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3004401)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蜀敏任茂智万敏吕学伟黄小波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马铃薯套种玉米不同种植模式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对全程机械化生产和传统生产2种模式下马铃薯套种玉米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机械化生产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了1 572元/hm^2),利润增加10 782元/hm^2,达到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 李明聪金良王安平梁峰铭冯顺张蜀敏任茂智
- 关键词:马铃薯玉米套作全程机械化
- 基于湖河网络八景系统的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特色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叠加不同时代的江汉平原古云梦泽变迁范围形成湖圈,以注入或流出该圈的5条河流为轴,形成"一圈五轴"的湖河网络体系,以轴圈上的城镇为节点,形成"十二点、五岛"的节点性城镇系统,以此关联考察节点城镇八景的种类、构成、特征与演变,从而建立对江汉平原区域风景特色解析与认识的总体框架。通过"十二点、五岛"八景的词云分析,认识到江汉平原风景的湖、河、台特色与月、古、晴景象;立足节点城镇八景之横向系统,解析了该平原风景的江汉朝宗大气与山水楼台创意;立足节点城镇八景之纵向系统,认识到其上江轴地理剖面中山水的格局及其八景的呼应配合,以及其他各轴自然地理剖面反映的空间大开大合、山体大起大落的"灵秀湖北"特色。
- 万敏王之羿潘莹紫
- 关键词:风景园林江汉平原
- 重庆市马铃薯生产现状问题与对策初探被引量:3
- 2018年
- 马铃薯是粮菜饲兼具的作物之一。通过分析重庆的地理和气候特点,解析重庆市马铃薯品种复杂、种性退化严重等问题,提出引进良种、使用脱毒薯种、发展绿色马铃薯品种,推动产业化进程、科研单位和企业要增加投入等措施来提高效益,达到农户增收的目的。
- 金良李明聪王继平王昌忠冯顺张蜀敏任茂智
- 关键词:马铃薯
- 马铃薯生产使用中小型机械全程化净作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2012—2017年,在重庆市巫溪县的试验表明,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模式比传统模式每667 m2降低成本299.7元,增产增收269元,两项共增加收入568.7元。由于山区田块面积偏小,各家各户的田块之间有边界,多年机耕道路失修甚至没有留机耕道,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机械化操作。因此,首先需加强农田适应机械化作业改造,留出机耕道,利于机械化作业。实际生产中,还应统一马铃薯种植品种或者几个村社用生育期相近的品种,以有利于机械化操作,避免马铃薯生育期不一致造成机手效益低的局面。
- 李明聪金良王安平冯顺张蜀敏汤世才任茂智
- 关键词:马铃薯
- 六种生物降解地膜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初探被引量:5
- 2018年
- 为了在马铃薯生产中推广使用安全环保的地膜,选择6种生物可降解地膜进行试验,研究其对马铃薯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K9-8和V1-8两个类型的降解膜降解时间短,适合中、低海拔地区早市早熟马铃薯品种地膜覆盖栽培需要。2)K9-10和V1-10两个类型的降解膜降解时间长一些,能够满足中晚熟马铃薯品种的地膜覆盖栽培需要。3)K9-12和V1-12两个类型的降解膜降解时间较长,不太适合本地区的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需要。
- 金良李明聪冯顺张蜀敏王安平任茂智
- 关键词:马铃薯生育期
- 铁矿粉接触角的测试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2年
- 在制粒过程中,铁矿粉与水的接触角不但影响渗入颗粒孔中的水量,也影响颗粒表面能够将颗粒黏接到一起的水量,接触角对制粒过程和制粒后生球的粒度、强度都有决定性的影响。用渗透法测量了10种来自不同地区的铁矿粉与水的接触角,分析发现铁矿粉接触角与其化学成分密切相关,其关系可表示为:θ=0.24x-1.94y+65.40,θ表示接触角,x和y分别表示铁矿粉中赤铁矿的体积分数和烧损。接触角随铁矿粉中赤铁矿的体积分数的增多而变大,随烧损的增大而减小。赤铁矿体积分数和烧损的标注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34和-0.66,烧损对接触角的影响作用较为显著。
- 张忍德吕学伟黄小波周茂军
- 关键词:制粒接触角渗透法化学成分
- 巫溪县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1
- 2018年
- 马铃薯是世界上四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巫溪县以脱毒种薯推广、晚疫病防治为核心技术,集成推广"一推三改"关键技术,提前了品种上市时间,提高了产量和质量。从选地、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贮存等方面介绍了早熟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 金良李明聪冯顺张蜀敏宋祖武任茂智
- 关键词: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