7
- 2010年
- 2009年对上海10个区县79个乡镇共3 140.8 hm2直播稻田和857.5 hm2机插秧稻田进行了杂草稻发生分布与危害现状调查。结果表明,直播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15%,面积发生率为14.72%,乡镇分布率为75%;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发生频率为22.71%,面积发生率为22.66%,乡镇分布率为77.27%。上海地区直播稻田和机插秧稻田杂草稻均以1级轻度危害为主。直播稻田杂草稻3级以上危害面积占发生面积的比率、发生频率和乡镇分布率均高于机插秧稻田。
- 唐国来温广月沈国辉蒋耀培成玮沈雁君
- 关键词:稻田杂草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