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300)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相关作者:王远金鑫陆百迅李永兵陈东平更多>>
相关机构: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篇点焊
  • 1篇电阻点焊
  • 1篇汽车
  • 1篇汽车轻量化
  • 1篇轻量
  • 1篇轻量化
  • 1篇自冲铆接
  • 1篇力学性能
  • 1篇接头
  • 1篇接头力学性能
  • 1篇SPR
  • 1篇
  • 1篇力学性

机构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泛亚汽车技术...

作者

  • 1篇陈东平
  • 1篇李永兵
  • 1篇陆百迅
  • 1篇金鑫
  • 1篇王远

传媒

  • 1篇汽车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铝代钢对三层板接头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多材料混合是汽车车身轻量化的重要手段,但以铝代钢使车顶与侧围内外板的三层板异种连接却面临挑战。自冲铆接(Self-Piercing Riveting,SPR)是异种金属连接最为有效的手段,然而目前关于铝钢三层板SPR接头与传统三层钢板电阻点焊(Resistance Spot Welding,RSW)接头力学性能的对比研究几乎没有。以多材料三层板组合"1.0 mm AA6061-T6+0.8 mm低碳钢CR4+1.2 mm双相高强钢DP590"的SPR接头和全钢三层板组合"0.6 mm CR4+0.8 mm低碳钢CR4+1.2 mm双相高强钢DP590"的RSW接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两种接头不同连接界面的拉剪强度和疲劳强度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车顶以铝代钢后,采用SPR工艺获得的异种金属接头与全钢车顶的RSW接头相比具有同样的静态承载能力和显著提高的疲劳性能。这将为汽车车身的轻量化设计提供重要参考。
王远李永兵金鑫陈东平陆百迅
关键词:汽车轻量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