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205-002)

作品数:43 被引量:224H指数:9
相关作者:崔康平王凯军王郑孟蓉李伟光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废水
  • 10篇污泥
  • 10篇污水
  • 7篇中药废水
  • 6篇颗粒污泥
  • 5篇厌氧
  • 4篇厌氧颗粒
  • 4篇水力停留时间
  • 4篇微电解
  • 4篇反应器
  • 4篇EGSB
  • 4篇FENTON...
  • 3篇动力学
  • 3篇厌氧颗粒污泥
  • 3篇生活污水
  • 3篇生态浮床
  • 3篇水处理
  • 3篇农家乐污水
  • 3篇人工湿地
  • 3篇污染

机构

  • 23篇合肥工业大学
  • 14篇清华大学
  • 10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广西师范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城市水资源开...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北京国环清华...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十堰市农业局
  • 1篇北京北华清创...

作者

  • 23篇崔康平
  • 13篇王凯军
  • 11篇王郑
  • 9篇宿程远
  • 9篇孟蓉
  • 8篇李伟光
  • 7篇许为义
  • 7篇王恺尧
  • 5篇汪翠萍
  • 5篇陈鸿汉
  • 5篇孙鹏
  • 4篇刘兴哲
  • 3篇马海玲
  • 3篇常风民
  • 3篇郑明月
  • 2篇东秀珠
  • 2篇张国臣
  • 2篇李凌燕
  • 2篇宫徽
  • 2篇龚淑芬

