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2009-1-51)

作品数:8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晓刚代艳梅张学辉陈川黄吕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阳市人民医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心肌
  • 5篇细胞
  • 5篇干细胞
  • 4篇多能干细胞
  • 3篇心肌细胞
  • 3篇诱导多能干细...
  • 3篇肌细胞
  • 2篇电刺激
  • 2篇心肌梗死
  • 2篇梗死
  • 2篇分化
  • 1篇带瓣
  • 1篇电活动
  • 1篇动物
  • 1篇对心
  • 1篇心电
  • 1篇心电活动
  • 1篇心肌修复
  • 1篇心肌样细胞
  • 1篇心肌再生

机构

  • 7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川北医学院第...
  • 1篇南充市中心医...
  • 1篇重庆市神经病...
  • 1篇安阳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张晓刚
  • 3篇陈川
  • 3篇张学辉
  • 3篇代艳梅
  • 2篇张辉
  • 2篇李永林
  • 2篇熊挺淋
  • 2篇赵霞
  • 2篇解力
  • 2篇黄吕
  • 1篇刘涛
  • 1篇杨梁
  • 1篇周振宇
  • 1篇赵超美
  • 1篇史若飞
  • 1篇廖康腊
  • 1篇魏新伟
  • 1篇王浩宇
  • 1篇秦俭
  • 1篇张丽莎

