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资助详情>
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0ZD200)
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0ZD200)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黄少文刘收赵娜李绍章郭万正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动物胚胎工程及分子育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湖北省重点新产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肉牛业与循环经济——湖北沙洋县肉牛产业链的启示被引量:4
- 2010年
- 肉牛产业具有很好的产业关联效益,能与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业实现紧密结合,在农业循环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建立循环可持续的畜禽污染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上,湖北沙洋县走出了一条"秸秆养牛—牛粪种菇、养虾、产沼气—菇沼废料做肥料还田"的循环发展之路,符合建设两型社会的总体趋势,其循环经济模式可供其他地区借鉴。
- 李晓锋陈明新刘洋
- 关键词:循环经济肉牛业可持续发展
- 饲料发酵工艺对益生菌增殖及大肠杆菌数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以植物乳杆菌和大肠杆菌E.colik88为指示菌株,研究了饲料的液态转固态发酵与固态发酵两种工艺在20℃与30℃两种温度下的pH值变化及菌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30℃温度下,物料的酸度变化(pH值)比20℃温度时下降的速度快、幅度大;②在固态发酵过程中,液态转固态发酵的起始pH值低于固态发酵(P<0.05),但液态转固态发酵和固态发酵在发酵过程中pH值差异不显著(P>0.05);③在30℃的发酵温度下,乳酸细菌数呈先增值后下降趋势,但液态转固态发酵与固态发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④在液态转固态发酵工艺下,大肠杆菌E.colik88菌数呈直线下降趋势,而在固态发酵工艺下,大肠杆菌E.colik88菌数呈先升后降,证实液态转固态工艺对原料中大肠杆菌直接产生抑菌作用。
- 杨雪海李绍章刘收赵娜魏金涛黄少文郭万正
- 关键词:益生菌发酵工艺乳酸菌数抑菌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