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26B0116)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3H指数:8
- 相关作者:尹家胜匡友谊佟广香孙效文徐奇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东北农业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黑龙江流域哲罗鲑的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14
- 2010年
- 哲罗鲑(Hucho taimen)是中国土著濒危鱼类,仅黑龙江和新疆存在极小的繁殖群体,本研究利用17对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黑龙江流域哲罗鲑4个野生群体的遗传结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流域哲罗鲑野生群体具有中等水平的遗传多样性,其遗传多样性水平与种群数量具有相关性,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遗传结构分析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黑龙江流域哲罗鲑分化为2个遗传类型,HM遗传类型和WSL遗传类型,且WSL类型群体出现了进一步亚分化。黑龙江流域哲罗鲑各群体具有较小的有效群体,造成了各群体较大的近交压力。较小的有效群体主要是由于群体数量的变化及遗传瓶颈造成的。对黑龙江流域哲罗鲑野生群体近期和长期基因流检测发现,各群体间基因流不一致,迁入和迁出率不对称,表现为大群体向小群体流动。以上分析结果表明,环境的变迁、群体数量的下降等已造成黑龙江流域哲罗鲑遗传多样性的降低、遗传结构的分化,并导致了较小的有效群体数量,且对群体间基因流造成了障碍。本研究旨在为制定哲罗鲑的遗传保护措施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 匡友谊佟广香徐伟孙效文尹家胜
- 关键词:哲罗鲑基因流
- 哲罗鱼稚鱼的蛋白质和脂肪需求量被引量:26
- 2007年
- 采用4×3两因素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哲罗鱼(Hucho taimen)稚鱼蛋白质和脂肪的需要量。初始体质量为7-8 g的哲罗鱼饲养于玻璃钢水簇箱中(直径90 cm,水深45 cm)。实验共设4个蛋白质水平(50%、46%、42%、38%),每个蛋白质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10%、15%和20%),共12种饲料,每种饲料投喂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鱼。实验期间水温11.5-17.5℃,溶解氧7.8-10 mg/L,每天饲喂3次,实验共进行8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成活率未产生显著影响;脂肪水平对蛋白质需要量影响较大,在10%脂肪水平,与其他蛋白质水平相比,50%蛋白质水平显著提高了终末体质量、终末体长和平均日增重(P<0.01),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也得到改善(P<0.05);在15%脂肪水平下,与38%蛋白质水平相比,42%、46%和50%蛋白质水平各组终末体质量、平均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都显著改善(P<0.05);在20%脂肪水平下,38%与50%蛋白质水平相比,终末体质量、平均日增重和饵料系数差异显著(P<0.05),但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与10%和15%脂肪水平相比,20%脂肪水平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效率(P<0.05);鱼体脂肪含量随饲料中脂肪含量增加而显著提高(P<0.01);50%蛋白质水平显著降低了鱼体水分和脂肪含量,提高了体蛋白含量(P<0.05);鱼体总能随着蛋白质和脂肪水平的提高也极显著提高(P<0.01)。本实验结论为:在10%脂肪水平,哲罗鱼稚鱼最适蛋白质水平为50%,在15%和20%脂肪水平下,最适蛋白质水平为42%。
- 徐奇友王炳谦徐连伟贾钟贺尹家胜
- 关键词:哲罗鱼蛋白质脂肪
- 豆油代替鱼油对哲罗鱼稚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6年
- 研究不同比例豆油取代粗制鱼油对哲罗鱼(Hucho taimen)稚鱼生长和体成分的影响。实验分4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稚鱼(体质量7~8g)。第1组(G1)为对照组,添加15%鱼油,第2组(G2)、第3组(G3)和第4组(G4)分别用5%、10%和15%豆油取代鱼油。实验进行8周。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成活率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豆油比例的增加,特定生长率和肥满度都得到提高,G3和G4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G1组(P〉0.05);G4组肥满度显著高于G1组(P〉0.05)。G3、G4组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不同处理体成分中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表明,豆油作为脂肪源可以完全代替鱼油用于哲罗鱼稚鱼饵料生产。
- 王炳谦徐奇友徐连伟贾钟贺尹家胜
- 关键词:豆油哲罗鱼体成分
- 哲罗鱼种质资源研究现状被引量:8
- 2008年
- 匡友谊包玉龙尹家胜孙效文徐伟
- 关键词:哲罗鱼种质资源
- 野生哲罗鱼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25
- 2009年
