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080100)

作品数:22 被引量:441H指数:12
相关作者: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方修琦刘浩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历史地理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气候
  • 5篇气候变化
  • 4篇温度变化
  • 3篇气温
  • 2篇冬季气温
  • 2篇暖期
  • 2篇历史文献
  • 2篇冷暖变化
  • 2篇降水
  • 1篇冬季气温变化
  • 1篇对植
  • 1篇汛期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利用
  • 1篇中国东部夏季...
  • 1篇中国气候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日数
  • 1篇石器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重庆南开中学
  • 1篇江西省文物考...

作者

  • 20篇郑景云
  • 17篇葛全胜
  • 15篇郝志新
  • 5篇方修琦
  • 5篇刘浩龙
  • 4篇张学珍
  • 3篇萧凌波
  • 3篇丁玲玲
  • 2篇刘健
  • 2篇杨保
  • 2篇闫军辉
  • 1篇伍国凤
  • 1篇李明启
  • 1篇樊昌生
  • 1篇邵雪梅
  • 1篇魏文寿
  • 1篇万智巍
  • 1篇满志敏
  • 1篇蒋梅鑫
  • 1篇侯甬坚

传媒

  • 6篇地理学报
  • 3篇地理科学进展
  • 3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科学通报
  • 2篇自然杂志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中国科学:地...

