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5JA790005)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唐任伍赵民曾庆斌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反全球化
  • 2篇反全球化运动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论争
  • 1篇学者
  • 1篇全球治理
  • 1篇论争
  • 1篇国外学者

机构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唐任伍
  • 1篇赵民
  • 1篇曾庆斌

传媒

  • 1篇新视野
  • 1篇改革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反全球化”由来及其学术论争被引量:3
2011年
从"西雅图风暴"开始的街头抗议,到世界社会论坛、穷国峰会、网上"反全球化"等风起云涌。"反全球化"运动成为"全球治理"的一种新的常态方式,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全球化"规则失衡,贫富分化加剧,非经济的人类发展指数差距扩大,跨国公司权欲膨胀,工人失业加剧,单边主义盛行,发展中国家民族主权地位被削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劳动者被日益边缘化等,因此,"反全球化"运动实际上是对"扶强抑弱"的"丛林法则"的抗拒。但"反全球化"运动不但不会阻挡全球化的发展,而且成为"全球化"的一种新的动力。
唐任伍赵民
关键词:国外学者
论“反全球化”运动的“压力”与“纠错”功能
2012年
从"西雅图风暴"开始的街头抗议,到世界社会论坛、穷国峰会、网上"反全球化"等风起云涌。"反全球化"运动成为"全球治理"的一种新的常态方式,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全球化"规则失衡,贫富分化加剧,非经济的人类发展指数差距扩大,跨国公司权欲膨胀,工人失业加剧,单边主义盛行,发展中国家民族主权地位被削弱,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劳动者被日益边缘化等。因此,"反全球化"运动实际上是对"扶强抑弱"的"丛林法则"的抗拒。但是,"反全球化"运动不但不会阻挡全球化的发展,而且成为"全球化"的一种新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遏制了单边主义的盛行,作为压力机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自我修正,作为纠错机制催生了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的建立。
曾庆斌唐任伍
关键词:全球治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