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803)

作品数:16 被引量:657H指数:11
相关作者:童英郭磊王涛王枫许文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东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锆石
  • 8篇花岗岩
  • 7篇中生代
  • 6篇同位素
  • 5篇地质
  • 5篇年代学
  • 4篇地质意义
  • 4篇岩浆
  • 4篇二叠纪
  • 4篇HF同位素
  • 3篇地球化
  • 3篇地球化学
  • 3篇造山带
  • 3篇山带
  • 3篇中亚造山带
  • 3篇锆石U-PB...
  • 3篇晚中生代
  • 3篇火山岩
  • 3篇额尔古纳地块
  • 3篇成矿

机构

  • 18篇中国地质科学...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吉林大学
  • 5篇东华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黑龙江省地质...
  • 1篇招远市灵山金...

作者

  • 10篇王涛
  • 8篇郭磊
  • 8篇童英
  • 7篇许文良
  • 6篇唐杰
  • 6篇王枫
  • 5篇张建军
  • 5篇张磊
  • 4篇曾涛
  • 4篇李宇
  • 3篇佘宏全
  • 3篇李建波
  • 3篇叶珂
  • 3篇莫南
  • 3篇赵硕
  • 2篇徐美君
  • 2篇向安平
  • 2篇史兴俊
  • 2篇李进文
  • 2篇杨奇荻

传媒

  • 5篇岩石学报
  • 4篇中国矿物岩石...
  • 2篇岩石矿物学杂...
  • 2篇北京大学学报...
  • 2篇矿床地质
  • 2篇2016中国...
  • 1篇矿物岩石
  • 1篇地学前缘
  • 1篇地质通报
  • 1篇Acta G...
  • 1篇Journa...

