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71031)

作品数:20 被引量:145H指数:8
相关作者:苏佳灿翁蔚宗曹烈虎周启荣陈晓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军医大学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基础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7篇骨折
  • 5篇植骨
  • 3篇手术
  • 3篇肱骨
  • 3篇肱骨近端
  • 3篇疗效
  • 3篇近端
  • 3篇关节
  • 3篇钢板
  • 2篇动物模型
  • 2篇动物模型构建
  • 2篇异体
  • 2篇异体骨
  • 2篇植骨治疗
  • 2篇锁定钢板
  • 2篇同种异体
  • 2篇同种异体骨
  • 2篇自体
  • 2篇自体骨
  • 2篇肱骨近端骨折

机构

  • 16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军区武汉...
  • 2篇上海市静安区...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扬州市第一人...
  • 1篇武警浙江省总...

作者

  • 15篇苏佳灿
  • 11篇翁蔚宗
  • 10篇曹烈虎
  • 7篇周启荣
  • 6篇陈晓
  • 5篇张军
  • 4篇宋绍军
  • 4篇纪方
  • 3篇李海航
  • 2篇顾峥嵘
  • 2篇毛宁方
  • 2篇汪琳
  • 1篇王琨
  • 1篇徐阿炳
  • 1篇禹宝庆
  • 1篇李明
  • 1篇钱锦锋
  • 1篇阳青松
  • 1篇李凤宁
  • 1篇班吉鹤

