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0BAD01B05) 作品数:17 被引量:287 H指数:10 相关作者: 鲁剑巍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李慧 更多>> 相关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中国不同区域油菜氮磷钾肥增产效果 被引量:53 2013年 【目的】研究中国油菜氮、磷、钾肥增产效果,明确不同区域油菜施肥效果概况和区域特点,为区域推荐施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总结2005—2010年中国2 106个油菜田间试验数据,通过计算获得最高产量时氮、磷、钾肥的增产量、增产率和农学利用率,分析各油菜区域施用化肥的增产效果。【结果】中国油菜施用氮肥增产量和增产率均值分别为1 044 kg.hm-2和87.4%,主要分布在500—1 500 kg.hm-2和5%—100%范围内,99%的试验有增产效果;磷肥增产量和增产率均值分别为634 kg.hm-2和39.9%,主要分布在200—1 000 kg.hm-2和5%—40%范围内,94%的试验有增产效果;钾肥增产量和增产率均值分别为420 kg.hm-2和22.9%,主要分布在100—600 kg.hm-2和10%—40%范围内,88%的试验有增产效果。每千克氮肥(N)、磷肥(P2O5)、钾肥(K2O)平均增收油菜籽6.2、7.8和5.4 kg。长江下游冬油菜区氮、磷肥的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均值分别为128.8%和51.3%,长江中游冬油菜区钾肥增产效果最好,增产率均值为24.6%,春油菜区氮磷钾肥施用增产效果较低,增产率均值分别为42.6%、31.6%和21.3%。【结论】中国油菜施用化肥增产效果显著,具体表现为氮肥>磷肥>钾肥,氮素是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养分因素。春油菜区氮磷钾肥增产效果较差,长江下游冬油菜区氮、磷肥增产效果最好,长江中游冬油菜区钾肥增产效果最好。部分试验施用肥料不增产或肥料用量不合理,需要进一步改进施肥量,实现油菜施肥高产高效。 李慧 马常宝 鲁剑巍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关键词:油菜 氮肥 磷肥 钾肥 增产效果 鄂东地区油菜施钾效果及其适宜用量! 被引量:10 2011年 2008-2009年度在湖北省武穴市以华双4号为试验对象,开展油菜不同钾肥用量大田试验,探讨钾肥施用对鄂东地区油菜生长发育、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养分吸收与累积和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建立肥效模型确定油菜的钾肥适宜施用量。结果表明:适量施钾有效促进油菜苗期的生长发育,利于安全越冬,并显著提高成熟期植株有效分枝数和单株角果数。钾肥施用量为180kg/hm2时,油菜的地上部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和钾素累积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 410kg/hm2、2 791kg/hm2和235.7kg/hm2,施钾纯收益为1 967元/hm2。结合肥效模型及油菜施钾效果,确定在该试验条件下油菜钾肥推荐施用量为160kg/hm2。 李继福 王寅 李小坤 鲁剑巍 刘光文 翟中兵关键词:油菜 钾肥 推荐施肥量 肥效模型 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适宜用量研究 被引量:23 2011年 采用两点大田试验研究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对油菜生长、产量、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可明显促进油菜的生长发育,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株高、茎粗、分枝数、SPAD值和单株干物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最大增幅分别为30.1%、72.7%、162.2%、31.0%和130.1%。菜籽产量与专用肥施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合理施用专用肥显著增加菜籽产量。施肥影响菜籽产量的构成因素主要为分枝数和角果数的增加。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施用显著提高油菜干物质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量,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肥料利用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当施用量为1 125kg/hm2,两试验点N、P2O5和K2O的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7.0%、33.5%和75.6%。