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A6000-172210206)
-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2
- 相关作者:丁兴成刘训悦阚登蕾陈夏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新型杀菌剂唑菌酯吡唑环^(14)C标记合成和鉴定被引量:4
- 2011年
- 为研究新型杀菌剂唑菌酯在土壤中的代谢途径、作用机理及环境行为,以14C-对氯苯甲酸为原料,通过取代、环化、缩合三步反应合成吡唑环14C标记的唑菌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喷雾离子源)[HPLC-MS(ESI)],质谱法(电子轰击离子源)[MS(EI)],核磁共振氢谱法(1H NMR)验证了其结构,通过HPLC外标法确定其质量纯度大于98%;液相色谱-流动液闪联用仪(HPLC-LSC)和薄层色谱-同位素成像分析法(TLC-IIA)两种方法分析表明,其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8%,比活度为(5.042±0.076)mCi/mmol.以总反应收率计,合成反应的化学收率和放化收率均为43.93%.
- 刘训悦阚登蕾丁兴成
- 关键词:杀菌剂
- 不同环境因子及施药量对土壤中唑菌酯残留的影响被引量:4
- 2012年
-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土壤pH、温度、含水量及施药量对新型杀菌剂唑菌酯(E-2-(2-((3-(4-氯苯基)-1-甲基-1H-吡唑-5-基氧)甲基)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在土壤中残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d的培养时间内,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唑菌酯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减少;土壤含水量增加到60%田间最大持水量时,其残留达最低,为1.81μg/g,而在淹水环境中其残留量增加。随着土壤温度的升高,唑菌酯的残留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4℃时的残留达最大(3.86μg/g)。土壤pH对其在土壤中的残留具有明显影响,在中性和弱碱性土壤中均具有相对较低的残留。在1~10μg/g施药量时,唑菌酯在土壤中的残留比例随其施药量的增加而少量降低,在药剂浓度为20μg/g时,土壤中唑菌酯的残留率为42.4%。
- 刘训悦丁兴成徐向红陈夏
- 关键词:杀菌剂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