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0BTQ002)

作品数:9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傅荣贤李满花陈清惠孙瑞英黄丽霞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国家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图书
  • 5篇图书馆
  • 5篇图书馆学
  • 4篇图书馆学思想
  • 2篇藏书
  • 1篇学科
  • 1篇学科范式
  • 1篇殷商
  • 1篇秩序
  • 1篇中国古代图书
  • 1篇中国古代图书...
  • 1篇人伦
  • 1篇人伦秩序
  • 1篇尚书
  • 1篇生态
  • 1篇史学
  • 1篇史学范式
  • 1篇书目
  • 1篇天道
  • 1篇七略

机构

  • 9篇黑龙江大学
  • 1篇国家图书馆

作者

  • 9篇傅荣贤
  • 2篇李满花
  • 1篇黄丽霞
  • 1篇孙瑞英
  • 1篇陈清惠

传媒

  • 2篇图书情报工作
  • 2篇山东图书馆学...
  • 1篇档案学研究
  • 1篇图书馆
  • 1篇图书馆杂志
  • 1篇国家图书馆学...
  • 1篇四川图书馆学...

年份

  • 6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古代书目中的秩序:文献、人伦和天道被引量:3
2013年
以《七略》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书目的文献秩序源自对"道"的模拟,"道"兼具社会秩序和天道秩序的双重内涵,文献秩序认同就是社会人伦秩序认同和天道秩序认同。古代书目既从天人秩序的高度规划文献秩序,从而使文献秩序具有本体依归;又使天人秩序在书目文献活动中显现为当下实践,从而消解了天人秩序本体的抽象意味。它在本体观和宇宙论的层次上讨论了文献及其背后文化的本质,适应并支持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基本特征。
傅荣贤
关键词:《七略》古代书目人伦秩序
论两汉时期的博士及其藏书
2013年
秦朝及汉初的博士兼掌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之书,武帝后博士专掌儒家经典。东汉安帝之后,博士分化为专职图书管理人员,由此奠定了我国古代官府藏书管理的行政基础。相应地,博士经历了由秦及汉初的"通古今"到汉武帝之后的"作经师"再到后汉安帝之后充任"秘书郎"的历史嬗变。这一变化过程,既是博士政治地位下降的过程,也是我国典籍事业日趋发达,形成专门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的变迁过程。
傅荣贤黄丽霞孙瑞英
关键词:两汉藏书
试论秦王朝的官府藏书
2013年
针对现有秦朝官府藏书研究的不足,分析了秦朝官府藏书的来源及其藏书处所。并从"中"、"外"两大藏书体系的角度,重点讨论了作为"外书"的秦博士藏书的基本情况。最后指出,秦博士以图书为手段以"通古今"为职志,而文吏以档案为手段以从事具体行政公干为目的,从博士与文吏、图书与档案的此消彼长中,可以考见秦王朝"以法治国"的行政本质。
傅荣贤李满花陈清惠
关键词:秦朝官府藏书文法
“故府”正诂被引量:1
2012年
"故府"不是"旧府"而是"故事之府"。所谓"故事",是指过去("故")的盟誓约定,而盟誓约定的主要内容是要求被策命者履行国家行政之"事"。因此,故府即盟府。称其为"故"府,是为了强调其"过去"的盟书能够为当下的政务提供案比或依据。而从"盟府"到"尚书"的变化,则反映了在国家行政事务中,带有原始色彩的盟约已经让位于法律文书,本质上体现了神圣性逐步下降、人本性日益增强的历史演进历程。
傅荣贤
关键词:故事尚书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理想追求被引量:3
2013年
中国古代图书馆在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的现实层面之外,还要将图书馆的具体文献工作"进之于道",积极参与理想人格、理想社会和理想生态的三重建构,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图书馆学思想的理想景观。
傅荣贤
关键词:理想人格理想社会
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方式:困境与突破被引量:8
2013年
在关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研究中,史学范式强调"中国"和"古代",不能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焕发活力;学科范式先验地设定了西方的学科标准,导致"以今论古"、"据外律中"地肢解古代思想的本质。研究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需要从问题意识出发最终走向体系建构,从而确证中国古代图书馆学并不只是局限于"中国"、"古代"内部自说自话的特殊经验和区域智慧,而是具有走向现代化和世界化的能量。
傅荣贤
关键词:图书馆学思想史学范式学科范式
什么是“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史”被引量:4
2011年
界定"中国古代"、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和中国古代的"图书馆学"等概念,在与中国古代图书馆学的比较中阐述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研究在学术立场、目标定位和致思取向诸方面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之"史"的本质特点。
傅荣贤
关键词:图书馆中国古代图书馆学
殷商图书馆和殷商图书馆学思想初探被引量:1
2011年
殷墟窖藏甲骨是我国迄今可考的最早档案馆和广义意义上的最早图书馆,是研究我国图书馆学思想起源的首选材料。殷墟窖藏甲骨奠定了后世文献集藏思想的基础,该思想的核心是通过文献集藏,在现实和观念两个层面上为王权政治服务。现实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的有意集藏而保存"来自于已逝去了的祖先的智慧",直接为行政施政提供指导;观念层面上,主要是通过对文献神圣性的宣示而强调拥有文献生产权和保管权的皇室政权的合法性。由此形成我国古代图书馆学思想兼具现实和观念双重内涵的独特个性,与单纯执着于现实层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图书馆学思想迥然而别。
傅荣贤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馆学思想
基于中国古代智慧建构本土化图书馆学思想的必要性及其可能路径被引量:7
2013年
传统是发展着的概念,建构本土化图书馆学思想只有以古代图书馆传统为根基才能持守民族性,古代图书馆学思想也只有具有时代精神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传统。不能以西方学理为标准妖魔化自己的传统,而必须对古代图书馆学思想的特质进行自我贞定,在此基础上寻绎将其中仍具活力的智慧进一步转化为现代思想资源的具体路径。
傅荣贤李满花
关键词:本土化民族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