年份

  • 7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1篇2014
  • 1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拉善地块北部二叠纪花岗岩从浆源区到定位的多阶段岩浆混合成因及构造背景
<正>组成复式岩基的有镁铁质暗色岩浆包体(mafic magmatic enclaves,MME)发育的钙碱性(I型)花岗岩,及其伴生的少量块状镁铁质侵入体的成因,以及复式岩基中该岩石组合的意义和其形成地球动力学模型的认...
张建军王涛Antonio Castro张磊史兴俊童英张招崇郭磊
关键词:花岗岩岩浆混合作用阿拉善地块
文献传递
内蒙古东珺铅锌银矿床闪锌矿Rb-Sr定年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3
2015年
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是内蒙古得尔布干成矿带一重要矿床类型,由于缺乏适当的定年方法,该类矿床的成矿年龄及其形成的地质背景一直不明确。东珺铅锌银矿床是一新近发现的热液脉型矿床,本文在对采自该矿床的6件闪锌矿矿石样品进行了结构构造研究的基础上,对闪锌矿的Rb-Sr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87 Rb/86 Sr和87 Sr/86 Sr同位素比值均有较大的分布范围,分别分布在0.283 8~6.503 0和0.713 685~0.725 241范围内,二者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构成的等时线年龄为(130.2±4.4)Ma(2σ,MSWD=16),(87Sr/86Sr)0=0.713 176±0.000 057,指示矿床形成于早白垩世。早白垩世大兴安岭地区处于伸展构造体制,因此该类矿床是在拉张构造体制的背景下形成的,与区内早白垩世浅成-超浅成岩浆侵入活动有关,它代表了区内一重要成矿阶段与成矿类型。
杨郧城郭万军王亚君佘宏全李进文张斌
关键词:闪锌矿RB-SR同位素年龄
孙吴地区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对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时间的限定被引量:84
2015年
本文对孙吴地区白云母花岗岩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确定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从而揭示区域构造背景。孙吴地区白云母花岗岩中的锆石均呈半自形-自形,振荡生长环带明显,暗示其岩浆成因。测年结果显示,白云母花岗岩形成于168Ma,为中侏罗世岩浆事件的产物。岩体具有高硅(Si O2=74.61%~80.16%)、富铝(Al2O3=10.59%~13.90%)、贫铁(Fe2O3=0.11%~0.3%)等特征,在化学上属于准铝质-过铝质(A/CNK=0.97~1.13)系列。孙吴地区白云母花岗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s)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亏损重稀土元素(HREEs)和高场强元素(HFSEs)。锆石的εHf(168Ma)=+7.53^+11.66,二阶段的模式年龄(tDM2)变化于595~966Ma之间。上述特征表明,孙吴地区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岩浆起源于新增生加厚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结合在大兴安岭与小兴安岭衔接地区变质杂岩和冀北-辽西地区区域性地层不整合面的存在,表明大兴安岭西坡-冀北-辽西地区中侏罗世经历了一次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有关的陆壳加厚过程。因此,研究区内中侏罗世白云母花岗岩的形成应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过程中的陆-陆碰撞作用有关,而与古环太平洋向欧亚大陆的俯冲作用无关,其形成时代也限定额尔古纳地块西北部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时间应为中侏罗世。
李宇丁磊磊许文良王枫唐杰赵硕王子进
关键词:中侏罗世年代学地球化学
辽南变质核杂岩韧性拆离带的变形特征、应变与运动学涡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辽南变质核杂岩西侧为一NNE走向、NWW倾向的低角度拆离断层带,其中韧性剪切带由位于拆离断层带下部的糜棱岩组成,糜棱岩中所有运动学指向标志都指示上盘向NWW方向的伸展拆离。基于长石的Rf/φ有限应变法,对该糜棱岩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糜棱岩的应变强度(层)介于0.36~1.0之间,平均0.75。付林图解与霍塞克图解显示应变类型为压扁型(罗德参数v=0.11~0.98)。使用极摩尔圆法与有限应变法测量糜棱岩面理与线理形成时的运动学涡度,其值介于0.74~0.96之间,平均0.85。使用C’法获得的伸展褶劈理C’形成时的运动学涡度介于0.10~0.84之间,平均0.58。依据运动学涡度、有限应变及拆离带的真实厚度,计算获得拆离带的韧性减薄量为130~705m。综合以上结论,辽南变质核杂岩剪切变形机制是以糜棱岩面理与线理发育为代表的早期单剪为主的一般剪切以及以伸展褶劈理发育为代表的晚期纯剪为主的一般剪切。
李建波郭磊欧阳志侠曾涛丁园军张莹
关键词:运动学涡度变质核杂岩糜棱岩
张广才岭“新元古代”一面坡群的形成时代:来自岩浆锆石和碎屑锆石U-Pb年龄的制约被引量:25
2014年
本文报道了黑龙江省张广才岭"新元古代"一面坡群唐家屯组流纹岩和长石石英砂岩以及杨木岗组粉砂质泥岩中锆石的U-Pb定年结果,结合上覆早侏罗世太安屯组流纹岩的定年结果,讨论了一面坡群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属性。采自该群绝大多数锆石均呈自形-半自形晶,显示出典型岩浆生长环带或条痕状吸收,暗示其岩浆成因。定年结果表明,采自一面坡群唐家屯组底部流纹岩的形成时代为295±2Ma,而上部长石石英砂岩产生了234Ma、260Ma、273Ma、291Ma、309Ma和327Ma多组谐和年龄;杨木岗组粉砂质泥岩产生了226Ma、267Ma、362Ma、411Ma、485Ma和783Ma多组谐和年龄;覆盖在杨木岗组之上的中生代太安屯组流纹岩的定年结果为189±1Ma。从上述定年结果可以看出,一面坡群唐家屯组流纹岩形成于早二叠世,而其上部的长石石英砂岩与杨木岗组粉砂质泥岩的形成时代类似(226~234Ma)——即其形成于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间(226~189Ma),而非先前所确定的新元古代。基于杨木岗组中碎屑锆石的年龄频数,杨木岗组的沉积物源主要来自于周边晚古生代地质体以及次要的早中生代、早古生代和新元古代地质体。此外,早二叠世流纹岩与同时代玄武质岩石共同构成了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可能暗示一种伸展环境。
