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2JYC752047)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赵国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左派
  • 4篇文论
  • 4篇西方马克思主...
  • 3篇大众
  • 3篇大众文化
  • 3篇新左派
  • 3篇马克思主义文...
  • 2篇文学
  • 1篇伊格尔顿
  • 1篇隐喻
  • 1篇英国马克思主...
  • 1篇英国小说
  • 1篇有我
  • 1篇有我之境
  • 1篇哲学
  • 1篇政治隐喻
  • 1篇志愿军
  • 1篇社会历史
  • 1篇社会历史批评
  • 1篇社会哲学

机构

  • 10篇北京外国语大...

作者

  • 10篇赵国新

传媒

  • 3篇学海
  • 3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外国文学
  • 1篇国际论坛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先声
2013年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奠基者克里斯多弗·考德威尔,一直被视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文学理论和批评实践瑕瑜互见,既有机械教条的一面,又有发人深省的思想洞见。本文比较分析了考德威尔与恩斯特·布洛赫、赫伯特·马尔库塞、吕西安·戈德曼、西奥多·阿多诺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视角上的共同之处,以昭示他的思想原创性和预见性。
赵国新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大众文化
玛格特·汉尼曼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是首篇比较全面地研究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玛格特·汉尼曼学术成就以及她与文化唯物论独特关系的论文。文章首先论述了汉尼曼的思想学行,总结分析她在英国左翼运动史、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以及布莱希特的戏剧等三个领域取得的斐然成就;既而揭示出其文学批评特色:一方面持守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新兴的文化唯物论批评在20世纪80年代的兴起。本文还指出,由于她毕生持守老左派的政治路线和立场,导致后世的相关研究著作忽视了她对文化唯物论的开拓性贡献。
赵国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化唯物论新左派
英国志愿军与西班牙内战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考察了西班牙内战期间(1936—1939年)国际纵队中的英国志愿军的成军经过、参战经历以及它与英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之间的互利关系,以此来说明,英国志愿军之所以积极参战是当时国内外严峻的局势使然:德意法西斯的崛起、英国政府的绥靖政策以及即将爆发的欧洲大战;他们参战的动机是为了打击法西斯,防止它在英国本土传播蔓延;作为同路人,他们在战争期间拥护了苏联和共产国际的政治路线,但这并非像某些持论苛刻的西班牙内战史家所认为的那样,是因为盲目信仰而被操控,事实上,他们参战是纯粹出于自觉自愿,大量的回忆录和访谈显示,绝大多数幸存老兵并不后悔当年的选择,而且终生以之为荣。
赵国新
关键词:西班牙内战共产国际
异同之辨:“客观对应物”与“无我之境”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艾略特的"客观对应物"和王国维的"无我之境"是中西方文学批评史上的两个重要范畴。二者间有契合之处,它们都强调诗人应当隐蔽自己的主观情感,都主张文学的无功利性,但二者对客观化强调的程度不同,这是它们各自秉承的批评传统所导致的。
赵国新
关键词:艾略特客观对应物无我之境有我之境
政治隐喻和文本矛盾:重读《芭巴拉少校》
2018年
萧伯纳的代表作《芭巴拉少校》具有高度政治隐喻性质,它暗中回答了19世纪以来马修·阿诺德等文人和学者热衷于探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未来的英国由谁来统治?安德谢夫家族企业的继承人问题,本质上是未来英国统治阶级的人选问题。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安德谢夫无往而不胜,各个方面取得了成功。然而,令他(萧伯纳)始料未及的是,他所选中的库森斯不可能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因为,历代安德谢夫所秉持的传统足以表明,像库森斯这种中产阶级出身、缺少"狼性"的人文知识分子是无法承担起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历史使命的,19世纪末以来的英国工业资本主义发展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就此而言,可以说,萧伯纳在无意中写出了英国资本主义当时暗含的重大危机:工业精神的衰落。
赵国新
关键词:政治隐喻工业资本主义
西方文论关键词考德威尔被引量:3
2013年
本文首先概述了克里斯多弗·考德威尔的生平行谊、他对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独到贡献,以及由于时代局限所造成的理论缺陷;其次,援引其最有代表性的两部文学研究著作,展示其分析方法和理论洞见;最后,比较研究他与欧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视角上的共通之处,以说明他的某些理论命题发出了后世西马文论的先声。
赵国新
关键词:英国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
经典的回声:再论“文化与社会”的传统被引量:1
2017年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在其经典之作《文化与社会》中首次提出,近代英国社会暗含一个反对工业资本主义的思想脉络,即"文化与社会"的传统。威廉斯对这一传统的梳理和总结,深刻影响了战后英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文化研究和新左派运动。在过去的50多年中,英美学界相当重视这一传统,相关的评论和研究不断问世,探索的内容也越来越细致。然而,它们还是忽略了该传统的一些后续影响以及威廉斯本人的一些偏见和疏忽。为弥补这些不足,本文将揭示它对马丁·威纳的文化史名著的隐蔽影响,探讨它对佩里·安德森的史学研究的刺激作用,展示它对知识分子观念史的补充功效,指出威廉斯对英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评价有失偏颇之处。
赵国新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起源被引量:2
2015年
文章力求客观地评价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先驱在批评和理论领域取得的建树。文章首先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英国姗姗来迟的文化与社会的根源,即英国缺乏深刻的马克主义思想传统。接下来介绍并分析了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三位代表性批评家和理论家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拉尔夫·福克斯和埃里克·韦斯特的代表作,从中发掘出当代的一些著名学者和批评家经常忽略的批评洞见和理论创新,同时指出他们因时代的局限而具有的思想缺陷。
赵国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大众文化西方马克思主义
英国小说与社会哲学:拉尔夫·福克斯的马克思主义小说史论
2016年
拉尔夫·福克斯是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最早从马克思主义视角论述英国小说历史变迁的批评家。本文比较系统地评价了他的小说史论的利弊得失,梳理出其中隐含的深刻洞见,剖析了一些或隐或显的失误。福克斯对小说的盛衰与社会哲学之间关系的探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当时盛行的经济决定论,为后来的英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开创了新的研究视角。
赵国新
关键词:社会历史批评
英国文学批评中的文化保守主义探源:特里·伊格尔顿与佩里·安德森被引量:2
2016年
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的文论著作深受欧陆及本国诸多批评家和理论家的影响,前人对此多有研讨。然而,史学家佩里·安德森对他的重要影响,至今尚未有人明确指出,遑论考察辨析。本文认为,安德森对于17世纪的英国革命以及近代英国资本主义独特性的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他的英国文学批评史观,为他考察文学研究与现实政治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和历史参考框架。伊格尔顿对近代英国文学批评中暗含的文化保守主义的发掘和剖析,主要得益于安德森对现代英国社会盛行的政治保守主义的精彩解释。本文还指出,二者的相关著述也有助于解释18和19世纪英国小说中一个常被忽略的现象:与同时代的欧陆长篇小说相比,英国小说一直在回护本国的贵族阶级,它们从未像欧陆主要国家的长篇小说那样,激烈批判乃至彻底否定本国贵族阶级的思想和统治。
赵国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左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