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1105)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5
相关作者:郭志永翟秋敏沈娟朱连奇李磊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深海
  • 2篇深海沉积
  • 2篇土壤
  • 2篇土壤侵蚀
  • 2篇污染
  • 2篇系统疾病
  • 2篇呼吸系
  • 2篇呼吸系统疾病
  • 2篇黄河中游
  • 2篇疾病发病率
  • 2篇发病率
  • 2篇IODP
  • 2篇大气污染
  • 1篇地理
  • 1篇地理要素
  • 1篇地形
  • 1篇动态监测
  • 1篇多沙粗沙区
  • 1篇仰韶文化
  • 1篇淤地坝

机构

  • 8篇河南大学
  • 4篇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翟秋敏
  • 5篇郭志永
  • 3篇沈娟
  • 3篇李磊
  • 2篇朱连奇
  • 2篇王海荣
  • 1篇梁国付
  • 1篇冯文峰
  • 1篇朱文博
  • 1篇韩慧霞
  • 1篇韩艳
  • 1篇史学建
  • 1篇丁圣彦

传媒

  • 2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古地理学报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A市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大气污染物与人群呼吸系统疾病的相互关系。方法依据A市2004年的环境临测资料,即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的浓度数据,和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年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人数,对主要的呼...
翟秋敏王海荣沈娟郭志永李磊
关键词:大气污染呼吸系统疾病
伏牛山北坡森林景观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6
2010年
运用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借助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利用地形位指数,分析伏牛山北坡森林景观动态变化的地形梯度特征。结果显示: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梯度有密切关系,1986和2003年,森林景观在地形梯度上的优势分布区间(Pie>1)分别为9~30和10~30,即在的中高地形梯度上,且有向高地形位略为移动的趋势。森林景观类型保持不变部分、森林景观转化为非森林景观类型部分和非森林景观转化为森林景观类型部分所对应的在地形梯度上的优势分布区间(Pie>1)分别为10~30,5~12和4~10、18~24。分析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位指数的相互关系,表明森林景观动态变化与地形位指数有显著相关关系。
梁国付韩艳丁圣彦
关键词:森林景观
北大西洋IODP U1313站深海沉积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通过对北大西洋IODP U1313站深海沉积序列高密度取样和粒度分析,利用粒级-标准偏差变化算法和EMD方法提取了对环境敏感粒度组分并探讨了气候变化的周期。本文粒度组分可分为细组分(<1.73μm,组分Ⅰ)和粗组分(>1.73μm,组分Ⅱ),其中粗组分又分为组分Ⅱa(1.73~34.26μm)和组分Ⅱb(>34.26μm)。综合分析认为:组分Ⅰ为西风环流搬运堆积形成,组分Ⅱ为洋流搬运下沉积形成,组分Ⅱb虽然含量较低,但能指示冰漂砾事件的发生。比值曲线组分Ⅰ/组分Ⅱ和组分Ⅰ/组分Ⅱa波动幅度较大,可作为反映古气候冷暖波动的敏感指标。对组分Ⅱ、组分Ⅰ/组分Ⅱ进行EMD分解,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时段内,两指标对地球轨道三要素的周期体现均不明显,而2ka(2.12ka和2.15ka)的亚轨道千年周期是主要的周期之一。依据上述多个指标的波动情况,把研究剖面69.93~115.18mcd(1471.53~2415.60ka)分为9个古气候变化阶段:A阶段(1471.53~1640.09ka),对应深海氧同位素阶段(MIS)49~57,冰期和间冰期迅速转换,发生多次IRD事件;B阶段(1640.09~1865.57ka),对应MIS 58~69,间冰期显著而冰期不明显;C阶段(1865.57~1914.70ka),对应MIS 70~72,冰期显著而间冰期不明显;D阶段(1914.70~2021.13ka),对应MIS 73~76,冰期不显著;E阶段(2021.13~2092.21ka),对应MIS 77~78,冰期显著,发生多次IRD事件;F阶段(2092.21~2226.43ka),对应MIS 79~85,间冰期显著;G阶段(2226.43~2261.53ka),对应MIS 86期,发生多次IRD事件;H阶段(2261.53~2384.61ka),对应MIS 87~93,冰期不显著而间冰期显著;Ⅰ阶段(2384.61~2415.60ka),对应MIS 94~95,发生多次IRD事件。
郭志永翟秋敏
关键词:IODP深海沉积经验模态分解
北大西洋IODP U1313站位早更新世深海沉积物陆源组分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北大西洋地区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对IODP(国际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北大西洋306航次U1313站位深海沉积物陆源组分的粒度分析发现,陆源组分主要由黏土(粒径小于4μm)和极细粉沙(4~8μm)两个粒级构成,以黏土为主,分选性较差。通过与钙质超微化石、有孔虫等生物化石资料和同位素测年等技术相结合,重建了古气候的变化情况:(1)2.415~1.897 Ma BP,气候呈周期性波动;(2)1.897~1.640 Ma BP,气候变化相对平缓;(3)1.640~1.471 Ma BP,气候波动剧烈且频繁。粒度指标所反映的几次粗颗粒增多事件与早更新世期间数次气候变冷事件的发生时间一致。1.6 Ma BP前后粒度参数的突然变化,可能与地球轨道参数的改变有关,进一步证实地球轨道参数作为气候系统外部驱动力的重要性。
