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05-813)

作品数:16 被引量:91H指数:6
相关作者:孙业桓杨林胜曹红院孙良吴红燕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自杀
  • 4篇医学生
  • 4篇自杀未遂
  • 3篇大学生
  • 3篇心理
  • 3篇农村
  • 3篇精神卫生
  • 2篇大学学生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心理健康状况
  • 2篇医科
  • 2篇医科大学学生
  • 2篇医学院校
  • 2篇院校
  • 2篇少年
  • 2篇生活质量
  • 2篇青少年
  • 2篇自杀行为
  • 2篇活质量
  • 1篇大学本科

机构

  • 9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蚌埠医学院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济宁医学院
  • 1篇广东药学院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皖南医学院
  • 1篇世界卫生组织
  • 1篇济宁医学院附...

作者

  • 9篇孙业桓
  • 6篇杨林胜
  • 4篇孙良
  • 4篇曹红院
  • 3篇虞晨
  • 3篇王锋生
  • 3篇吴红燕
  • 3篇蔡标
  • 3篇钮娟娟
  • 2篇杨艳杰
  • 2篇王波
  • 2篇乔正学
  • 2篇龚磊
  • 2篇苏中华
  • 2篇周纯先
  • 2篇孙丽娜
  • 2篇张志华
  • 2篇邱晓惠
  • 1篇孔刚
  • 1篇尹晔