传媒

  • 4篇中华创伤杂志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世界复合医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2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Cable-Pin系统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比较微创Cable-Pin系统和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闭合性髌骨横形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微创CablePin系统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微创组),采用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横形骨折30例(张力带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VAS评分、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54.3±9.8)min,较张力带组(48.5±6.1)min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90,P=0.100)。微创组骨折愈合时间(6.8±2.7)周,较张力带组(11.5±1.2)周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50,P=0.001)。微创组术后前3个月的VAS评分明显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1、2、3、6、12、18个月膝关节功能屈曲度都大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18个月微创组膝关节功能Bostman评分明显优于张力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Cable-Pin系统治疗髌骨骨折在术后疼痛、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曲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方面要优于切开复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
宋绍军唐忠志冷红林毛宁方
关键词:改良张力带内固定
改良微创入路治疗髌骨横行骨折被引量:2
2014年
髌骨是人体中最大的籽骨,位于胫股关节前方皮下,位置表浅,易于触及,容易损伤。它与股骨构成髌股关节,是构成伸膝装置的一部分,能增加股四头肌肌腱的力学优势,有助于股骨远端前方关节面的营养供给,保护股骨髁免受外伤,并将股四头肌的拉伸应力传导至髌腱,还可通过增加伸膝装置至膝关节旋转轴线的距离,改善股四头肌效能,加长股四头肌的力臂。髌骨全切后,膝关节完全伸直时,
宋绍军毛宁方曹烈虎翁蔚宗苏佳灿
关键词:改良入路
PHILOS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采用PHILOS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手术治疗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9例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患者予以切开复位钢内固定治疗,采用DASH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 Score)对患者进行功能评价。结果:纳入患者平均年龄为63.5±3.2岁(53~82岁),男性2例,女性7例,根据Neer分型,单纯二部分骨折5例,二部分骨折伴肩关节脱位4例。术后随访12~22个月,平均14.2±3.2个月。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所有患者肱骨近端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2.7±2.5周,末次随访时,7例无明显肩关节疼痛,2例有轻微疼痛,Constant评分平均87.0±4.2分;DASH评分平均20.9±2.5分,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平均31.3±2.1;SF-36评分平均分,影像学结果显示:末次随访肱骨头高度平均丢失1.7±0.4 mm,颈干角度平均为126±13°。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对于肱骨近端冠状面骨折早期临床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评价。
翁蔚宗曹烈虎周启荣张军苏佳灿纪方
关键词:肱骨近端骨折冠状面
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支架材料修复兔股骨骨缺损
2016年
目的评价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支架材料修复兔股骨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组分的骨水泥材料,并用介孔玻璃水泥粉末吸附植物性激素大豆异黄酮(isoflavone,IS),制备成载IS的硫酸钙(calcium sulphate,CS)骨水泥(CS/IS)、载IS的20%介孔硅酸钙镁/硫酸钙(20%mesoporous magnesium calcium silicate/calcium sulfate,20m-MCS/CS)骨水泥(20m-MCS/CS/IS)、载IS的40%介孔硅酸钙镁/硫酸钙(40m-MCS/CS)骨水泥(40m-MCS/CS/IS),检测不同骨水泥支架材料的体外释药性能。将6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制作右侧股骨末端骨缺损模型后,分别植入CS、20m-MCS/CS、40m-MCS/CS以及40m-MCS/CS/IS,于术后第4、8、12周各组随机处死5只兔并取材,进行micro-CT扫描,脱钙后切片并进行三色染色,普通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20m-MCS/CS/IS和40m-MCS/CS/IS骨水泥对IS的释放均为缓释,但40m-MCS/CS/IS的释放量更多,在第25天已高达(41.0±1.8)%,因此后续实验中采用40m-MCS/CS/IS。动物实验表明,骨水泥支架植入12周后,CS组的缺损部位仍比较明显,20m-MCS/CS组有了一定程度的修复,40m-MCS/CS组已基本愈合,而40m-MCS/CS/IS组已基本完全愈合并且骨小梁已贯穿骨缺损区。三色染色结果显示40m-MCS/CS/IS复合骨水泥有更快的降解速度,能够促进大量新生骨和成熟骨的产生,其促成骨能力也优于40m-MCS/CS。结论异黄酮介孔玻璃水泥能有效修复腔隙性骨缺损,有望成为新型骨缺损修复材料。
王勇曹烈虎吴银生陈晓翁蔚宗汪琳张军周启荣苏佳灿
关键词:骨代用品硫酸钙异黄酮类骨修复
大转子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治疗股骨头骨折疗效分析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评估经大转子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Pipkin I、II型股骨头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大转子截骨入路可吸收螺钉治疗髋关节后脱位合并Pipkin I、II型股骨头骨折患者28例,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41.54±2.51)岁(26~56岁);Pipkin I型17例,Pipkin II型11例,收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股骨头坏死及异位骨化发生例数,功能评分采用Harris评分、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影像学评分采用Thompson-Epstein评分。[结果]1例女性及1例男性患者因失访从研究中剔除,剩余26例平均随访时间(35.42±1.63)个月(13~7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35±0.45)h(0.85~1.84 h),平均术中出血量(237.41±35.25)ml(194~279 ml),截止末次随访,未出现异位骨化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脱位及坐骨神经症状。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4.43±2.19)分,优良率为88.41%;改良Merle d’Aubigne-Postel评分(15.34±1.21)分,优良率为92.3%;Thompson-Epstein评价结果显示,优良率达88.47%(10例优,13例良,3例一般)。[结论]经大转子截骨入路对Pipkin I、II型股骨头骨折进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翁蔚宗曹烈虎周启荣陈晓汪琳崔进张军顾峥嵘苏佳灿纪方
