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ZX-069)
- 作品数:8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鹏更多>>
- 相关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论六朝时期诗歌对骈文的影响
- 2009年
- 六朝是一个诗和骈文并存的时代,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六朝骈文受五、七言诗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量运用五、七言诗句,突破四、六句式的限制,呈现出明显的诗化倾向。这使骈文的形式更为活泼,文气更为流畅,给骈文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变化。宫体诗的代表作家几乎囊括了齐、梁、陈三代的优秀文人。当这些写轻艳宫体诗的文人来创作骈文时,就不可避免地用轻浮华靡之体写雕琢绮艳之词。受宫体诗风的影响,六朝后期骈文中亦多哀思之音、绮靡之词。
- 陈鹏
- 关键词:宫体诗歌骈文
- 论六朝表文的骈化及其艺术得失被引量:1
- 2008年
- 表文的大量出现,是在曹魏时期。尽管晋宋时期的表文名篇颇多,但大都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散行为主。齐、梁是骈体表文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自觉地追求文辞的华美,大力创作骈体表文。总的来说,六朝的骈体表文不如魏晋时期的散体表文徐疾自如,顿挫有致,而且在内容上也有着致命的缺陷,即少有陈述机宜、补阙进谏的忠贞之言。
- 陈鹏
- 关键词:六朝表文骈化艺术得失
- 论六朝颂文的骈化及其艺术得失被引量:1
- 2008年
- 魏晋时期,颂文逐渐摆脱赋、颂之间的模糊界限而走向独立,不仅呈现出骈化的倾向,篇幅也有明显增长的趋势。至南朝时期,颂文则进一步骈化,绝大多数颂文的序和正文都是成熟的骈体。六朝的骈体颂文片面追求文辞之美及对序文的过分强调,都影响了它的艺术成就。
- 陈鹏丁一(校对)
- 关键词:颂文骈化艺术得失六朝
- 论六朝文章中的“落霞句式”被引量:1
- 2009年
- 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脍炙人口。其实,这种"落霞句式"贯穿于整个六朝时朝的文章创作。六朝文人对"落霞句式"的运用是非常得心应手的。"落霞句式"与六朝文章中的一种六言单对和四六隔对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在文中主要起调节句式、疏通文气的作用。
- 陈鹏
- 关键词:六朝
- 论六朝檄文的骈化及其艺术成就被引量:1
- 2008年
- 最早的骈体檄文产生于东晋。齐、梁时期,尤其是梁代,那些战争的主宰者都很注重檄文的创作。由于时代环境的影响,北朝许多文人都擅长檄文的写作。檄文是有着特定实用目的的公文,要给看到或听到的军民以较深的印象,而骈体无疑具有这方面的长处。
- 陈鹏
- 关键词:檄文骈化艺术成就六朝
- 论六朝论文的骈化及其艺术得失
- 2009年
- 魏晋之际清谈的盛行对论文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萧梁时期是骈体论文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对于南朝的繁荣,北朝的论文创作却极为贫乏,留存至今的论文寥寥无几。骈体论文因受声律和对偶等形式限制,要在逻辑论述上与散体角胜,常须借助排比句式,以疏通文气,增强说理的力度。
- 陈鹏
- 关键词:六朝骈化艺术得失
- 论六朝书牍文的骈化及其艺术得失
- 2009年
- 两汉书牍文已成为私人交往的一种独立文体。受时代风气的影响,曹魏文人的书牍文逐步骈化。此后,虽然越来越多的文人用骈体写书牍文,但散体书牍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北魏早期的统治者汉化程度很低,自然不利于书牍文的发展。北朝后期已出现较多的骈体书牍。六朝骈体书牍文主要有两类风格,一类悲凉沉郁,一类潇洒自然。
- 陈鹏
- 关键词:书牍文骈化艺术得失六朝
- 论六朝咏物诗对谢物小启的影响
- 2009年
- 六朝咏物诗与谢物小启主要产生于文学集团,描写对象也有很大的共同性。六朝后期写作咏物诗的文人大都创作有谢物小启。在六朝创作咏物诗最多的萧纲、萧绎二人所创作的谢物小启也是最多的。与南朝连篇累牍的咏物诗相比,北朝咏物诗的创作简直是不成比例。在庾信、王褒入北之前,北朝连一首谢物小启也没有。可见六朝咏物诗与谢物小启有着紧密的联系。相对于谢物小启的写作还处于探索阶段,齐梁咏物诗的写作技巧已相当成熟。谢物小启的产生及其写作技巧都受到当时咏物诗的深刻影响。
- 陈鹏
- 关键词:六朝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