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2012076)

作品数:9 被引量:106H指数:7
相关作者:崔丽娟周文昌李伟王义飞康晓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若尔盖高原
  • 5篇土壤
  • 4篇有机碳
  • 4篇碳储量
  • 4篇土壤有机
  • 4篇土壤有机碳
  • 3篇有机碳储量
  • 3篇湿地
  • 3篇土壤有机碳储...
  • 3篇泥炭地
  • 2篇生物量
  • 2篇通量
  • 2篇排放通量
  • 2篇洼地
  • 2篇物量
  • 2篇甲烷排放
  • 2篇甲烷排放通量
  • 1篇地貌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机构

  • 8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湖北省林业科...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8篇崔丽娟
  • 7篇周文昌
  • 6篇王义飞
  • 6篇李伟
  • 3篇康晓明
  • 1篇曾立雄
  • 1篇朱建华
  • 1篇王小文
  • 1篇肖文发
  • 1篇黄志霖
  • 1篇李春义
  • 1篇张骁栋
  • 1篇冯源

传媒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排水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6年
泥炭地作为陆地上生态系统一个重要碳汇,存储了全球土壤有机碳储量的25%—43%。泥炭地排水与其他土地利用导致了大量的土壤有机碳损失。然而,有关排水对中国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研究报道较少,因此,为了获得更多可靠的泥炭地碳储量信息,以便减少它们估算的不确定性。选取了我国若尔盖高原未排水泥炭地和排水泥炭地进行土壤剖面取样,定量评价排水对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研究表明:(1)未排水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为(923.71±107.18)t C/hm^2,为中国陆地和全球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8.1和9.4倍;而排水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平均值为(574.01±66.86)t C/hm^2,为中国和全球陆地的5.1和5.8倍。(2)泥炭地排水后,导致表层(0—30 cm)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59.11±9.31)t C/hm^2,可能源于土壤容重增加。(3)然而,完全考虑泥炭剖面深度后,排水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对照样地减少了349.7 t C/hm^2,这可能是由于泥炭地排水后,水位降低,加速了泥炭氧化,降低了泥炭厚度。
周文昌索郎夺尔基崔丽娟王义飞李伟
关键词:泥炭地排水土壤有机碳储量若尔盖高原
若尔盖高原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被引量:11
2017年
为了定量评价若尔盖高原泥炭沼泽湿地退化的碳储存潜力,研究通过土壤剖面法,收集了3个样点的泥炭沼泽湿地土壤样品(原始泥炭地0—200cm、中度退化沼泽湿地0—100cm和重度退化泥炭地0—100cm)。研究表明:(1)中度退化沼泽湿地(1.11±0.18g/cm^3)和重度退化泥炭地(0.72±0.04g/cm^3)土壤容重平均值较原始泥炭地增加了251.8%和129.7%;中度退化沼泽湿地(46.18±6.61g/kg)和重度退化泥炭地(87.37±6.36g/kg)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较原始泥炭地降低了74.2%和51.1%。(2)土层深度为0—100cm时,原始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较中度退化沼泽湿地(384.73±95.57t/hm^2)显著高了47.0%,而与重度退化泥炭地(518.39±33.07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无显著差异;当原始泥炭地有机层增加到0—200cm后,中度退化沼泽湿地和重度退化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较原始泥炭地(1 088.17±172.84t/hm^2)降低了64.6%和52.4%,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降低可能主要是土壤有机碳含量降低的原因。尽管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下降,但仍是中国(102.89t/hm^2)和全球(116.56t/hm^2)陆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3~5倍,该研究可为保护与恢复若尔盖高原湿地提供科学依据。
周文昌崔丽娟王义飞李伟
关键词:退化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若尔盖高原
排水对三江平原和若尔盖沼泽生态影响的比较被引量:16
2015年