根据试验结果推算出菜籽的目标产量为2 700~3 000kg/hm2时,多元长效油菜专用肥的适宜用量为1 200~1 275kg/hm2。 李小坤 王素萍 鲁剑巍 李志坚 刘波 邹俊关键词:油菜专用肥 控释肥 肥料利用率 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采用多点大田试验研究油菜专用配方肥对油菜产量、肥料的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在4个试验点平均增产油菜子1 433 kg/hm2,增产率达123.9%;与当地推荐施肥相比,平均增产油菜子301 kg/hm2,增产率为13.1%;与当地油菜专用肥相比,平均增产油菜子347 kg/hm2,增产率为15.5%。油菜长效专用配方肥的肥料偏生产力可达到12 kg/kg,与当地推荐施肥和当地专用肥处理相比,养分的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5.3%和69.0%。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油菜专用配方肥具有养分配比合理、用量适宜和一次性施肥减少劳动力成本等特点,分别比不施肥、当地推荐施肥和当地专用肥增加纯收益4 984、1 544和2 435元/hm2。试验结果说明,油菜专用配方肥显著地提高了油菜子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增加经济收益。 胡敏 刘涛 周鹂 任涛 李小坤 丛日环 鲁剑巍关键词:油菜 肥料利用效率 经济收益 抑制油菜菌核萌发的真菌分离及其生防研究初报 被引量:5 2010年 从武汉地区种植油菜的灰潮土土壤中分离得到三种真菌,分别是短帚霉(Scopulariopsis brevicaulis)、哈茨木霉菌(Trichoderma harzianum)和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25℃共培养2周后发现,三种真菌的菌株对油菜核盘菌菌核的致死率分别为95.6%、78.9%和83.3%。用哈茨木霉菌Tri-1和棘孢曲霉Asp-1制作而成的生防制剂用于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盆栽芝麻(旱地作物)和水稻(水田作物)种植60d后,土壤中埋植的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27.3%和38.0%;继而后作油菜60d后,重新埋植的菌核萌发率分别下降16.1%和18.3%。 胡小加 张明海 余常兵 谢立华 程雨贵 李银水 刘胜毅 方小平 张春雷 廖星关键词:油菜 核盘菌 棘孢曲霉 控释尿素在水及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养分释放特征 被引量:22 2014年 试验采用静水培养和土壤培养研究控释尿素的养分释放特征,比较其在不同类型土壤和静水中的养分释放差异,探讨土壤类型对其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选用的控释尿素在25±0.5℃静水条件下,初期养分溶出率为1.7%,28 d养分累积释放率为59.2%,释放期为50 d,控释尿素在土壤培养的前50 d,水稻土中的氮素表观释放率显著低于潮土和黄棕壤中,50 140 d在水稻土中的氮素表观释放率最高,140 d之后在三种类型土壤中的氮素表观释放率无显著差异。控释尿素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养分表观释放率均与在静水中的显著相关。 王素萍 李小坤 鲁剑巍 陈钢 刘波 薛欣欣 魏云霞关键词:控释尿素 土壤类型 养分释放特征 施肥对贵州直播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5 2014年 2011-2012年于贵州省油菜主产区设置直播油菜氮磷钾硼肥田间试验,以推广品种油研599为材料,研究施肥对产量、养分累积量、肥料利用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了解当地(典型的南方水稻土)的养分限制因子,为该地区直播油菜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肥提高了直播油菜的产量,各处理中以NPKB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为2 189kg/hm2。缺氮、缺磷、缺钾和缺硼处理相比NPKB处理分别减产961、342、295和184kg/hm2,表明该地区直播油菜的养分限制因子依次为N>P>K>B。与当地农民习惯施肥(FFP)相比,NPKB处理增加了施肥量,产量明显提升,平均增产430kg/hm2;养分累积量和肥料利用率也均有明显提高,氮、磷、钾及相应肥料利用率分别增加28.6kg/hm2和13.5%、9.6kg/hm2和3.3%、71.4kg/hm2和23.9%。