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JG200803)

作品数:2 被引量:47H指数:2
相关作者:牛雄伟李家彪吴振利李细兵楼海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海底
  • 1篇大洋
  • 1篇大洋地壳
  • 1篇地壳
  • 1篇地壳结构
  • 1篇地震
  • 1篇地震仪
  • 1篇南海南部
  • 1篇广角地震
  • 1篇海底地震
  • 1篇海底地震仪
  • 1篇海底扩张
  • 1篇OBS
  • 1篇P波
  • 1篇P波速度
  • 1篇波速

机构

  • 3篇国家海洋局第...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3篇吴振利
  • 2篇李细兵
  • 2篇李家彪
  • 2篇牛雄伟
  • 1篇丁巍伟
  • 1篇刘宏扬
  • 1篇楼海

传媒

  • 1篇海洋学研究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南海南部海底地震仪试验及初步结果被引量:9
2010年
采用德国SedisIV型海底地震仪(OBS)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OBS,以4×24.5L的大容量气枪阵列为震源,于2009年4~6月在南海南部开展了OBS试验,获得了两条勘测线,其中OBS2009-1测线(剖面1)从南海西南次海盆南部陆缘延伸到海盆中央,另一条OBS2009-2测线(剖面2)穿过礼乐滩东部向西北延伸进入海盆。由剖面2的14台OBS采集的广角地震反射、折射勘测地震数据可知,此次试验,OBS地震记录清晰、震相丰富,所使用的气枪有足够的能量输出,显示了其良好的工作能力,是一次比较成功的地震勘测。数据初步处理和初至波层析成像结果表明,礼乐滩地块的基底较高,很有可能与南海北部陆缘存在共轭关系,但与南海北部陆缘不同的是,北部陆缘有较厚的沉积层覆盖,而礼乐滩块体上的沉积层很薄;东部次海盆地壳明显被拉薄,海盆内的地壳也很薄,莫霍面埋深较浅。
吴振利阮爱国李家彪牛雄伟李细兵刘宏扬
关键词:南海南部
南海西北次海盆地壳结构:海底广角地震实验结果被引量:42
2011年
利用完整穿越南海西北次海盆及其两侧大陆边缘的海底广角反射/折射地震测线,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结构.该测线总长484km,共投放海底地震仪(OBS)14台,台站间距30km,组合枪阵激发总容量5160in3(1in3=16.3871cm3).结合同测线多道地震资料,通过OBS数据的精细处理和初始建模,利用射线追踪正反演技术,获得了西北次海盆地壳速度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地壳厚度从上陆坡的21km减薄至下陆坡的14km,在西北次海盆为7.7km;莫霍面埋深从上陆坡的21km上升到海盆中央的11km.西北次海盆和东部次海盆的地壳速度结构相似,都为大洋地壳,但不同的是层1(沉积层)增厚,层2减薄,该特点在东部次海盆尤其明显.西北次海盆及其两侧边缘构造形态和速度结构对称分布,存在共轭关系,其陆缘张裂机制属纯剪切模式.模型中的西北次海盆北侧陆缘下地壳没有发现高速层,这为南海北部陆缘西部非火山型地壳性质提供了新的证据.西北次海盆海底扩张规模小、时间短,且层2可能经历了玄武岩岩浆的不对称溢流,这可能导致西北次海盆磁条带异常的模糊化.
吴振利李家彪阮爱国楼海丁巍伟牛雄伟李细兵
关键词:大洋地壳海底扩张
西北次海盆广角地震P波速度结构研究
海底地震仪(OBS)作为一种有效的海底构造探测工具,直接布设在海底,观测能力强,既可以用于人工地震观测,也可以用于天然地震观测,在世界范围的海洋调查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洋中脊,俯冲带,火山型大陆边缘和非火山型大陆边...
吴振利李家彪阮爱国丁巍伟牛雄伟刘宏扬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