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9CX0416A)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明忠刘陈伟李娣高永海王卫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水合物
  • 1篇多相流
  • 1篇油包水乳状液
  • 1篇油气
  • 1篇乳状液
  • 1篇深水
  • 1篇深水油气
  • 1篇输气
  • 1篇输气管
  • 1篇输气管道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数值模拟
  • 1篇天然气
  • 1篇天然气水合物
  • 1篇气水
  • 1篇气水合物
  • 1篇温度场
  • 1篇物理模型
  • 1篇粒径
  • 1篇量纲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篇刘陈伟
  • 3篇李明忠
  • 2篇李娣
  • 1篇王建海
  • 1篇王卫阳
  • 1篇高永海
  • 1篇张国栋
  • 1篇韦青
  • 1篇梁晨

传媒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应用力学学报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输气管道天然气水合物段塞形成机理被引量:10
2012年
针对现有的多数水合物预测模型无法描述输气管道水合物段塞形成过程这一问题,依据管道中气液分布特点,构建了描述输气管道中水合物生成状态的物理模型。以此为基础,借用传热学、多相流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了预测水合物段塞形成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定解条件,继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水合物段塞的形成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可以成功预测段塞的形成位置、形态及变化过程;气流量、绝热层的厚度和导热系数对初始状态下水合物生成区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而且随着气流量的增加,气芯的携液能力增强,液膜厚度减小;水合物段塞形成过程中引起管线压降增大、温度降低、气芯携液能力增强、液膜厚度减小等一系列参数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可以作用于段塞使其进一步生成。
刘陈伟李明忠王卫阳李娣高永海
关键词:输气管道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数值模拟
国内外含水合物的深水油气管道多相流理论研究进展
2012年
由于深水长距离油气管线的高压低温环境,使得管道内极易生成水合物,而水合物的生成,会对管道的运输和管道内流体的流动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人们长期以来对水合物生长、温度场计算和多相流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成果。
李娣李明忠王建海刘陈伟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温度场多相流
含水合物的油包水体系流动数值模拟被引量:9
2013年
在充分考虑油包水体系水合物生成特点的基础上,基于传热学、多相流、水合物动力学相关理论,建立了描述含水合物油包水体系流动规律的理论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定解条件和求解方法。数值计算表明:产液量、含水率、液滴粒径均会影响水合物的生成,进而影响体系流动;当水合物的生成速率受体系提供的游离气量控制时,其值基本不变;进入水合物生成域,液滴转化为水合物颗粒并发生聚并,其量纲为一的聚并粒径在整个生成域保持恒定,且产液量越少、含水率越低、液滴粒径越小,量纲为一的聚并粒径越大;进入水合物分解区,水合物颗粒簇解体后又重新聚并,量纲为一的聚并粒径较生成域的小;水合物生成会导致体系的黏度增加,黏度增幅随水合物颗粒体积分数和量纲为一的聚并粒径的增大而增大。
刘陈伟李明忠梁晨韦青张国栋
关键词:油包水乳状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