- 目前哲罗鱼(Hucho taimen)处于濒危状态,野生样品采集较困难,因此对其种群遗传结构了解甚少。本研究应用7对AFLP引物对5个野生哲罗鱼群体(104个体)进行了扩增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7对引物共扩增出193个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率为70.18%;多态性位点数(AP)、多态性位点比率(P)、观测等位基因(Na)、有效等位基因(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Shannon's信息指数(I)和遗传距离(D)揭示的规律一致,在5个群体中上述指标从大到小依次均为虎头江段2002、抓吉江段、海青江段、虎头江段2006、呼玛河,H在0.148~0.1953之间,I在0.2215~0.2913之间,5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偏低;且遗传距离(D)、遗传相似度(S)、遗传分化度(Gst)、基因流(Nm)和聚类结果显示5个群体间的基因交流少,遗传分化程度均很大,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近亲交配的现象。以上结果表明,哲罗鱼资源量的减少已经影响了其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野生哲罗鱼资源已迫在眉睫,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野生哲罗鱼资源进行保护以期恢复哲罗鱼资源。
- 佟广香匡友谊尹家胜
- 关键词:哲罗鱼种质资源AFLP聚类分析
- 呼玛河哲罗鱼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被引量:36
- 2007年
- 2002年4月在黑龙江水系呼玛河塔河河段100km范围内,用三刺网捕获索饵洄游哲罗鱼(Hucho taimen PNlas)个体20尾,用12对引物对其进行AFLP分析,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位点在39~53之间,共扩增出了565个位点,多态性位点为477个,多态性比例为84.43%,平均Nei氏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3867,平均Shannon氏指数I为0.5102,个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4552,UPGMA聚类结果显示呼玛河水系哲罗鱼群体内有严重的近亲交配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呼玛河水系哲罗鱼具有适度的遗传多样性,这对呼玛河水系哲罗鱼资源量的恢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水产科学,2007,14(4):615-621]
- 匡友谊佟广香尹家胜梁利群孙效文马波
- 关键词:哲罗鱼AFLP
- 养殖密度对哲罗鱼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9年
- 试验设置了5个养殖密度,分别为1000、2000、3000、4000、5000尾/缸,经过70d的养殖和观察,发现养殖密度对哲罗鱼稚鱼的存活率、肥满度、特定生长率和变异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密度组的存活率分别为87.7%、94.25%、92.95%、91.45%和91.12%,肥满度为0.728~0.793,特定生长率平均值为3.11%,体质量变异系数为0.49%~18.73%。研究结果表明,哲罗鱼稚鱼完全可以在较高的养殖密度下进行培育。
- 白庆利于洪贤张玉勇贾志英尹家胜包玉龙李建兴
- 关键词:哲罗鱼养殖密度肥满度特定生长率
- 利用AFLP技术筛选与哲罗鱼Hucho taimen(Pallas)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被引量:3
- 2010年
- 利用AFLP技术,分析比较雌雄哲罗鱼Hucho taimen(Pallas)之间的遗传差异。采用两个酶切组合,共45对引物组合对雌雄个体进行扩增。结果表明,电泳检测条带清晰丰富,两个酶切组合分别扩增出958和971个位点,多态性比例分别在4.76%~62.26%和6.98%~37.50%,15个位点在雌雄个体中的比例存在很大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雌鱼聚在一起,雄鱼聚在一起,未发现雌雄特异位点。研究积累了大量AFLP分析数据,可为哲罗鱼性别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 张超佟广香匡友谊张春雷尹家胜
- 关键词:AFLP性别相关哲罗鱼
- 哲罗鱼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序列及其多样性
- 2009年
- 采用RT-PCR技术从哲罗鱼主要免疫器官脾脏总RNA中获得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轻链可变区cDNA克隆,随机挑取51个阳性克隆菌落进行测序,得到46条完整的不重复序列,用以确定哲罗鱼IgL的家族种类,为哲罗鱼病毒性疾病的疫苗研制提供理论依据。经过BLUST网络对比,结果显示:其与GenBank报导的虹鳟(序列号为X68517.1和X68519.1)序列的相似性均达90%以上,46条序列的核苷酸相同率分别为最低86.1%(P4与P43)至最高的99.8%(P21与P38)之间不等;经DNAstar5.0软件包MegAling中JotunHein方法对所得序列进行氨基酸同源性比较,得到两个不同的家族;通过可变性参数计算方法可知哲罗鱼IgL的可变性主要集中在CDRs区,可变性最高的区域为CDR3区;对可变区中CDR3序列进行分析后,得出哲罗鱼Ig轻链可变区的重排方式是Jκ基因片段位于Vκ基因片段的3′端的结论,这种重排方式增加了核苷酸不同的连接方式,使哲罗鱼抗体具有更多的可变性空间;对照其亲水性分布图可知:可变区的亲水性氨基酸主要分布于LP前端,FR1末端,完整的FR2,FR3两端,以及CDR1,CDR2和CDR3前端。
- 魏巍刘红柏王荻卢彤岩尹家胜
- 关键词:哲罗鱼免疫球蛋白轻链可变区
- 哲罗鱼AFLP技术体系建立的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以哲罗鱼为材料提取DNA,采用两组限制性内切酶组合酶切基因组,并对酶量、酶切时间、扩增时稀释倍数及镁离子的浓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00 ngDNA用4 U的EcoRI和PstI在37℃酶切4 h后,再分别用4 U的Tru9I和TaqI在65℃酶切4 h后用3 U的T4连接酶连接3 h,进行预扩增,预扩增产物稀释100倍后选择扩增效果最佳,得到了清晰稳定的扩增图谱;并对两组酶切组合的扩增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EcoRI、Tru9I酶切组合扩增的条带数要多于PstI、TaqI酶切组合扩增的条带数,但后者的多态性要高于前者。本研究为采用该技术对哲罗鱼基因组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佟广香包玉龙匡友谊尹家胜
- 关键词:哲罗鱼AF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