沼泽是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之一,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和泥炭资源,排干后可开垦耕地、育林或辟为牧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农、林、畜牧业发展对土地需求急剧扩大,排水疏干成为自然沼泽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比较了中国最大的两处沼泽湿地——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排水前后景观格局、植物群落和土壤特征的变化。排水后三江平原和若尔盖高原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出现不同程度沼泽破碎化;植物群落呈现从沼生到中生的演替;土壤表层有机质分解加速,使土壤碳、氮及其他营养元素含量下降。排水后水位下降是使沼泽湿地生态特征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排水后土地利用方式不同,两处沼泽湿地在景观破碎化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变化等方面具有差异。
张骁栋康晓明李春义崔丽娟王小文
关键词:生态特征植物群落土壤特征湿地
围栏禁牧与放牧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CO_2和CH_4排放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主要是由于大气中CO2和CH4浓度的大幅度增加。泥炭地作为大气CO2"汇"和CH4排放"源",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放牧管理影响着泥炭地CO2和CH4排放通量,以前有关放牧管理对湿地CO2和CH4排放通量的影响研究仍未取得一致的结论。选择了世界上最高的湿地若尔盖高原湿地作为研究样点,对比研究了若尔盖高原湿地围栏内和放牧地CO2和CH4的排放,有助于深刻理解放牧管理对CO2和CH4排放通量的影响过程。于是,在2013年6─10月,基于静态暗箱法,CO2和CH4通量测量采用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DLT-100,Los Gatos Research,USA)。结果表明:放牧地地表植物生物量较围封地减少了350.21 g·m-2,但增加了地下植物根的生物量729.17 g·m-2。生长季期间,围封地和放牧地的CO2排放通量平均值(±标准差)为(845.02±559.24)和(763.78±534.99)mg·m-2·h-1,但它们无差异显著;而CH4排放通量为(7.65±5.92)和(7.91±4.94)mg·m-2·h-1,它们之间也无差异显著。然而,集中放牧期间(7月下旬至9月底),放牧地CH4排放通量较围封地增加了54.3%,这种CH4排放通量增加的结果主要出现在水位趋向下降,温度最高和生物量最大的条件下,并且CH4排放以维管植物传输方式为主的时期。因此,这些结果有助于为湿地合理经营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数据支撑。
周文昌索郎夺尔基崔丽娟王义飞李伟
关键词:放牧生物量若尔盖湿地
中国省级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被引量:7
2014年
省级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CF)温室气体清单主要评估"森林和其他木质生物质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和"森林转化温室气体排放"两类主要温室气体的排放源或吸收汇。省级LUCF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以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有关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为基础,结合中国LUCF活动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在考虑核心关键数据的可获得性与可靠性的基础上制订完成。同时还建立了适用于不同省的关键排放因子和参数数据库,旨在为科学合理地编制中国省级LUCF温室气体清单提供方法学依据。
朱建华冯源曾立雄黄志霖肖文发
关键词:温室气体清单
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碳储量被引量:14
2016年
为了精确估算泥炭地生态系统碳储量,采用土壤剖面法和植被收割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若尔盖3种水位状态下的泥炭地植被碳储量、土壤碳储量(0~200 cm)和生态系统碳储量。结果表明:若尔盖高原3种水位状态下泥炭地生态系统碳储量为761.56~1103.40 t·hm^(-2),平均值为976.49 t·hm^(-2);植被碳储量为13.44~15.23 t·hm^(-2),平均值为14.53 t·hm^(-2);土壤有机碳储量为748.12~1088.17 t·hm^(-2),平均值961.96 t·hm^(-2),是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3倍、森林土壤有机碳储量的5倍和草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11倍。影响泥炭地碳储量估算不确定性的因子主要为泥炭深度、土壤容重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加强这3种土壤因子数据信息的研究有助于精确估算若尔盖高原泥炭地生态系统碳储量。
