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11102-1002)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刘洋苏维磊焦锋钱永华薛忠民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亲缘
  • 1篇亲缘关系
  • 1篇聚类分析
  • 1篇家蚕
  • 1篇家蚕品种
  • 1篇分子标记
  • 1篇分子标记分析
  • 1篇AFLP
  • 1篇AFLP分子
  • 1篇AFLP分子...
  • 1篇蚕品种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宋新华
  • 1篇薛忠民
  • 1篇钱永华
  • 1篇焦锋
  • 1篇苏维磊
  • 1篇刘洋

传媒

  • 1篇蚕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基于AFLP分子标记分析陕西省保存主要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陕西省保存的53个代表性家蚕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为合理利用品种资源,选育适合西北蚕区饲养的优良家蚕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用供试品种滞育期的蚕卵提取基因组DNA,选用重复性较好的14对引物组合进行AFLP扩增,共获得535个条带,其中有472个条带呈多态性,多态性比率为88.22%。采用UPGMA方法对供试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进行聚类分析,53个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72 8~0.601 9,主要分为中系、日系和欧系3大类群,其中:日系和欧系品种遗传距离较近,与传统的家蚕系统按来源地分类的结果吻合;4个陕西地方一化三眠蚕品种明显有别于其它家蚕品种而归为一个特殊类群,提示其具有独特的种质特性。此外,采用滞育期的蚕卵提取家蚕基因组DNA,可以克服取样的时间限制,满足实验需要。
焦锋刘洋薛忠民苏维磊宋新华钱永华
关键词:家蚕品种AFLP分子标记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