郝文丽许文良王枫唐杰徐美君高福红
关键词:锆石U-PB年龄
花岗岩与大地构造被引量:29
2017年
花岗岩(广义)是地球有别于其它星球及地球上大陆地壳有别于大洋地壳的物质标志,是大陆上分布最广的岩石之一。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本文系统阐述了花岗岩大地构造的内涵、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发展方向。花岗岩大地构造将花岗岩视为一种构造标志体、地质体,是从花岗岩角度,探索解决大地构造问题,其研究内容可概括为物理特性(构造)、物质组成(岩石地化)和年代学三大方面,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巨量花岗岩浆侵位的物理特性变化及其构造意义,包括岩浆上升迁移、汇聚定位及岩体(带)形成/构建过程;(2)花岗岩体变形改造及其构造意义;(3)花岗岩物源与大陆生长及深部结构,以新老物质组成,划分造山带类型;(4)巨型花岗岩带发育过程与大陆聚散,探索超大陆和中小板块聚散的岩浆响应。花岗岩大地构造丰富了大地构造研究内容,也有助深化花岗岩体(带)形成、发育过程和构造背景的认识。它的提出是当今地球科学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必要。
王涛王晓霞郭磊张磊童英李舢黄河张建军
关键词:花岗岩热动力学
大兴安岭中南段甘珠尔庙地区晚中生代两期花岗岩的时代、成因、物源及其构造背景被引量:36
2014年
大兴安岭晚中生代岩浆活动在东北亚晚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兴安岭中南段甘珠尔庙地区5个晚中生代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这些岩体形成于晚侏罗世(154Ma)和早白垩世(139~125Ma),显示高硅富碱特征,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为高分异钙碱性I-A过渡型花岗岩,其中,早白垩世花岗岩分异程度高于晚侏罗世花岗岩。锆石Hf同位素特征显示,这些花岗岩源区以年轻物质为主,其中,晚侏罗世花岗岩εHf(t)值(+9.9^+15.9)高于该区底侵的新生下地壳,源区可能有更年轻的新底侵物质参与。早白垩世花岗岩εHf(t)值略低(+3.4^+13.9),其物源主要为底侵的新生下地壳和古生代俯冲增生杂岩混源,可能还混有少量更年轻的新底侵物质。结合区域资料分析,甘珠尔庙地区晚中生代花岗岩形成于后造山伸展背景,这种背景可能与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碰撞后伸展有关。
杨奇荻郭磊王涛曾涛张磊童英史兴俊张建军
关键词:花岗岩锆石U-PB年代学晚中生代HF同位素大兴安岭中南段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hanerozoic granitoids from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and adjacent areas,NE Asia
<正>We used 1290 published and 8 newly acquired zircon U-Pb ages of granitoids from the Da Hinggan Mountains an...
杨奇荻王涛郭磊童英张磊张建军
文献传递
额尔古纳地块早中生代岩浆作用:对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向南俯冲历史的制约
<正>蒙古-鄂霍茨克缝合带在东亚大陆形成与演化的历史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对于晚二叠世之后蒙古-鄂霍茨克大洋板块是否存在向南俯冲一直存在争议(Zorin,1999)。本文通过对位于缝合带东南侧的额尔古纳地块上早中生代...
唐杰许文良王枫赵硕李宇
文献传递
中国东北中生代构造体制与区域成矿背景:来自中生代火山岩组合时空变化的制约被引量:464
2013年
本文系统总结了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年代学、岩石组合及其时空分布规律,以便对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和蒙古——鄂霍茨克构造体系中生代的演化历史及其东北地区中生代区域成矿背景给出制约。基于火山岩中锆石U——Pb定年结果,东北地区中生代火山作用可划分成六期:晚三叠世(200~228Ma)、早——中侏罗世(173~190Ma)、中——晚侏罗世(158~166Ma)、早白垩世早期(138~145Ma)、早白垩世晚期(106~133Ma)和晚白垩世(88~97Ma)。晚三叠世火山作用主要分布在吉黑东部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地区,前者为A型流纹岩,后者为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它们共同揭示了古亚洲洋最终闭合后的伸展环境;早——中侏罗世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吉黑东部、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额尔古纳地区,吉黑东部和额尔古纳地区早——中侏罗世钙碱性火山岩的存在分别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和蒙古——鄂霍茨克洋板块俯冲作用的发生,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早——中侏罗世火山岩则以双峰式火成岩组合为特征,反映了双向俯冲的弧后伸展环境;中——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早期火山岩主要分布在松辽盆地以西和冀北——辽西地区,前者为碱性——亚碱性的过渡系列,主要由玄武粗安岩、粗安岩和少量粗面岩组成,后者为A型流纹岩或碱性流纹岩组成,这些火山岩形成于加厚陆壳的坍塌或拆沉阶段;早白垩世晚期火山岩广泛分布于东北地区,吉黑东部为钙碱性火山岩组合,而松辽盆地和大兴安岭地区则主要为双峰式火山岩组合,前者标志着古太平洋板块的俯冲,后者与早期加厚陆壳的拆沉和/或类似弧后的伸展环境有关;晚白垩世火山岩主要分布在吉黑东部和陆内,前者为钙碱性火山岩组合,后者为碱性玄武岩,反映了来自东部环太平洋构造体系的俯冲作用。综合上述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组合及时空分�
许文良王枫裴福萍孟恩唐杰徐美君王伟
关键词:中生代火山岩成矿背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