年份

  • 1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的若干特征被引量:83
2014年
历史时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是当前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根据近20年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文献,对中国过去2000年极端气候事件变化特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已有认识表明:①在1500-1900年和220-580年等气候寒冷期,中国不但多次出现过较1950年以后所出现的极端冷冬更为显著的寒冷事件,而且其间的相对温暖时段也出现过日最高气温超过20世纪极端记录的炎夏。②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在公元301-400、751-800、1051-1150、1501-1550和1601-1650年极端干旱多发;101-150、251-300、951-1000、1701-1750、1801-1850和1901-1950年极端大涝多发;1551-1600年则是极端干旱与大涝并发最为频繁的时段。7-8世纪、12-14世纪和15世纪后期-17世纪中期多发极端连旱;10-11世纪及17世纪中期以后,多发极端连涝。华北、江淮和江南3个地区的极端干旱和大涝事件多发时段存在差异;此外,历史极端连旱事件如"崇祯大旱"和"丁戊奇荒"等也得到辨识。③在西北干旱区,极端干旱主要集中发生在1471-1520年、1581-1650年、1711-1760年、1811-1860年和1921-1970年等5个时段,其中18世纪10年代可能是过去千年极端干旱最严重的年代。④在西南地区,虽然21世纪初旱灾频发,但与2006年川渝特大干旱相仿的事件在史上也曾多次发生过。
郑景云郝志新方修琦葛全胜
关键词:极端气候事件
过去2000年亚洲气候变化(PAGES-Asia2k)集成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25
2015年
介绍了国际过去全球变化研究计划(PAGES)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网络的设立背景、研究目的及亚洲在其中的独特性;总结了过去2000年亚洲气候变化(PAGES-Asia2k)集成研究的主要进展及中国的贡献,分析了当前在亚洲区域开展该项研究的主要问题及难点,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亚洲历史悠久,高分辨率的代用资料丰富,是开展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研究的理想区域,但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已有进展表明:在过去1200年中,亚洲830-1220年相对温暖,1340-1880年明显寒冷,20世纪则快速增暖;但亚洲气候类型多、变化过程复杂、区域差异大。因此,发展气候序列重建的新技术方法,提高重建序列的时、空分辨率、空间覆盖度和重建结果的精度,建立亚洲过去2000年气候代用资料数据库,集成重建过去2000年区域温度变化序列及干湿变化空间型,进而开展区域气候变化驱动机制与气候变化影响及适应研究,是该计划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葛全胜郑景云郝志新
关键词:气候变化
1979-2014年中国气候舒适度空间格局及时空变化被引量:20
2016年
基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采用通用热气候指数(Universal Thermal Climate Index,UTCI),分析1979-2014年中国气候舒适度的空间格局和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中国除青藏高原地区外,年均UTCI呈纬向分布,由北向南增加;青藏高原地区呈"环岛状"分布。夏季"无热应力"覆盖面积最大,冬季最小;(2)"无热应力"频率最高值(>70%)位于云贵高原南部,最低值(<10%)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极端冷应力在长江以北均有出现,内蒙古地区东部和东北北部(14%~32%),及青藏高原大部(16%~40%)最为频繁;中国中东部和新疆盆地区域均有极端热应力出现,其中塔里木盆地东部频率在4%以上;(3)年均UTCI的趋势在中国东北部为正,西南部为负;最大的上升和下降趋势分别位于长江三角洲((0.6~0.8)℃/10a和青藏高原西部(-0.8~0.6)℃/10a)。夏季UTCI在全国范围一致上升,冬季相反;(4)"无热应力"频率的趋势在中国北部为正,南部为负;上升和下降幅度最大的区域分别为青藏高原东部与黄土高原交界附近((0.8~1.5)个百分点/10a^1.5个百分点/10a))和云贵高原南部(1.5个百分点/10a^2.8个百分点/10a)。极端冷、热应力频率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均为增加趋势。
孔钦钦郑景云王新歌
关键词:气候舒适度ERA-INTERIM
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的基本特征与主要暖期被引量:67
2013年
根据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分析了北半球与中国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的阶段性,辨识了百年尺度暖期的起讫年代及其与20世纪温暖程度的差别。结果表明:(1)最近新建的多数北半球温度变化序列显示公元1-270年温暖;271-840年冷暖相间,但总体偏冷;841-1290年温暖;1291-1910年寒冷;1911年以后再次转为温暖;这些冷暖阶段虽分别与Lamb指出的罗马暖期(约公元前1世纪-4世纪中期)、黑暗时代冷期(约4世纪末-10世纪前期)、中世纪暖期(约10世纪中期-13世纪末)、小冰期(约15-19世纪)以及20世纪增暖大致对应,但各阶段的起讫时间与Lamb确定的时段存在一定差别。(2)尽管过去2000年冷暖变化过程及其变幅大小在中国境内各个区域间并不完全一致,但从全国平均看,中国与北半球百年尺度的冷暖波动阶段基本一致,仅起讫年代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公元1-200年、551-760年、941-1300年及20世纪气候相对温暖,其他时段则相对寒冷。(3)多数序列显示中世纪期间北半球的温暖程度至少与20世纪相当。中国941-1300年间的最暖百年和最暖30年(暖峰)的温度也略高于20世纪,551-760年间的最暖百年与20世纪基本相当,但1-200年间最暖百年的温暖程度则较20世纪略低。
葛全胜刘健方修琦杨保郝志新邵雪梅郑景云
关键词:北半球温度变化
呼和浩特自然历主要物候期和物候季节变化特征及归因被引量:13
2017年