翟秋敏郭志永李磊王海荣
关键词:早更新世深海沉积物粒度特征
A市大气污染物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9
2010年
依据A市2004年的环境监测资料,即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和二氧化硫(SO2)的浓度数据和A市第一人民医院2004年呼吸系统疾病的住院人数,对主要的呼吸系统疾病类型(支气管炎、哮喘和肺炎)和大气监测的各项指标要素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支气管炎住院人数与二氧化氮(NO2)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浓度显著相关,哮喘住院人数与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关系密切,肺炎的住院人数与SO浓度之间关系较密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污染城市的研究具有可比性.
翟秋敏郭志永王海荣沈娟李磊
关键词:大气污染呼吸系统疾病
黄河中游渑池盆地湖泊沉积记录的古气候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4
2011年
渑池盆地位于黄河中游,处在黄土高原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该区域也是我国东部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交汇地带。文章通过对位于渑池盆地池底村厚约4mm古湖泊沉积剖面进行了^(14)C年代(校正为日历年龄)、有机碳含量、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组成等测试分析,重建了研究区19.5cal.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过程。19543~9240cal.aB.P.期间,气候比较干旱,风化淋溶作用较弱,湖泊尚未形成;9240~8039eal.aB.P.为气候过渡时期,气候向暖湿方向转变,古湖泊开始形成;8039~5368cal.aB.P.为暖湿气候类型,对应于全新世大暖期的鼎盛时期,湖盆流域温暖湿润,湖泊的水位较高;5368~3439cal.aB.P.为亚暖湿气候类型;3439~2423cal.aB.P.气候环境比较恶劣,之后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又分为两个亚段:3439~2931 cal.aB.P.气候出现剧烈波动,2931~2423cal.aB.P.湖泊干枯。盆地的文化演进与环境变化间存在着耦合关系,环境的变化对应黄河中游地区相继发展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商文化。
郭志永翟秋敏沈娟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仰韶文化
影响淤地坝建设的地理要素--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例被引量:5
2009年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微观机理研究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淤地坝建设的地理要素进行筛选,重点分析了沟壑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农业人口密度对小流域淤地坝建设,主要是对淤地坝空间布局的影响;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45个县(旗、市)的沟壑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农业人口密度和淤地坝密度的基础数据,从地理学角度系统分析它们和研究区域淤地坝密度的关系,研究影响该区域淤地坝建设及布局的主要地理要素。结果表明,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影响淤地坝建设最主要的地理要素是农业人口密度,即人类活动的剧烈程度和淤地坝密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分析结果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朱连奇史学建韩慧霞
关键词: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土壤侵蚀模数
土壤侵蚀研究中的“3S”技术应用进展被引量:13
2008年
随着地球信息科学的进步与发展,"3S"技术成为土壤侵蚀研究的有效工具。本文介绍了"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途径和使用的限制条件,在对大量研究文献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国外学者利用"3S"技术主要集中在全球和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蚀的生态效应等2个方面。而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区域土壤侵蚀调查、土壤侵蚀动态研究和土壤侵蚀模式的构建等3个方面的工作。指出目前和GIS技术结合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壤侵蚀模式是USLE和RUSLE,这两个模式都是基于统计的经验模式,缺乏充足的实测资料,精度不高;利用"3S"技术对于区域土壤侵蚀因子的研究缺乏与综合评价方法或模型间的协调。展望未来"3S"技术在土壤侵蚀研究中应用的可能趋势。
朱连奇冯文峰朱文博
关键词:土壤侵蚀动态监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