传媒

  • 14篇环境工程学报
  • 4篇水处理技术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工业安全与环...
  • 2篇净水技术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广东化工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14篇2016
  • 15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级氧化-生化深度处理工业园区生化尾水被引量:17
2016年
为了开发高效快速的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及设备,本研究对单一O3,O3/UV,O3/H_2O23种高级氧化工艺进行筛选和参数优化,从经济效益及反应效率的角度,O3/UV工艺较佳。选取O3/UV与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工业园区污水厂生化尾水进行处理,考察了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时间、紫外灯功率等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臭氧投加量为15mg·L^(-1),臭氧接触时间4 min,紫外灯功率960 W,BAF水力负荷0.51 m·s-1,气水比3∶1的条件下,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厂一级A排放标准。
刘旭崔康平汪翠萍常风民王凯军
关键词:工业园区污水
水源区中药材种植氮磷污染特征模拟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室内土柱模拟降雨实验,在三种降雨强度及两种施肥量作用下,分别测定土壤及土壤溶液中TN、TP及有机质的含量,探讨降雨强度及施肥量对水源区中药材种植氮磷污染物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TN、TP由土壤表面层次流向深层次的趋势不断增大,氮磷流失量增加;随着氮、磷肥料施加量的增加,土壤及土壤溶液TN、TP都有增加,氮磷流失量随之增大;一次施肥量过高容易造成肥料堆积土壤表层,氮磷流失量明显增大,少量多次施肥能使肥料利用率提高。
许海建崔康平戢正华
关键词:中药材种植污染特征
不同乙酸钠浓度对UASB中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以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厌氧污泥作为接种物,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分别以不同配比的葡萄糖和乙酸钠为进水,考察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特性。葡萄糖与乙酸钠进水COD浓度始终保持1∶1所形成的颗粒污泥其沉降性、产甲烷活性等均明显优于乙酸钠进水浓度始终为500 mg COD/L的颗粒污泥。结果表明,不同碳源配比的进水条件下形成的颗粒污泥性能及对废水处理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马海玲郑明月龚淑芬王凯军李凌燕东秀珠
关键词:厌氧颗粒污泥碳源葡萄糖乙酸钠
磷酸银/树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
2015年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稳定剂,采用化学沉积法制备了磷酸银/树脂复合物,降解亚甲基蓝,研究其光催化活性,并对样品进行了XRD和SEM表征。探讨了不同的光源、催化剂投加量、PVP含量、p H值等因素对亚甲基蓝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太阳光(夏天早上9点到11点的阳光)下,偏酸介质中,催化剂用量为0.8 g/L,PVP质量分数为0.01%的磷酸银/树脂复合物,液面高度为15 cm的条件下对亚甲基蓝有最佳降解效果。
王郑崔康平颜锟孟蓉卜勇
关键词:光催化亚甲基蓝
污泥活性炭对罗丹明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以污水厂的剩余污泥为原料,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污泥活性炭,全面研究了吸附时间、pH、温度和离子强度对污泥活性炭吸附罗丹明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三种温度下(25℃、35℃、45℃)的吸附等温模型和吸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吸附时间为25 h,此时吸附率达96.56%;35℃时吸附率效果最佳;碱性条件下吸附效果较好;离子强度对于吸附行为影响不大。其吸附规律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其动力学参数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
郭莹崔康平
关键词:污泥活性炭罗丹明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
基于破碎处理的家庭厨余垃圾减量及其对下水的影响被引量:20
2016年
在对我国家庭厨余垃圾的组成及性质、污水管道设计、污水处理厂运行状况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基于厨房垃圾粉碎机的家庭厨余垃圾减量及其对下水系统的影响。家庭厨余垃圾生成量(湿重)平均为152 g/(人·d),其中易降解的蔬菜水果垃圾占到77.8%。家庭厨余垃圾的COD∶TN∶TP=400.9∶4.7∶1,可能导致污水处理厂的总COD、TN、TP和氨氮理论提高量分别为66.70、0.86、0.18和0.43 mg/L,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污水处理厂碳源不足的现状。厨房垃圾粉碎机使用后,人均用水最大增加量为1.5 L/(人·d),破碎时间短基本介于1~3.5 min之间。破碎后的厨余垃圾颗粒含水率高,密度略大于水,其在管道中起动的临界流速为0.02 m/s远小于0.6 m/s,故因厨房垃圾粉碎机使用引起的污水管网堵塞的可能性小。
吴远远Giwa Abdulmoseen Segun郑明霞王凯军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
臭氧高级氧化法降解生化尾水中喹啉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O_3、O_3/UV、O_3/H_2O_23种工艺对喹啉的去除、矿化效果,生化性提高及降解规律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独H_2O_2、单独UV不能有效地降解喹啉;单独O_3、O_3/H_2O_2对喹啉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两者差别不大;反应时间为6 min时,喹啉去除率分别为78.7%和79%,反应30 min时,喹啉的矿化率为33.4%和38.2%;O_3/UV工艺明显优于前2种,在6 min内,喹啉基本降解完全,30 min矿化率超过90%;3种工艺的降解过程都很好地满足伪一级动力学规律,O_3/UV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0.7204 min^(-1))大于单独O_3(0.2832 min^(-1))和O_3/H_2O_2(0.29 min^(-1))工艺的表观反应速率常数;采用O_3/UV工艺处理实际工业园区生化尾水,6 min内喹啉降解完全,30 min时,COD去除率为88%,TOC的去除率达到89%,UV254的去除率为96%,出水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
陈傲蕾章丽萍常风民葛艳菊王凯军
关键词:喹啉O3O3/UVO3/H2O2
常温下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的性能及污泥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分析了双循环(DC)厌氧反应器在常温下处理中药废水的可行性,并对常温下DC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温度由30℃降为20℃时,DC厌氧反应器出水COD可维持在300mg/L以下,去除率为95%左右;出水挥发性脂肪酸(VFA)的质量浓度虽由原来的66.2mg/L增大到256.2mg/L,但并未出现VFA的显著累积,产气量为仍为12~14L/d10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EPS)的组分均以蛋白和多糖为主,同时辅酶F420的吸收峰非常显著,表明常温下反应器内颗粒污泥的产甲烷活性良好。但温度的降低造成了颗粒污泥中铁与镁离子含量的降低,同时影响了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使索氏甲烷丝菌成为优势菌属。
宿程远王恺尧司马岩李伟光
关键词:中药废水温度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
新型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中药废水的效能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结合EGSB与IC反应器的特点,设计了新型双循环(DC)厌氧反应器,对其处理中药废水的效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C厌氧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负荷能力,HRT由24 h减少为12 h时,其对COD的去除率仍维持在93%左右,出水VFA在3 mmol/L以下,平均产气率为0.39 m3CH4/kg COD。在HRT为12 h的条件下,温度由30℃降为20℃时,未对DC厌氧反应器的运行造成显著影响,其出水COD维持在300 mg/L以下,COD去除率稳定在95%左右,出水VFA在2 mmol/L以下,ALK保持在30 mmol/L以上,同时平均产气率为0.28 m3CH4/kg COD,表明该反应器具有在室温下运行的潜力。
王恺尧宿程远李伟光
关键词:中药废水水力停留时间温度
pH控制下果蔬垃圾酸化反应器中微生物优势菌群识别被引量:1
2016年
以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池污泥作为接种物,考察中温,pH为4.0±1,有机负荷13 g·(L·d)^(-1),水力停留时间3 d的酸化反应器处理果蔬垃圾的运行情况,并通过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及厌氧滚管分离技术识别反应器内优势菌群。结果表明,在pH为4的全混流反应器(CSTR)运行过程中,发酵产物以乳酸为主。反应器稳定运行期,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达81.9%,为反应器中优势菌属。经厌氧滚管技术分离筛选获得的菌株EL1为乳酸杆菌,其发酵类型为异型发酵。
马海玲吴远远郑明月徐恒汪翠萍王凯军
关键词:酸化反应器PH乳酸杆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