传媒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Q-T间期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移植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心脏Q-T间期的影响,并对移植的安全性、有效性进行初步评估。方法建立小鼠心肌梗死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急性心肌梗死+生理盐水组(AMI+NS),急性心肌梗死+iPSc组(AMI+iPSc),急性心肌梗死+成纤维细胞组(AMI+Fb),每组15只,同时取20只小鼠设为正常对照组(NCG)。分别于移植iPSc后5min及1、2、3周,应用BL-420生物机能系统检测小鼠体表心电图肢体Ⅱ导联Q-T间期的变化。移植后2周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缝隙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应用Image-ProPlus软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AMI组和AMI+Fb组比较,移植2周后AMI+iPSc组小鼠体表心电图Ⅱ导联Q-T间期明显缩短,梗死心肌Cx-43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后3周与2周时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结论 iPSc移植可明显缩短心肌梗死小鼠延长的Q-T间期,并使小鼠梗死心肌Cx-43的表达增加,而成纤维细胞移植的小鼠中则未出现此现象。
魏新伟张晓刚杨梁
关键词:多能干细胞干细胞移植心肌梗死Q-T间期
诱导多能干细胞/原代心肌细胞的融合细胞表现出双向重建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体外构建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与原代心肌细胞的融合细胞,初步探讨融合细胞体外生物学特性。方法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转染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 transcription factor-4,Oct-4)小鼠来源的iPSc与小鼠乳鼠心肌细胞通过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4000)诱导融合,建立细胞融合模型。动态观察融合细胞生长形态变化情况,融合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 phosphatase,AKP)染色,免疫荧光鉴定融合细胞表达干细胞与心肌细胞特异性蛋白情况,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融合细胞是否发生细胞核的融合及程度。结果聚乙二醇(PEG-4000)能够介导iPSc与心肌细胞融合,融合后第4天开始出现成集落状生长的细胞团;第2、3、4、5天的iPSc和融合细胞AKP阳性率分别为(0.935±0.039)、(0.939±0.022)、(0.954±0.017)、(0.944±0.027)和(0.761±0.044)、(0.740±0.023)、(0.681±0.034)、(0.748±0.045),同时间点的iPSc和融合细胞AKP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融合细胞初期主要表现为iPSc的特点,Oct-4表达阳性,cTnT表达阴性,融合7 d后,逐渐表现出两种细胞的特点,Oct-4与cTnT均表达阳性;超过80%的杂交细胞染色体数目在76~80条之间。结论二倍体iPSc与二倍体心肌细胞的融合细胞,具有两亲本细胞的特性,表现出双向重建。
熊挺淋张晓刚赵霞马红芬
关键词:细胞融合诱导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融合细胞心肌梗死
H9C2细胞培养液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文献报道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外化学药物诱导或自体移植体内诱导或模拟心肌样微环境体外诱导等方法可不同程度的诱导心肌细胞分化,但这些方法诱导率低、操作复杂、毒副作用大。目的:验证心肌细胞株H9C2细胞培养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诱导作用。方法:运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制备H9C2细胞培养液作为诱导培养液,将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培养1,3,5,7 d;以单独10%F12-DMEM培养液培养的H9C2细胞为阳性对照组;单独10%F12-DMEM培养液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为阴性对照组。用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blot检测其肌钙蛋白T、心肌细胞结蛋白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检测其心肌细胞特征性基因α-肌球蛋白重链和β-肌球蛋白重链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H9C2细胞培养液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培养7 d,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细胞中肌钙蛋白T阳性细胞达(16±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western-blot检测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后分化细胞肌钙蛋白T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RT-PCR检测分化细胞α-肌球蛋白重链与β-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均上调(P<0.05)。结果提示H9C2细胞培养液能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黄吕张辉解力李永林张晓刚
关键词: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9C2心肌样细胞肌钙蛋白T
脉冲电刺激对H9c2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脉冲电刺激对H9c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探讨脉冲电刺激对H9c2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用不同频率(0、1、5、10、50、100 Hz)、电压(0、5、10、20、40、50 V)、时间(0、1、2、4、6、8 h/d)的组合脉冲电刺激作用于大鼠H9c2细胞,以5-氮胞苷作为干预因素对照。采用MTT法检测H9c2细胞增殖率。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心肌肌钙蛋白T(cTNT)及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的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cTNT、肌球蛋白重链α(α-MHC)mRNA的表达。结果脉冲电刺激能抑制H9c2细胞增殖(P<0.05),脉冲电刺激的参数为频率1 Hz、4 h/d、10 V时对H9c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大且不致细胞死亡。用此参数脉冲电刺激作用于H9c2细胞2周后细胞Oct4表达减少(P<0.05),而cTNT和α-MHC表达仍十分明显。结论脉冲电刺激能抑制大鼠胚胎心脏组织成肌细胞株H9c2细胞的增殖,同时cTNT和α-MHC表达增强,Oct4表达减弱,对H9c2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陈川张晓刚代艳梅张学辉
关键词:电刺激H9C2细胞生物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
体外电刺激对维生素C诱导的多能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电刺激在体外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复苏小鼠来源的iPSCs,悬滴培养法形成拟胚体,维生素C诱导其分化,诱导过程按是否给予电刺激分为电刺激组与非电刺激组。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记录各组拟胚体出现跳动的时间和跳动拟胚体的数量,计算心肌细胞分化率。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结合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RT-PCR检测干细胞多能性标志因子Oct-4、心肌早期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4和心肌特异性肌球蛋白α重链(α-MHC)的基因表达。结果电刺激组拟胚体较非电刺激组分化更快,更早出现搏动,心肌细胞分化率更高[(68.89±5.09)%vs(52.22±3.85)%,P<0.05]。两组搏动区域细胞均表达c-TnT,电刺激组细胞c-TnT表达更明显。在诱导过程中,Oct-4表达水平随诱导时间延长逐渐减少,电刺激组较非电刺激组递减更快(P<0.05)。两组均检测到心肌特异性标记分子GATA-4和α-MHC的表达。在诱导分化相同时间点,电刺激组GATA-4和α-MHC表达水平高于非电刺激组(P<0.05)。结论模拟心脏电学微环境的电刺激有助于维生素C诱导的iPSCs在体外向具有心肌细胞表型特征的细胞分化。
代艳梅秦俭张晓刚张学辉陈川廖康腊
关键词:电刺激诱导多能干细胞心肌细胞分化
自体心包膜移植后受体心电活动的变化
2014年
背景:自体心包膜移植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主要涉及心血管修补重建、眼表疾病的治疗等领域;但其对心脏本身在缺血损伤下的保护作用却研究甚少。探索自体心包膜带瓣移植的安全性及其对缺血损伤后心肌的保护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观察心脏接受自体心包膜移植后对心电活动的影响及其对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以荣昌肉猪和SD大鼠为研究对象,2种动物分别分为3组:移植组、心肌梗死组及心肌梗死+移植组,心肌梗死组及心肌梗死+移植组动物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肌梗死模型,移植组及心肌梗死+移植组动物以自体心包膜组织带瓣移植建立移植模型。结果与结论:①猪心电图监测室上性早搏常见;移植组室性早搏偶见,监测过程中未见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颤动。与心肌梗死组相比,心肌梗死+移植组室性早搏减少,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心功能改善(P<0.05)。②移植组大鼠心电图监测未见室性颤动;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移植组均见非致死性室性颤动。与心肌梗死组相比,心肌梗死+移植组心功能改善,心肌凋亡指数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P<0.05)。提示自体心包膜带瓣移植未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其安全性相对较高;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损伤后室性早搏个数、促进心功能恢复,其可能与抑制缺血区域细胞凋亡有关。
解力张晓刚黄吕李永林汤小曼张辉
关键词:实验动物室性早搏
Oct4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心肌再生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pAV.Ex1d.-CMV>mOCT4/IRES/eGFP,探讨Oct4腺病毒载体对小鼠心肌再生的作用。方法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pAV.Ex1d.-CMV>mOCT4/IRES/eGFP载体,腺病毒包装后,用微量进样器直接注射到小鼠心肌,利用RT-PCR、免疫荧光分别检测心肌组织中Oct4的表达,HE染色检测Oct4表达后心肌组织是否正常。构建小鼠心梗模型,HE染色鉴定,在梗死区周围直接注射Oct4腺病毒载体,4周后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梗死区肌钙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法检测到外源性Oct4在心肌细胞核中表达呈红色荧光,RT-PCR在Oct4腺病毒组中可检测到Oct4的表达,而空病毒组与对照组则检测不到;HE染色结果表明Oct4在活体心肌表达后心肌组织形态正常,心肌梗死区周围注射Oct4腺病毒载体4周后肌钙蛋白在Oct4组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空病毒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5)。结论外源Oct4可在活体心肌中表达,能促进梗死区心肌的再生。
张学辉张晓刚史若飞代艳梅陈川
关键词:腺病毒心肌再生心肌修复
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维生素C对小鼠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体外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诱导作用。采用直接悬浮培养法使iPSCs形成拟胚体(embryoid bodies,EBs),分别以VEGF和维生素C作为诱导剂,自然分化作为阴性对照组,加入1%二甲亚砜诱导剂为阳性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记录跳动的拟胚体出现的时间和数目,计算心肌细胞分化率,细胞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的表达,RT-PCR检测心肌特异性基因β-MHC mRNA的表达。在LIF条件下,iPSCs在饲养层上成集落状生长;未分化的iPSCs中Oct-4及AKP呈阳性表达;与自然分化组相比,二甲亚砜、VEGF和维生素C均能提高iPSCs的心肌细胞分化效率(P<0.05);分化的心肌细胞可自发搏动,同时分化细胞中表达心肌特异性蛋白cTnT以及心肌特异性基因β-MHC。VEGF和维生素C可以促进iPSCs向心肌细胞分化。
熊挺淋熊挺淋刘涛张丽莎赵超美刘涛赵霞王浩宇
关键词:诱导多能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维生素C诱导分化心肌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