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KJXH2012-28)
- 作品数:11 被引量:50H指数:5
- 相关作者:路文海向先全杨翼张秋丰付瑞全更多>>
-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兴海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文章以各监测机构上报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为对象,有别于海洋环境监测实验室内的质量控制,提出了监测数据集的一系列质量控制方法,有效提高监测数据集质量水平,为海洋环境保护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保障。
- 向先全路文海杨翼付瑞全
- 关键词:海洋环境
- 天津海岸侵蚀灾害风险评价被引量:1
- 2016年
- 海岸带是人类活动最集中和最活跃的地域。结合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并根据天津海岸的实际情况,将海水入侵风险评价体系分为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并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果进行了叠加分析,将天津海岸地区划分为低风险区、中等风险区2个海岸侵蚀灾害风险区域。
- 阚文静张秋丰石海明屠建波
-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
- 天津港化学品污染事故风险特征分析及管理建议
- 2014年
- 通过对天津港已发生的化学品污染事故的统计分析,得出码头操作性事故占天津港主要化学品泄漏事故首位,需要重点监管;海上撞船事故所占比重不大,但会造成较大危害,需要时刻关注。分析了天津港承载的化学品类型及危害特性,结合天津港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应对天津港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安全管理、风险防范建议。
- 崔健张秋丰屠建波牛福新王彬
- 关键词:管理建议
- 泥螺对多氯联苯的生物毒性效应及累积特征被引量:5
- 2014年
- 利用Agilent 6890气相色谱仪测定了大港电厂潮间带水质、表层沉积物及泥螺体内多氯联苯含量。结果表明,该区域水质、沉积物和泥螺体内多氯联苯含量分别为16.74、21.9、24.2ng/g。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多氯联苯对泥螺的96hLC50值为92.7mg/kg,无可见影响添加量为50mg/kg。泥螺对多氯联苯的累积效应研究表明,泥螺在不同时间内对多氯联苯的BSAF值不同,泥螺第7d和第12d的生物累积因子分别为1.29和0.78,随着时间的延长,泥螺体内多氯联苯累积量出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 尹翠玲张秋丰牛福新徐玉山马玉艳
- 关键词:泥螺多氯联苯生物毒性
-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的渤海湾赤潮遥感叶绿素浓度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引入地学统计学中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利用探索性分析、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渤海湾赤潮爆发前后的遥感叶绿素浓度数据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叶绿素浓度在相邻空间位置上具有高度的正空间自相关性;赤潮前渤海湾叶绿素浓度整体较低,但局部地区的叶绿素浓度表现出较大的上升随后几天又出现下降的异常现象;叶绿素浓度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Moran's I值在赤潮爆发前变化幅度不大,在赤潮期间表现出一些不规则的异常变化;局部Moran's I的高-高型聚集在赤潮前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南半部,赤潮期间出现分散并逐步转移到离岸区域,赤潮后期聚集在近岸区域。分析了其中的一些变化特征及异常情况,这些异常现象有可能是赤潮发生的预兆性信号,可为赤潮预报与应急提供一种新的尝试性模式。
- 向先全路文海许艳曾容陶建华
- 关键词:赤潮
- 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快速检核方法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阐述了一种海洋生物调查数据快速检核方法,以齐全性、规范性和准确性为检核内容,探讨了生物调查数据检核流程和实现方法,并以浮游植物数据检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该方法对海洋生物种名称中存在的书写不规范、同物异名、错别字、中文名或拉丁名缺失、拼写错误等问题,实现了快速检核和批量修正,其结果对规范生物数据格式、提高物种中文名和拉丁名准确率、提高生物调查数据质量,对海洋生物数据质量控制和海洋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 黄海燕路文海杨翼向先全付瑞全
- 关键词:调查数据
- 海洋生物多样性科研管理的思考
- 2015年
- 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目前,生物多样性科研管理被视作行政管理的一个部分,主要采用课题负责制,以科研项目为单位进行统一管理。该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科研管理的专业需求,造成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科研管理的不连续性,不仅不利于科研人员把握生物多样性的研究现状,更不利于科研材料、数据和成果的后续利用及延续。文章将生物多样性科研管理的内容分为项目进程资料、数据资料、图像资料、样品及标本、成果资料,对每部分的内容和管理方法进行了阐述。建议建立一个以生物多样性专业为单位的科研管理队伍、管理机制和管理系统,通过管理系统存储和管理本研究队伍中现行和历史的各项目的项目进程资料、图像、数据、样品及标本、成果资料,打破单一科研项目的束缚,实现海洋生物多样性科研的横向、纵向全覆盖管理,并实现科研团队的资源共享。
- 黄海燕路文海杨翼左国成刘捷曾容
- 关键词:海洋生物多样性科研管理管理现状管理建议
- 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处理技术流程与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15年
- 为适应海洋环境保护的信息化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采集完成后,需要开展监测数据的统一和规范化处理。文章以各地上报的海洋环境监测数据集为对象,提出了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业务化处理技术流程,包括数据标准化处理、齐全性检验、站位基础信息质控、站位监测参数数据质控和数据输出等5个流程,规范了海洋环境监测数据的业务化处理流程,提高监测数据的处理效率和水平。
- 路文海向先全杨翼付瑞全
- 关键词:海洋环境
- 2012年春季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初探被引量:6
- 2013年
- 于2012年春季(5月)调查了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的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经初步分析发现网采浮游植物共2门17属28种,其中硅藻26种,占种类组成的92.9%;甲藻2种,占种类组成的7.1%。调查海域浮游植物以广温型近岸种为主,主要优势种为柔弱几内亚藻Guinardia delicatula、中华齿状藻Odontella sinensis、布氏双尾藻Ditylure brightwellii和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granii;调查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分布主要由浮游硅藻的分布所决定,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塘沽、大港和歧口周围海域;20个站位根据浮游植物的物种及丰度相似性可以划分为5组;浮游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在0.43~3.59之间,平均为2.15,多样性指数出现由南、北向中央逐渐缩小的趋势;水温、DO、pH值和无机氮与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细胞丰度分布呈最大等级相关,这4个环境因子是对观察到的群落结构的最好解释。
- 尹翠玲张秋丰曹春晖曹春晖刘洋
-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 2012年渤海湾赤潮监控区赤潮发生及富营养化状况被引量:12
- 2014年
- 分析了2012年2次赤潮发生过程中水文气象因子、水质理化因子与浮游植物细胞的变化过程可知,水文气象因子和海水理化因子是赤潮发生的推动力量,诱发赤潮的发生,海水的富营养化促进了藻类的生长,最终导致赤潮的爆发;通过2009-2012年赤潮监控区富营养化分析可知,赤潮监控区在近4a来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且富营养化程度呈现增加趋势,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活性磷酸盐,到2012年赤潮监控区由磷限制状态逐渐转为氮磷均未限制的富营养化状态。
- 尹翠玲张秋丰刘洋崔健何荣
- 关键词:赤潮监控区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