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ZD098)

作品数:11 被引量:121H指数:7
相关作者:陈晓明姜涛陈泳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石河子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文学

主题

  • 8篇文学
  • 4篇代文
  • 4篇当代文学
  • 4篇中国当代文学
  • 2篇叙事
  • 2篇语文
  • 2篇语文学
  • 2篇中国文学
  • 2篇诺贝尔文学
  • 2篇诺贝尔文学奖
  • 2篇文学奖
  • 2篇乡土
  • 2篇乡土中国
  • 2篇小说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 2篇汉语文
  • 2篇汉语文学
  • 2篇废都
  • 1篇当代文化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
  • 4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9篇陈晓明
  • 1篇陈泳超
  • 1篇姜涛

传媒

  • 4篇文艺争鸣
  • 4篇当代作家评论
  • 1篇南方文坛
  • 1篇民族文学研究
  • 1篇东吴学术

年份

  • 3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乡土中国、现代主义与世界性——对80年代以来乡土叙事转向的反思被引量:11
2014年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中国当代文学赢得国际声誉,也促使国人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可以更加客观公允些,不那么为偏见和道听途说所左右。如今说莫言以及他的一批同道,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这样的评判当不至于引起太大的争议。说出这样的评判,并非我们要对莫言项礼膜拜,或者躺倒在这个高度的阴影底下乘凉。或许可以说,对莫言最真诚的尊敬,莫过于去思考中国当代文学何以是由莫言在今天来代表高度?莫言何以能/何以会代表这样的高度?这个高度是从何处来,又能到何处去?其实这个问题更加学理化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今天中国文学的这种状况是如何形成的?它还能(要)如何拓展进一步的路径?
陈晓明
关键词:乡土中国叙事转向现代主义中国当代文学诺贝尔文学奖
“震惊”与历史创伤的强度——阎连科小说叙事方法探讨被引量:10
2013年
阎连科的小说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些年来,他的每部作品都是沉甸甸的,又锐利无比。近年的布克奖、龚古尔奖之类的国际文学大奖,总对阎连科高看一眼,其总能屡屡入围进入最后角逐。虽然最后未能如愿,但已经很能说明他在国际上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小说艺术方面,评价阎连科显得相当困难。通常人们会说,他的小说狠、硬,甚至激烈直露。这与西方经典文学推崇的微妙、精巧相去甚远;也与中国小说所提倡的白描、淡雅不是一个路数。即使以相当宽容多元的美学趣味来衡量阎连科的小说,也依然会让相当多的人感到阎连科的小说对阅读构成的非同寻常的挑战。
陈晓明
关键词:小说叙事历史创伤震惊经典文学龚古尔奖
室内“硬写”的改造:丁玲《一天》读后被引量:5
2014年
五四之后,众多"侨寓"青年涌入初立的新文坛,有关这个群体写作、阅读生活的呈现,一时间非常多见。鲁迅的小说《幸福的家庭》,就描写了一个青年作者,向壁虚构,为了捞几文稿费,要"硬写"一篇题为"幸福的家庭"的小说的故事。作品的讽刺性,源于构思中的"幸福的家庭"与真实家庭场景的不断对照,而"硬写而不能"的过程,也暗中颠覆了小说开头预设的"幸福的写作"理念,即由这位青年作者说出的:
姜涛
关键词:青年作者讽刺性文艺大众化
汉语文学的“逃离”与自觉——兼论新世纪文学的“晚郁风格”被引量:5
2012年
今天中国的文学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似乎所有的事都不重要,重要的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中国当代到底有没有好作品?关于好作品或伟大作品的焦虑,几乎又变成中国当代文学存在的理由。仿佛不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文学的存在都成了问题。
陈晓明
关键词:新世纪文学汉语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文学
萤火虫、幽灵化或如佛一样——评贾平凹新作《带灯》被引量:27
2013年
二0一三年伊始,人民文学出版社全力推出贾平凹的新长篇小说《带灯》,这多少有些让评论界感到意外,在《废都》之后,贾平凹出版《秦腔》,关注乡土中国的困境,小说写得回肠荡气,西北大地的苍凉,与贾平凹的孤愤之情,都让人难以释怀。仅仅过去三年,贾平凹又有六十多万字的《古炉》,当人们耐心读完这部厚重之作之后,争议之声时有起伏。但欣赏这部作品的大有人在,而且评价很高。我个人认为,《古炉》在《秦腔》之后,
陈晓明
关键词:萤火虫幽灵《秦腔》《废都》乡土中国
写传说——以“接姑姑迎娘娘”传说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在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传说国内存在着一个写传说的地方生态,写本能被广泛传播的原因,根本在于较为尊重民间原有传说的情节结构和叙述风格。这些内部写本有较为明显的向外扩张的倾向,从地方性知识的传播链来说,正规的乡邦文献,常常成为内部写本的终端和外部写本的开端。
陈泳超
关键词:乡邦文献
“在地性”与越界——莫言小说创作的特质和意义被引量:34
2013年
二〇一二年十月十一日,这无疑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时间标记。这一天,瑞典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对于一个奖项固然不宜过度高估,但过分低估亦不明智。无论如何,这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当代文化给予的最高评价,特别是中国文学,它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及现代文化变革的成果。它获得国际社会的肯定,显然与电影这种新兴艺术还不一样,文学毕竟是与母语相关,与中国几千年的书写传统相关,与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根本能力相关。只有肯定中国文学,才能让中国人找到对当代文化的信心。
陈晓明
关键词:小说创作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化特质越界诺贝尔文学奖
穿过“废都”,带灯夜行——试论贾平凹的创作历程被引量:7
2013年
现代汉语白话文学历经百年的风吹雨打.终于成长几棵大树,贾平凹无疑傲然在列不管从数量还是质量,不管是对当代现实的表现.还是对西北地域文化的表现,不管是他笔下众多鲜活灵动的人物,还是独具韵味的文字风格,贾平凹都无可争议是当代最卓越的作家之一。历经三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他的创作涵盖了一部当代中国文学变革史,他笔力所及无疑是当代文学抵达的境地,他的困扰与艰难,无疑也是当代中国文学的困境。深入解读贾平凹的创作,细读他的作品,也是在解开中国当代文学的地形图。
陈晓明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文字风格文学变革
“凿空”西部的神秘——试论三位西部作家的“生活意识”被引量:3
2012年
西部文学一直以"神秘"为其文化属性以及美学特征,相比较起非西部的文学,西部文学这一特征无疑是可能的,也是可以被感知和被论证的。但我以为不应当以"神秘"将西部文学本质化,甚至一体化。似乎只要是西部文学作品,就可以"神秘"论之,这样反倒会使问题简单化,也关闭了西部文学的丰富复杂的论域。
陈晓明
关键词:西部文学作家美学特征文化属性
新世纪汉语文学的“晚郁时期”被引量:9
2012年
新世纪中国文学呈现出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迥然不同的格局、格调和气度。不再有激烈的变革愿望;也没有焦灼的抵达现实主义高度的欲求,突然沉静下来,反倒是更加偏执地走着所谓中国的路数。20世纪80年代、
陈晓明
关键词:汉语文学文学呈现现实主义沉静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