传媒

  • 6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社会医学...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某医科大学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网络成瘾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情况,探讨该人群网络成瘾的综合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医科大学就读本科四年制及五年制的三、四年级医学生506例,实际有效调查496例。采用网络成瘾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孤独量表和自编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初次上网时间主要集中在高中,平均每次上网时间集中在1~2 h,接触过1~2种游戏,大部分学生认为上网应抱着开阔视野、学习新事物的态度。医学生网络成瘾检出率为16.1%。男生的网络成瘾率高于女生(P=0.001);成瘾者与非成瘾者在年龄、初次上网时间、平均每次上网时间、平均每周上网次数、社交焦虑、孤独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网络的大学生越来越多,网络成瘾者比例有上升的趋势,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有必要针对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维护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赵琼孙业桓张栋栋孙丽娜曹红院
关键词:大学生
鲁西南农村自杀现状急诊室医务人员访谈分析
目的了解鲁西南农村地区自杀现状及近年的变化趋势,为自杀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是二级或以上医院急诊室的医务工作人员(包括医生和护士两类),采用随机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济宁市三个县城内六家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访谈现场,...
苏中华刘群芳高慧敏李婕张刘运李龙飞成义仁
关键词:个人深入访谈自杀
家庭环境因素对医科大学生焦虑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持续增大,青年大学生焦虑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医学院校大学生,焦虑问题更为严重。而家庭环境和家庭功能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系也已引起了学者的关注,为此,本研究在安徽省3所医科院校学生中进行了焦虑流行病学调查,以了解医学生焦虑状况和家庭环境危险因素。
王锋生孙业桓钮娟娟蔡标龚磊孙丽娜
关键词:家庭环境焦虑大学生
安徽医学生自杀行为与儿童青少年期自杀史相关性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与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的关系,为预防大学生自杀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以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大一、大二年级共1029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问卷调查15岁之前自杀行为史、不良经历史以及一二级亲属自杀死亡、未遂和意念史,同时调查过去1a自杀行为发生情况。结果10297名大学生中,15岁之前发生自杀意念、未遂的人数分别为516(5.0%)和63(0.6%)人;近1a内发生自杀意念和自杀未遂的人数分别为360(3.5%)和33(0.3%)。15岁之前的自杀意念史与近1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关联指标OR值分别为4.0(95%CI=3.0~5.4)和6.1(95%CI=3.1~12.0);15岁之前的自杀未遂史与近1a自杀意念、自杀未遂的关联指标OR值分别为4.2(95%CI=1.4—12.5)和114.0(95%CI=51.3~253.2)。调整人口学、亲属自杀以及ACEs变量后,上述关联均出现一半以上的下降,但除15岁之前自杀意念史与近1a自杀未遂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关联仍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及青少年早期自杀行为史,尤其是自杀未遂史可能是大学生近期自杀行为独立的危险因素。
杨林胜张志华孙良吴红燕孙业桓
关键词:自我伤害行为自杀未遂青少年
1~2年级医学生既往首发自杀意念后自杀未遂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了解大一、大二医学生既往首发自杀意念后不同时间(年)向自杀未遂发展风险,探索促使这一发展过程的危险因素。方法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1~2年级共10297名学生接受自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制问卷包括既往自杀行为史、儿童期不良经历史、家庭自杀史以及一般人口学资料;专用量表包括抑郁、贝克焦虑、Barratt冲动、攻击以及社会支持量表。有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发展速度和风险采用寿命表法进行描述,促使这一发展过程的危险因素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10297名大学生中,16.52%学生称有过自杀意念,1.47%有自杀未遂。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发展的累积发生率为8.88%。有自杀意念后的第一年自杀未遂的条件风险最高(7.02%),76.16%(n=115)的自杀未遂者发生在有自杀意念后的第一年。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离婚(OR=2.32,95%CI1.28~4.21)、躯体虐待(OR=1.69,95%CI,1.20—2.37)和一级亲属自杀行为(OR=2.02,95%CI 1.25~3.25)等家庭不良事件,青少年行为冲动性(中/低:OR=1.88,95%CI1.15~3.06;高/低:OR=2.09,95%CI1.30~3.36)以及较高的焦虑评分(高/低:OR=1.60,95%CI 1.10~2.33)是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有自杀意念是近期自杀未遂的高危信号。家庭不良事件、青少年行为冲动性以及严重焦虑状态是有自杀意念者自杀未遂主要危险因素。
杨林胜张志华孙良吴红燕孙业桓
关键词:自杀未遂青少年
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态度的社会心理相关因素探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校大学生自杀态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变大学生自杀态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整群抽取某医学院校大学生3 030名,用自杀态度量表、Beck自杀意念量表、Beck抑郁问卷等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于自杀的歧视(得分29.12±14.13)、自杀的社会重要性(得分25.34±15.57)持肯定态度;大学生对于自杀的不可预防性(得分71.52±13.82)、自杀的不可自我控制性(得分65.01±18.72)、对自杀的正性态度(得分64.65±17.35),对自杀能改变他人行为程度的看法(得分65.81±15.24)持否定态度;而对自杀未遂与自杀死亡相似程度的看法(得分53.70±21.48)持中立态度。单因素分析显示,自杀态度各分量表影响因素不一致。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家庭功能是保护因素,自杀意念、抑郁是危险因素。结论:需采取相关措施,改变消极的自杀态度,进而消除由此带来的伤害事件。
孔刚孙业桓杨林胜周纯先
关键词:自杀态度心理卫生医学生
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不同人群自杀知识态度及危机干预需求定性研究
2009年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中相关群体对自杀的知识、态度及危机干预的需求情况,为建立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定性调查提纲,对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的学生、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领导3个群体共49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访谈的目标人群中,少数学生和辅导员对于自杀行为持理解态度。多数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领导认为学校心理危机和自杀预防机构的运转情况一般或不好。学生认为学校对心理危机学生的关怀措施是心理咨询中心、心理社团、心理健康教育课等。多数辅导员和学生管理部门领导认为心理危机的防治存在发现难、沟通难的问题。结论需要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对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机构的投入和宣传力度,发挥其在危机干预中的主导作用。
龚磊孙业桓孙良虞晨王波曹红院王锋生钮娟娟蔡标
关键词:自杀知识危机干预医科
农村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比较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比较农村空巢和非空巢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简易生活质量量表,对湖北省团风县5个乡镇22个行政村1 350例60岁及以上老人进行生活质量调查。结果农村老人空巢率为72.23%;夫妻偶居的老人生活质量高于非空巢老人;独居老年人经济状况、与家人关系及与其他人关系评分低于非空巢老人。结论空巢老人已成为我国农村普遍的现象,而且有增加的趋势。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可能比空巢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更为重要;独居、丧偶老年人可能是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和卫生服务关注的重点。
温小飘管超萍梁静张佩佩乔艳赵连宜梁渊王志青
关键词:生活质量
某医科大学学生冲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索医科大学生冲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变大学生冲动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冲动量表、家庭功能问卷、Beck抑郁问卷、生命质量量表,对整群抽取的某医科大学846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冲动量表总分平均为(35.77±11.50)分,计划冲动、行动冲动、认知冲动3个分量表平均得分分别为(37.34±15.42),(33.36±14.98)和(36.60±11.99)分。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命质量、家庭功能、抑郁、恋爱状况、学制和年级等对冲动总分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计划冲动、行动冲动和认知冲动的影响因素和量表总分的影响因素不完全一致。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生命质量和家庭功能是保护因素,抑郁是危险因素;正在恋爱中的学生更容易冲动;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冲动;对专业满意度越高,冲动性越低;高年级的学生冲动得分较高。结论需采取必要措施,缓解大学生冲动状况,从而减少因冲动造成的危害事件。
钮娟娟孙业桓虞晨杨林胜蔡标王锋生
关键词:冲动行为精神卫生
哈尔滨市某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生活质量评价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哈尔滨市某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哈尔滨市某大学整群抽取本科生及研究生共317名,无记名填写自编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自评焦虑量表(SAS)、Beck抑郁量表(BDI),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影响学生生活质量的因素有抑郁、焦虑情绪,对专业不满意,父母关系不好,家庭经济情况等。学生的生活质量与抑郁、焦虑情绪,对专业不满意,父母关系不好等因素呈负相关。结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总体上无差别。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程月影邱晓惠乔正学杨艳杰
关键词:生活质量情绪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