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卫生厅课题(2008Z001)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春燕曹娜娜郭育奇黄红兰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芯片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芯片
  • 1篇电子芯片
  • 1篇生物分子
  • 1篇生物样品
  • 1篇微芯片
  • 1篇微阵列
  • 1篇化学技术
  • 1篇分子
  • 1篇埃希菌
  • 1篇DNA
  • 1篇DNA分子
  • 1篇DNA微阵列
  • 1篇大肠埃希菌
  • 1篇大肠埃希菌O...

机构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篇赵春燕
  • 1篇黄红兰
  • 1篇郭育奇
  • 1篇曹娜娜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生物...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电子基因微芯片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基因芯片(DNAmicrochip)也称DNA微阵列(DNAmicroarray),是把火量基因探针或基因片段按特定的排列方式固定在芯片载体上,彤成致密有序的DNA分子点阵,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与样品DNA杂交,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解读和分析获耿大量信息,实现对生物样品高效、平行地检测或医学诊断。由于具有高通量、快捷、便宜等优点,基因芯片在各个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郭育奇赵春燕
关键词:基因芯片微芯片DNA微阵列生物样品DNA分子
电子基因芯片DNA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大肠埃希菌O157:H7方法建立被引量:2
2010年
Nanogene公司研制的电子基因芯片利用电子场、热循环或化学技术等吸引带负电的DNA、RNA或其他生物分子和探针结合到芯片特定位点上进行杂交检测[1]。Nanogene电子芯片具有精确性和严谨性,对生物分子的电子吸引力大大加速了分子结合到芯片上的速度,与传统的被动式芯片(如Affymetrix、Genechip)相比,提高了1000倍以上。通常被动式芯片的点样需要花几个小时,而主动式电子芯片仅需要30~60S。
曹娜娜黄红兰赵春燕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基因芯片电子芯片DNA生物分子化学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