根据内蒙古呼和浩特近32a物候数据并结合气象数据,编制了呼和浩特1983-2014年自然历。通过对比1983-1998年与1999-2014年两个时段的物候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揭示了1983年以来呼和浩特地区物候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归因,以期更好地为农业生产和气候、物候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与1983-1998年相比,1999-2014年呼和浩特的春季和夏季开始时间普遍提前,秋季和冬季开始时间普遍推迟,其中春季(以垂柳芽膨大期为代表)平均提前7d,夏季(以刺槐盛花期为代表)平均提前4d,秋季(以珍珠梅果实始落期为代表)平均推迟3d,冬季(以榆叶梅叶全变色为代表)平均推迟6d。四季开始物候指标与其前3个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降水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前1个月的平均气温与春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负相关,与夏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冬季开始物候期呈显著正相关;前1个月的平均日照时数与秋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正相关,与冬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负相关;前1个月的平均降水量与夏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前第2月的平均气温与夏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正相关;前第3月的平均降水量与秋季开始物候指标呈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平均气温的升高成为影响呼和浩特物候期变化的主要原因,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降水量也对物候期变化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朱媛君郝琦清华赵利清朴顺姬
关键词:物候学气候变化
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被引量:28
2016年
根据过去千年中国东部旱涝等级资料,采用各级旱涝发生几率的比率差指标,参照新近重建的5条过去千年太阳活动序列,重建了其间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的中国东部旱涝格局。结果发现:在11个太阳活动异常期,中国东部旱涝格局各不相同。其中在5个太阳活动极小期(1010-1050年、1280-1350年、1460-1550年、1645-1715年、1795-1823年),中国东部旱涝格局虽不一致,但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出现偏旱(涝)的几率更高;而在2个太阳活动极大期和4个太阳辐射高值期,中世纪极大(1100-1250年)整个东部多偏旱,1845-1873年的太阳辐射高值期,整个东部多偏涝;其余4个时段(1351-1387年、1593-1612年、1756-1787年、1920-2000年)则旱涝相间出现。集合平均表明:在太阳活动极小期,中国东部呈自南向北的"涝—旱—涝"分布:长江流域偏旱,南北两侧的华南沿海和华北平原偏涝,且西北东部及西南偏旱;而在太阳活动极大期和太阳辐射高值期,长江流域及西北东部多偏涝,华南和华北多偏旱。
葛全胜刘路路郑景云郝志新
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发展被引量:39
2013年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中国过去2000年气候变化与社会的自然、经济、人文三大亚系统发展状况间的对应关系,从数百年至数十年的时间尺度上揭示了气候变化的过程在实质上也是社会结构重新构建的过程。具体有以下结论:①尽管并非所有的暖期社会都是繁荣昌盛的,但总体上说来,"冷抑暖扬"的文明韵律十分清晰;②气候变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通过自然—经济—人文亚系统的各个环节而逐级传导,进而产生了五个层次的气候冲击与适应;③在过去2000年气候恶化阶段,与生态环境脆弱性密切相关的贫困人群生存问题是诱发社会动乱的重要原因;④气候只是社会发展的外部条件,人对生产关系的变革才是推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的根本动力;⑤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候变化对古代社会发展的不利影响在总体上渐趋减轻。
葛全胜刘浩龙郑景云萧凌波
关键词:气候变化
“气候门”与20世纪增暖的千年历史地位之争被引量:5
2013年
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召开前夕的"气候门"(climategate)事件,将科学界对过去千年温度变化的"曲棍球杆曲线"(hockey stick)之争推向顶点。介绍了这一争议的始末,并根据相关文献对这一争议中的两个关键问题"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是否在全球广泛存在、20世纪是否为过去千年最暖"进行了综述。结果显示:尽管大尺度的地表温度重建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但随着近20年来全球代用资料的不断丰富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大尺度温度变化重建结果的不确定性逐步降低,争议各方的观点正在逐步接近。特别是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虽然20世纪增暖迅速,温暖程度也很明显,但在过去千年中并不是空前的。
郑景云葛全胜刘浩龙萧凌波
关键词:温度变化不确定性
利用雨雪分寸重建福州前汛期雨季起始日期的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阐述清代福州雨雪分寸记录的特点;并利用福州1961—2010年器测降水记录,分析福州3~7月降水特征,提出辨识福州前汛期雨季开始日期的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清代福州雨雪分寸记录的内容和形式,分类构建利用雨雪分寸辨识福州前汛期雨季起始日期的方法;依据日降雨分寸、降雨日期和强度、时段的降水日期(或时段起止日期)及降水日(次)数与时段降雨状况描述等各类记录所具有的降雨信息特点,确定量化辨识"降雨强度突增"和"少雨期"指标的具体标准,解决在缺少日降雨分寸记录条件下定量辨识雨季开始日期这一难点问题,为重建过去300年华南地区前汛期雨季长序列提供方法。
葛全胜丁玲玲郑景云郝志新
过去500年华南地区冷暖变化记录及其对冬季温度变化的定量指示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摘要整编了历史文献中记载的1400年以来华南地区霜冻灾害及冰冻灾害南界、降雪南界及日数和初/终霜冻灾害日期记录;并结合1951年以来器测气温序列,分析了各类记录与华南地区11~2月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揭示其对温度变化的定量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华南地区的霜冻灾害南界、冰冻灾害南界、降雪南界和降雪日数可较好地指示该区域的温度变化;且24。N以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台湾中南部和海南)的最早与最晚霜冻灾害日期对华南地区温度变化亦具有指示作用。其中霜冻灾害南界、冰冻灾害南界、降雪南界向南推进1个纬度,华南11~2月平均气温分别约低0.23℃、0.41℃和0.40℃;南岭两侧50km范围内的降雪日数每多(少)i0天,华南11~2月平均气温约低(高)0.22℃。受原始记载缺失及距今越近、记录数量越多等的影响,1400~1500年间有记录的年份只有7年,而1501~1950年间有记录的年份则有309年。1951年以来,冰冻灾害和降雪南界从未到海南,霜冻灾害南界到海南岛的年份有8年;而1501~1950年间,冰冻灾害南界虽也从未到达海南岛,但降雪南界有5年、霜冻灾害南界有22年到达海南岛,且整个区域的初(终)霜冻灾害平均日期也早(晚)于1951年以后。这为下一步重建这一地区更长时段的年分辨率温度序列提供厂重要依据。
郑景云刘洋郝志新郝志新
关键词:历史文献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