关键词:股骨头骨折可吸收螺钉手术疗效
生物植骨材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被引量:4
2015年
骨移植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仅在美国每年就有超过100万患者因严重创伤、骨肿瘤、畸形等原因需要进行植骨手术.骨移植材料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使用的移植材料约45%为自体骨,40%为同种异体骨及脱钙骨基质(DBM),15%为合成材料.自体骨移植是骨移植的"金标准",然而来源有限、感染、供区损害等缺陷限制着自体骨的应用.同种异体骨虽然来源更加丰富,但其具有免疫原性和传播疾病的风险.
陈晓苏佳灿
关键词:植骨材料骨移植材料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脱钙骨基质严重创伤
更换髓内钉和联合自体骨植骨、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更换髓内钉术(ERN)与联合自体骨植骨/保留髓内钉附加侧板术(ACP)治疗非感染性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分别采用ERN(A组)与联合自体骨植骨/ACP(B组)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钉术后骨不连患者进行一项多中心性、回顾性队列研究.A组(86例,87侧)非峡部段骨不连42侧(48%),峡部段骨不连45侧(52%);B组(92例,93侧)非峡部段骨不连46侧(49%),峡部段骨不连47侧(51%).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愈合时间、骨愈合率、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1年(1~7.1年),A组和B组的骨愈合率分别为86%和100%(OR=3.28,95% CI 0.8~14.0).A组12侧术后发生再骨不连,其中非峡部段骨不连10侧(83%),伴有皮质骨缺损>3 cm的峡部段骨不连2侧(17%).与B组比较,A组的骨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增高,骨愈合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非峡部段骨不连,A组的手术时间[(127.3±21.7)min]较B组[(89.9±14.1)min]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与ERN比较,采用联合自体骨植骨/ACP治疗股骨干髓内钉术后骨不连,骨愈合时间更短,且可获得更高的骨愈合率.尤其对于伴较大骨缺损的峡部段骨不连或非峡部段的骨不连患者,采用联合自体骨植骨/ACP较ERN具有更大的优势.
茹江英丛宇康文博鲁扬虎陈晓曹烈虎苏佳灿纪方牛云飞
关键词:股骨骨折骨折不愈合髓内钉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耐药性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7
2015年
目的探讨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及耐药性,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为降低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800例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切口感染病原菌类型、主要病原菌耐药性,切口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800例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30例,感染率为3.75%;共分离出病原菌3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0株占30.31%,革兰阴性菌22株占66.66%,真菌1株占3.03%,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氏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哌拉西林、氨曲南的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均<50.00%,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的耐药率均为0;年龄>60岁、手术时间>3h、接台手术、Ⅲ类切口、植入物、伴有糖尿病是行骨科无菌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较多,感染率较高,耐药性及感染危险因素复杂,应针对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切口感染率。
马玉海徐阿炳钱锦锋班吉鹤孙德弢
关键词:切口感染耐药性骨科无菌手术
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当前,慢性骨髓炎已成为骨科主要病种之一,治疗棘手,致残率和复发率高,静脉给药效果欠佳,易产生耐药性,且手术难以彻底清创,创伤初期及术后慢性感染可导致大段骨缺损,一般采取骨移植和载药系统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效果较差,患者甚至不得不进行截肢,对身心伤害极大,这为临床寻找满意的治疗方法提出了迫切要求,随着生物活性材料的深入研究,部分支架材料应用于临床,这为治疗骨髓炎带来了希望,新技术转化应用于临床需要进行临床前研究,好的同质性动物模型是关键,良好的实验动物模型可为研究者提供易于控制各种影响因素的平台,有利于各研究间的比较,进而为解决相应临床问题提供宝贵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对骨髓炎骨缺损动物模型构建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宋绍军徐大波曹烈虎翁蔚宗苏佳灿
关键词:实验动物模型创伤性骨髓炎大段骨缺损生物活性材料临床前
纳米人工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比较应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联合纳米人工骨与同种异体骨植骨治疗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肱骨近端Ⅲ、Ⅳ型骨折患者,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复位后于骨缺损处分别进行纳米人工骨(纳米人工骨组,25例)及同种异体骨(同种异体骨组,20例)植骨,然后均放置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检测患者的血清钙及血清磷水平,并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对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17.0±3.6)个月。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间术后1周和术后1、3、6个月的血清钙及血清磷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同种异体骨组有5例患者发生排异反应,因引流量增多而延迟拔管,术后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为(14.0±2.7)μg/L,显著高于术前的(3.0±2.5)μg/L(P<0.05)。根据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纳米人工骨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为优11例、良7例、一般6例、差1例,优良率为72%;同种异体骨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疗效为优10例、良6例、一般2例、差2例,优良率为80%。两组间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米人工骨是一种满意的植骨填充材料,安全性较同种异体骨好,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江红卫曹烈虎宋绍军禹宝庆李海航翁蔚宗苏佳灿
关键词:纳米人工骨同种异体骨植骨肱骨近端骨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