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7GJ02)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项裕荣齐钢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浙江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小说
  • 2篇伦理
  • 1篇代文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困境
  • 1篇阅微草堂笔记
  • 1篇突围
  • 1篇婆媳
  • 1篇婆媳关系
  • 1篇清代
  • 1篇清代文言小说
  • 1篇文言
  • 1篇文言小说
  • 1篇聊斋
  • 1篇聊斋志异
  • 1篇伦理小说
  • 1篇母题
  • 1篇母题研究
  • 1篇婚姻
  • 1篇婚姻伦理

机构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浙江教育学院

作者

  • 2篇项裕荣
  • 1篇齐钢

传媒

  • 1篇学术论坛
  • 1篇浙江教育学院...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试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婆媳伦理小说被引量:3
2010年
《阅微草堂笔记》中描述的婆媳关系主要可概括为孝可通神、不孝受报、媳妇受冤及"孝可不贞"等类型。纪昀的叙述真实简洁却又富含幻化的鬼神色彩,其议论"厉而有情"、开通洞达;从中可见纪昀对婆媳伦理的独到见解,及当时文人试图在情理之中找到伦理平衡点而不可得的道德困境。
项裕荣齐钢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家庭伦理婆媳关系道德困境
清代文言小说“破家”母题研究——由《聊斋志异》管窥清初文人对婚姻制度的反思与突围被引量:2
2012年
《聊斋志异》描写了人们抛弃世俗婚姻的多种原因:或因对黑暗社会的彻底绝望;或因对女性通奸、改嫁等行为的痛恨;或因男性因"好色"而悟道修行;或因仙人侠客等身份而唾弃婚姻。"破家"母题中的男女虽断绝了夫妇之伦,却又接受孝亲抚子的家庭义务。由于传统乡族社会尚无法为单身生活提供足够的伦理支撑,道佛文化成为人们消解婚姻及抗拒儒家家庭观念的主要思想资源。清初此类小说作品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婚姻制度的反思乃至抗拒,并揭示了"破家"行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及伦理原因。
项裕荣
关键词:清代文言小说《聊斋志异》婚姻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