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2008NZ0001-1)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郑轶郑家团涂诗航周鹏罗维禄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福建省农业厅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杂交
  • 2篇选育
  • 2篇育种
  • 2篇杂交水稻
  • 2篇水稻
  • 2篇甘薯
  • 2篇甘薯新品种
  • 1篇淀粉
  • 1篇多抗
  • 1篇育种现状
  • 1篇杂交稻
  • 1篇杂交亲本
  • 1篇杂交育种
  • 1篇栽培
  • 1篇栽培制种
  • 1篇栽培制种技术
  • 1篇制种
  • 1篇制种技术
  • 1篇亲本
  • 1篇香味基因

机构

  • 3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福建省农业厅

作者

  • 3篇周鹏
  • 3篇涂诗航
  • 3篇郑家团
  • 3篇郑轶
  • 2篇张水金
  • 2篇罗维禄
  • 1篇游晴如
  • 1篇杨德卫
  • 1篇吴志源
  • 1篇董瑞霞
  • 1篇董炼飞

传媒

  • 5篇福建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优质多抗高淀粉甘薯新品种泉薯9号的选育被引量:6
2011年
泉薯9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03年以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该品种丰产性好,薯干和淀粉产量表现尤其突出,薯干产量在8.50~14.93 t·hm-2,为对照的104.20%~152.30%;淀粉产量在5.62~9.85 t·hm-2,为对照的107.91%~155.36%;薯块干物率和出粉率分别为30.5%和20.5%,比对照高3.5~4.0个百分点;蒸熟食用,质地细腻,味道香甜,优于金山57,相当于南薯88;商品外观显著好于对照;中抗甘薯蔓割病、薯瘟Ⅱ型菌和黑斑病,高抗茎线虫病;薯块耐贮性和萌芽性均较好。该品种适于鲜薯食用和淀粉加工,于2009年初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年在福建省累计示范推广约3 000 hm2,在南方薯区和长流域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余成章傅文泽罗维禄苏保黄瑞方何文中
关键词:甘薯杂交育种杂交亲本
杂交水稻谷优2173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谷优2173是用强恢复系福恢2173与三系不育系谷丰A配组而成的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群体整齐、熟期转色好、产量高、稳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区域性(三明)审定。福恢2173是2003年春季在海南用蜀恢527做母本,与A227杂交,2003年秋季在福州用其F1做母本与HK01(航86/台农67//多系1号)杂交,F3(HR328)、F4(ER435)代在上杭茶地自然稻瘟病区筛选,对所获得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沙县和海南反复加代定向培育而成。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制种技术要点。
郑家团周鹏涂诗航郑轶张水金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香型水稻的遗传和育种现状被引量:5
2012年
香型水稻在国际稻米贸易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为当今科研热门课题之一,而香味是香稻最重要的品质特性。本文概述了香型水稻的遗传机制、香味基因的鉴定及香味基因分子育种利用等方面内容,简要介绍了香型杂交稻不育系和恢复系选育的进展,并分析和阐述香型杂交稻的选育及推广应用方面的进展。最后,针对当前香型水稻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深入开展香型水稻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郑家团杨德卫董炼飞游晴如郑轶涂诗航周鹏
关键词:香型杂交稻香味基因分子育种
甘薯新品种泉薯9号丰产性及其高产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泉薯9号是福建省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2003年以泉薯26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的,2009年初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泉薯9号的丰产性好:鲜薯产量在27 859.5-49750.5 kg·hm-2,为对照的89.81%-127.05%;薯干产量在8500.0-14 929.5 kg·hm-2,为对照的104.20%-152.30%;淀粉产量在5620.5-9 850.5 kg·hm-2,为对照的107.91%-155.36%。高产机理研究表明,泉薯9号中后期茎叶消退平缓,为其间鲜薯快速稳定生长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叶面积系数、净同化率和经济系数均较高是其丰产的主要原因。该品种兼具优质、多抗、高淀粉等性状,适于鲜薯食用和淀粉加工,2009年在福建省累计示范推广约3 000hm2。
何文中余成章傅文泽罗维禄黄瑞方苏保
关键词:甘薯丰产性高产机理
杂交水稻川优2189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被引量:2
2013年
2003年春季在海南用蜀恢527做母本,与R2(航86/台农67//多系1号)杂交,后代在上杭茶地自然稻瘟病区筛选,对所获得的优良单株连续多年在沙县和海南反复加代定向培育,选育出恢复系福恢2189。利用强恢复系福恢2189与三系不育系川香29A配组,选育出三系中籼杂交水稻新品种川优2189。该品种具有穗大粒多,熟期转色好,丰产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2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涂诗航周鹏郑轶董瑞霞吴志源张水金郑家团
关键词:水稻选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