周文昌崔丽娟王义飞李伟
关键词:生态系统碳储量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若尔盖高原
若尔盖高原季节性淹水沼泽两个生长季甲烷排放通量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解若尔盖高原湿地甲烷(CH_4)排放年际变化并准确估算高原湿地CH_4排放通量,在若尔盖高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1 hm^2季节性淹水沼泽湿地标准样地;于2013和2014年通过静态箱和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测量两个生长季沼泽湿地微地貌区草丘(Hummock)和洼地(Hollow)CH_4排放通量.结果表明:2013年生长季(6^(-1)0月),若尔盖高原湿地微地貌区草丘和洼地CH_4排放通量平均值为7.59和10.12 mg m^(-2) h^(-1),2014年生长季(5^(-1)0月)则分别为0.62和2.74mg m^(-2) h^(-1).2013年生长季湿地微地貌区草丘和洼地CH_4排放通量平均值分别是2014年的12倍和4倍,2014年生长季湿地CH_4排放通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夏季(6-8月)水位下降,降低了产CH_4菌群落数量而减少CH_4产生,同时增加了CH_4氧化菌氧化层厚度而加强CH_4氧化,降低CH_4排放通量.另外,发现湿地水位下降,降低了湿地CH_4排放通量对土壤温度的敏感性,表现为Q_(10)值变小.综上,夏季期间的水位在调控若尔盖高原季节性淹水湿地CH_4排放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崔丽娟周文昌王义飞李伟康晓明
关键词:甲烷排放通量洼地水位
若尔盖高原湿地不同微地貌区甲烷排放通量特征被引量:17
2016年
若尔盖高原是我国泥炭沼泽湿地的主要分布区、青藏高原的主要甲烷(CH4)排放中心。为了研究湿地微地貌环境对高原湿地CH_4排放通量的影响,2014年5–10月,采用静态箱和快速温室气体分析仪原位测量若尔盖高原湖滨湿地3种泥炭沼泽5种微地貌环境下的CH4排放通量特征。结果表明:(1)常年性淹水泥炭湿地洼地(P-hollow)和草丘(P-hummock)生长季平均CH_4排放通量为68.48和40.32 mg·m^(–2)·h^(–1),季节性淹水的泥炭湿地洼地(S-hollow)和草丘(S-hummock)平均CH_4排放通量为2.38和0.63 mg·m^(–2)·h^(–1),而无淹水平坦地(Lawn)平均CH_4排放通量为3.68 mg·m^(–2)·h^(–1);(2)湿地5种微地貌区CH4排放通量为(23.10±30.28)mg·m^(–2)·h^(–1)(平均值±标准偏差)),变异系数为131%。分析显示这5种微地貌区CH_4排放通量的平均值与其水位深度平均值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R2=0.919,p<0.01),表明水位深度是控制湿地微地貌区CH4排放通量空间变化的主要因子;(3)P-hummock、P-hollow和S-hummock的CH_4排放通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Lawn和S-hollow无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但5种微地貌区在夏季或秋季均观测到CH_4排放通量峰值,其影响因子可能与水位深度、土壤温度和凋落物输入密切相关;(4)P-hollow可能时常发生冒泡式CH_4排放,这可能导致过去低估了若尔盖高原湿地的CH_4排放量。
周文昌崔丽娟王义飞李伟康晓明
关键词:甲烷排放通量洼地
泥炭湿地碳储量核算与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4年
泥炭湿地占全球陆地表面积的2%~3%和全球湿地面积的40%~70%,却存储3.0×1017~6.0×1017 g碳。以前有关泥炭湿地碳储量的研究主要偏重于土壤,尤其在北方,缺乏对植被和枯枝落叶层的综合报道。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全球泥炭地碳储量(土壤碳储量、植被碳储量和枯枝落叶层碳储量)核算的研究进展。目前,全球泥炭地碳储量的核算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其主要原因是全球泥炭地碳储量核算方法的数据信息不足,缺乏植被生物量、地表凋落物、碳质量分数、深度、容重和面积等全面数据,尤其是关于全球泥炭地面积较大的地区或国家;其次,人为干扰活动也进一步增加了全球泥炭地碳储量估算的不确定性,使得碳储量估算变得更困难。我国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然而泥炭地/湿地有机碳储量估算与其他国家比较,相差较大,数据信息不足且存在较大波动。因此,为了提高泥炭湿地碳储量的估计精度和预测陆地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响应机制的准确性,进一步加大泥炭地碳储量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周文昌崔丽娟
关键词:碳储量土壤有机碳植被生物量凋落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