从经济效益看,NPKB处理相比FFP处理收益平均增加1 109元/hm2。肥料合理配施可以明显提高直播油菜产量、养分累积和经济效益,在当前贵州省直播油菜的生产中,应积极推行合理的平衡施用技术和科学的施肥方法,从而达到高产、高效、高收益的目的。 张萌 王寅 任涛 李小坤 李继福 丛日环 陈正刚 朱青 鲁剑巍关键词:直播油菜 施肥 养分累积 肥料利用率 控释尿素与尿素配施对油菜籽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2013年 2009-2010年在我国油菜主产区采用多点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controlled-release urea,CRU)和普通尿素(Urea)配合施用对油菜籽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含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两者在油菜上的配合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所有试验点两者配施(60%CRU+40%Urea)比一次性基施等氮量普通尿素(100%Urea)增产菜籽11.4%~12.9%,与一次性基施等氮量控释尿素(100%CRU)的产量无显著差异。苗期的干物质量和氮积累量表现相同规律,配施处理与100%Urea处理无显著差异,与100%CRU处理相比,除浠水试验点分别增加10.59%~50.58%和10.40%~28.57%外,成熟期配施与100%CRU处理无显著差异,但分别比100%Urea处理增加5.4%~20.9%和8.7%~18.8%。配施的氮肥利用率比100%Urea处理提高7.6个百分点,可以达到100%CRU的效果。油菜收获后,配施处理的耕层土壤无机氮含量高于100%Urea处理5.0%~44.2%,低于100%CRU处理19.6%~38.8%。经济效益分析结果显示,配施处理比100%Urea增收488.9~1 040.2元/hm2,比100%CRU增收205.3~599.0元/hm2。 王素萍 李小坤 鲁剑巍 李慧 刘波 吴庆丰 汪航 肖国滨 薛欣欣 徐正伟关键词:油菜 控释尿素 土壤无机氮 基于Geoprocessing的油菜产地肥力自动分析方法 被引量:5 2013年 以湖北省油菜主产地肥力信息为例,利用Kriging方法进行肥力分析的流程,建立Geoprocessing模型。通过对土壤养分数据更新建模,进一步阐明Geoprocessing模型的重构方法。结果表明,Geoprocessing在进行油菜肥力分析时能提高效率。 任艳 李慧 陈家赢 张海涛 李小坤 鲁剑巍关键词:KRIGING 油菜 肥力 GIS 水稻-油菜轮作条件下磷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53 2014年 【目的】采用田间裂区试验研究不同磷肥用量对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磷素吸收量以及磷肥当季利用率和残留利用率的影响,评估水稻季不同磷肥用量对油菜的后效大小,探讨周年轮作内磷肥的分配,为水稻-油菜周年轮作体系下油菜季磷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水稻-油菜周年轮作田间试验,前季水稻包含4个不同的磷肥水平,分别为P0(0 kg P2O5·hm-2)、P30(30 kg P2O5·hm-2)、P60(60 kg P2O5·hm-2)和P90(90 kg P2O5·hm-2),后季油菜在水稻季试验基础上采用裂区试验,每个小区裂区为施磷(60 kg P2O5·hm-2)和不施磷(0 kg P2O5·hm-2)2个副区,研究不同施磷条件下水稻-油菜轮作体系中作物产量、磷素吸收量、磷肥当季利用率和残留利用率,以及水稻季不同磷肥用量对后季油菜产量和磷素吸收量的影响,并引入"后效磷量"的概念评估水稻季磷肥后效。【结果】水稻季施磷60 kg P2O5·hm-2时水稻产量最高,磷肥当季利用率最大,分别为9 694 kg·hm-2和19.2%,施磷不足或者过量均会降低油菜的产量和磷肥当季利用率。与油菜季不施磷处理相比,油菜当季施磷60 kg P2O5·hm-2显著增加油菜干物质量765—1 195 kg·hm-2,其中油菜籽增产427—503 kg·hm-2;油菜产量和磷素吸收量也受到水稻季磷肥用量的影响,水稻季施用磷肥后季油菜干物质量显著增加212—816 kg·hm-2,其中油菜籽粒增产136—409kg·hm-2,磷素吸收量增加0.4—4.9 kg·hm-2。水稻季残留在土壤中磷肥可以供后季油菜吸收利用,增加油菜当季磷肥的农学效率和磷肥贡献率,具有明显的后效。水稻季磷肥当季利用率16.3%—19.2%,残留利用率为5.4%—7.3%,累积利用率为21.8%—25.6%,磷肥的后效与磷肥用量显著正相关,水稻季磷肥后效相当于油菜当季施磷2—9 kg P2O5·hm-2的增产效果。水稻季磷肥后效也受到油菜季磷肥用量的影响,油菜季施磷处理水稻磷肥对油菜� 卜容燕 任涛 鲁剑巍 李小坤 丛日环 李云春 汪洋 鲁君明关键词:磷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