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P-04-0287)
作品数:
4
被引量:40
H指数:3
相关作者:
高兴华
陈洪铎
洪玉晓
王雅坤
赵丽萍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细胞
1篇
多发
1篇
多发性
1篇
血管
1篇
血管瘤
1篇
亚群
1篇
枕部
1篇
色斑
1篇
湿疹
1篇
湿疣
1篇
特应性
1篇
皮炎
1篇
皮炎患者
1篇
皮疹
1篇
细胞亚群
1篇
细胞因子
1篇
细胞因子类
1篇
鲜红斑痣
1篇
淋巴
1篇
淋巴细胞
机构
4篇
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4篇
高兴华
3篇
洪玉晓
3篇
陈洪铎
2篇
王雅坤
2篇
赵丽萍
2篇
王丽莉
1篇
张丽
1篇
乌韦苏
1篇
姜奕
1篇
金力
1篇
李晓东
1篇
林俊萍
1篇
王晓琴
1篇
王志敏
传媒
3篇
中华皮肤科杂...
1篇
中国工业医学...
年份
2篇
2008
2篇
2007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表达不同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的检测
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表达不同细胞因子T细胞群的频数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表达不同胞质内细胞因子(包括IL-4、IL-5、IFN-γ、TNF—α的CD4^+T、CD8^+T、CLA^+T细胞亚群的频数。利用特应性皮炎皮损面积严重度指数积分法方法,获取特应性皮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积分,分析其与表达不同细胞因子的T细胞频数的相关性。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胞质内表达IL-4和IL-5的CD4^+T、CD8^+T、CLA^+T细胞频数均高于对照组,胞质内表达IFN-γ的CD4^+T、CLA^+T细胞频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与正常人对照组中,TNF—α在不同T细胞亚群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严重程度与IL-4+CD4^+T细胞和IL-5^+CLA^+T细胞群的表达频数相关。结论患者外周血T细胞存在免疫偏移,表达某些细胞因子的T细胞亚群水平可能作为检测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
张丽
林俊萍
赵丽萍
王雅坤
姜奕
陈洪铎
高兴华
关键词:
皮炎
特应性
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类
慢性湿疹589例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慢性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及临床意义,回顾性分析了本地区近20年来积累的589例慢性湿疹患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接触性变应原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及年代的分布特征。结果斑贴试验阳性者269例,占45.7%。阳性率居前9位的接触性变应原分别为:20%松香5.9%(35例)、1%甲醛5.3%(31例)、1%次乙基二胺4.2%(25例)、30%羊毛醇4.1%(24例)、5%苯唑卡因3.6%(21例)、8%芳香混合物3.2%(19例)、5%硫酸镍2.7%(16例)、0.5%对苯二胺2.7%(16例)、3%卡巴混合物2.5%(15例)。接触变应原分布与性别、年龄、季节、发病年代等因素无关。说明慢性湿疹病人接触性变应原斑贴阳性率较高,外源性接触性变应原可能是慢性湿疹的重要致病因素。
赵丽萍
王丽莉
洪玉晓
王志敏
陈洪铎
高兴华
关键词:
慢性湿疹
斑贴试验
变应原
温热对HPV感染皮肤中朗格汉斯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3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温热条件处理后的正常皮肤,尖锐湿疣皮损组织中朗格汉斯细胞(LC)的形态、数量及迁移。方法利用37℃、42℃、45℃不同的温热条件处理置于培养液中的离体尖锐湿疣皮损(16例)和正常皮肤组织(15例),采用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分析方法测定LC形态、数量和迁移的变化。结果表皮中LC数量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减少,正常皮肤组织表皮内LC数量分别为:782.40±114.88(37℃),649.44±119.40(42℃),510.88±118.64(45℃);疣体组织表皮内LC数量分别为:646.04±135.67(37℃)、489.38±118.19(42℃)、387.93±110.15(45℃);LC树突变短、减少或消失。温热促进LC迁移至培养液中。不同温度下,游走的LC表达CD1a的数量不同,正常皮肤组织游走至培养液中LC表达CD1a的比率分别是0.19%±0.18%(37℃),0.89%±0.19%(42℃),1159%±0.28%(45℃);尖锐湿疣组织分别为0.62%±0.31%(37℃),2.31%±0.54%(42℃),6.33%±0.98%(45℃)。结论温热能够促进LC的迁移,籍此有可能增强LC在免疫应答中的抗原提呈作用。
李晓东
高兴华
金力
王雅坤
洪玉晓
乌韦苏
王晓琴
陈洪铎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朗格汉斯细胞
多发性鲜红斑痣并早发樱桃样血管瘤一例
2007年
患者男(Ⅲ5),26岁,因出生后即发现前额、颈后部红斑.肩部红色皮疹2年就诊,自诉额、颈部红斑随年龄增长颜色加深.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检查:前额一深红色4.0cm×2.5cm不规则斑片.后枕部一2.0cm×1.5cm红色斑疹.界清;左肩一0.5cm×0.5cm大小的红包半球状丘疹.质软。诊断:鲜红斑痣,樱桃样血管瘤(肩部).
王丽莉
洪玉晓
高兴华
关键词:
鲜红斑痣
血管瘤
多发性
红色皮疹
红色斑疹
后枕部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