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JX1B059)

作品数:3 被引量:30H指数:3
相关作者:张明昌王勇王勇胡义珍喻长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转录
  • 3篇转录因子
  • 3篇角膜
  • 3篇核转录因子
  • 2篇新生血管
  • 2篇血管
  • 2篇角膜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化
  • 1篇新生血管模型
  • 1篇血管化
  • 1篇血管模型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因子
  • 1篇致盲
  • 1篇致盲性
  • 1篇吡咯
  • 1篇吡咯烷
  • 1篇吡咯烷类
  • 1篇细胞
  • 1篇碱烧伤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爱尔眼科...

作者

  • 3篇张明昌
  • 2篇王勇
  • 1篇喻长泰
  • 1篇杨昀
  • 1篇胡义珍
  • 1篇王勇

传媒

  • 2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眼科研究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核转录因子抑制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2
2005年
目的探讨二硫氨基甲酸肽吡咯烷(PDTC)对角膜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碱烧伤法制作角膜新生血管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A、B、C及D组,每组12只鼠(12只眼),A、B、C组伤后分别滴用0.5、1及2mg/ml的PDTC眼液,对照组(D组)滴生理盐水;均4次/d,共28d。每日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角膜新生血管的生长情况、测量新生血管面积、记录角膜炎性反应及角膜混浊度,并在4和28d每组各处死6只鼠,取全角膜作病理学分析和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分析(WesternBlot法)。结果B、C组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均显著少于D组(F值分别为964.51、766.37,P值均<0.01),B、C组的角膜炎性反应程度与混浊度均低于D组(F值分别为72.41、54.33,P值均<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与D组角膜新生血管面积的比较(F=0.588,P=0.486)、角膜炎性反应程度与混浊度的比较(F=1.278,P=0.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C组NFκB活化程度显著低于D组,而A、D组间NFκB的表达无差异。结论PDTC能有效阻止NFκB的活化。
王勇张明昌胡义珍喻长泰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化吡咯烷类NF-ΚB新生血管核转录因子
核转录因子NF-κB在角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被引量:11
2005年
王勇张明昌杨昀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核转录因子NF-ΚB促血管生成因子新生血管模型角膜病致盲性
角膜碱烧伤中白介素-1与核转录因子κB表达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α(IL-1α)与核转录因子κB(NF-κB)在角膜碱烧伤中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其对角膜碱烧伤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碱烧伤模型,裂隙灯显微镜与病理组织学观察角膜炎症反应,应用western-blot测定角膜中NF-κB的表达;应用酶链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IL-1α的表达。结果碱烧伤角膜炎症反应随时间延长而加重,第7d开始溃疡形成,21d左右趋于稳定。活化的NF-κB表达量与IL-1α质量浓度在碱烧伤后早期显著增加,伤后3d达到高峰,7d后回落,14d降至正常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角膜碱烧伤后IL-1质量浓度与NF-κB表达量为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08(P<0·01)。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早期,NF-κB显著活化,提高IL-1α的表达,在角膜碱烧伤损伤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张明昌王勇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核转录因子ΚB角膜碱烧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