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01013011)

作品数:12 被引量:102H指数:6
相关作者:高智谋潘月敏曹君郭敏营金凤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安徽省化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十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镰孢
  • 8篇串珠镰孢
  • 7篇棉花
  • 4篇后代
  • 3篇致病力
  • 3篇致病力分化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孢子
  • 3篇棉苗
  • 3篇菌丝
  • 3篇菌丝生长
  • 3篇黄萎病
  • 3篇病菌
  • 3篇产孢
  • 3篇产孢量
  • 2篇毒力
  • 2篇性状
  • 2篇营养条件
  • 2篇生物学性状

机构

  • 20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安徽省化工研...
  • 1篇安徽省微生物...
  • 1篇安徽省植物保...

作者

  • 20篇高智谋
  • 16篇潘月敏
  • 6篇营金凤
  • 5篇曹君
  • 4篇张立付
  • 4篇郭敏
  • 3篇纪文飞
  • 3篇代玉立
  • 3篇凌萍
  • 3篇李萍
  • 2篇邓子刚
  • 2篇吴向辉
  • 2篇汪敬鑫
  • 2篇汪小福
  • 2篇代海敏
  • 2篇章战华
  • 2篇程玉峰
  • 1篇杜雷
  • 1篇汪涛
  • 1篇褚能明

传媒

  • 3篇棉花学报
  • 1篇激光生物学报
  • 1篇植物保护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植物病理学报
  • 1篇农药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菌物学报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 1篇中国植物病理...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霜灵·霜霉威复配剂对棉疫病菌的联合毒力被引量:5
2007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了甲霜灵和霜霉威复配剂对棉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的联合毒力。结果表明,复配剂MPA、MPB、MPC对棉疫病菌的EC50分别为0.055 5、0.104 4μg/mL和0.084 5μg/mL,对照单剂甲霜灵和霜霉威对棉疫病菌的EC50分别为0.039 1μg/mL和10.618 3μg/mL;联合毒力分析表明,甲霜灵和霜霉威按1∶1.5复配有增效作用,按1∶1和1.5∶1复配有相减作用。
程玉峰高智谋时娟吴向辉卜训武
关键词:棉疫病菌甲霜灵霜霉威盐酸盐复配剂联合毒力
串珠镰孢对棉苗致病力分化及其在无性后代遗传
本文采用菌丝块创伤接种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寄主来源的串珠镰孢对棉苗叶片的致病力及其在单分生孢子后代的遗传。结果表明,所有供试菌株接种棉苗后均可引起发病,但不同菌株所致病斑的平均直径有显著差异,提示串珠镰孢菌株间对棉苗叶片的...
潘月敏高智谋代玉立凌萍
关键词:串珠镰孢病理机制致病力分化无性繁殖
安徽省棉花红腐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棉花红腐病目前已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棉花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长江流域发生普遍,一般发病率为10%-20%,苗期和铃期多雨的年份严重的可达40%以上。前期主要为害棉苗,引起棉花烂种、烂芽、茎基和根部腐烂,导致死苗;后期危害棉铃,造成棉铃腐烂形成僵瓣,使棉花纤维缩短,强度下降,衣分减少,种子变劣,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品质,严重影响棉花生产。有关该病病原菌的研究鲜有报道。2003-2004年对安徽省棉花红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该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潘月敏郭敏高智谋曹君朱双杰
关键词:棉花纤维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速率长江流域试验结果气生菌丝
串珠镰孢对棉苗致病力分化及其在无性后代的遗传
<正>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forme)的寄主范围较广,能够侵染棉花、水稻、玉米、甘蔗、蚕豆、香蕉、香石竹等许多种重要的大田和园艺植物。近几年随着高效农业的发展,温室中蔬菜、花卉、果树的轮作、间作日渐频繁...
潘月敏凌萍代玉立高宁馨高智谋
文献传递
几种杀菌剂复配对棉花红腐病菌的联合毒力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测定了世高等7种杀菌剂对棉花红腐病菌的室内毒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复配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施保克对棉红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0.0923 mg.L-1;三唑酮、世高、丙环唑、阿米西达毒力依次减弱,代森锰锌的毒力最小。施保克分别与世高、三唑酮、代森锰锌、丙环唑、多菌灵,世高与代森锰锌复配等组合的EC50值均大于单剂或其中之一的EC50值,CTC值均低于50,表现明显的拮抗作用;世高与多菌灵按2∶1,1∶1,1∶2,1∶3,1∶5配比复配对病菌的EC50值范围为0.9742-1.4938 mg.L-1,平均为1.2247 mg.L-1;CTC1∶1>CTC1∶3>CTC1∶2>CTC2∶1>CTC1∶5,表明各配比均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其中1∶1配比的EC50值为0.8509 mg.L-1,明显低于单剂的EC50值,CTC为286,增效作用最大。综合经济效益和增效作用两方面考虑,1∶3配比最佳。
潘月敏高智谋汪敬鑫曹君汪涛
关键词:棉花杀菌剂复配剂联合毒力
棉花红腐病菌nit突变体筛选及营养亲和群测定被引量:2
2009年
以自安徽不同地区分离的棉花红腐病菌(Fusarium moniliforme)单孢株为供试菌株,在含KClO3培养基上诱导筛选获得抗氯酸盐的硝酸盐营养缺陷型(nit)突变株232株,根据在MM、NM、HM等3种不同氮源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划分出nit A、nit B、nit Cn、it D 4种突变类型,其中nit A出现频率最高,179株,占总体的77%;nit B 25株,占总体的11%;nit C 24株,占总体的10%;nit D最少,4株,占总体的2%。将各菌株的nit A突变株和测试菌株的nit B或nit C配对,结果12个菌株分为6个不同的营养体亲和群(VCGs),其中3个VCGs各含1个菌株,另外3个VCGs各含3个菌株。结果还表明,来源于同一野生菌株的不同类型nit突变体间或同一VCG不同野生菌株的nit突变体间可产生互补反应而形成亲和带,其中以nit B型突变株互补性最好,在利用nit突变体测定营养体亲和性时作为标准菌株;来源于不同VCG的nit突变体间不能产生互补反应。
潘月敏营金凤高智谋
关键词:串珠镰孢NIT突变体
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研究不同温度、pH值以及碳源、氨源对棉花黄萎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产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33℃以,供试菌株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在pH值为3-10时均能生长,最适pH值为5-8;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该病菌在培养基平板上生长最快,分生孢子的产生量最大;氨源以硝酸钠为最佳,其次为脲。硫酸铵作为氨源时菌丝生长速率低于无氨源对照,菌落不形成微菌核,产孢量小,这说明硫酸铵为氨源时不利于病菌菌丝生长及微菌核和分生孢子的形成。
纪文飞高智谋曹君邹艳杜雷陈伟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产孢量
哈茨木霉TH-1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拮抗机制研究被引量:29
2007年
采用平板对峙法、杯碟法和显微观察法研究了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TH-1菌株对棉花枯萎病菌和黄萎病菌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结果表明,哈茨木霉TH-1菌株与病菌对峙培养以及在培养基中加入TH-1菌株孢子悬浮液,对供试棉花枯、黄萎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但TH-1菌株的代谢液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差,对枯萎病菌几乎无抑制效果;显微观察发现,TH-1菌丝与枯、黄萎病菌的菌丝平行生长、产生附着胞结构附着于病菌菌丝上,或穿透病菌菌丝使病菌菌丝发生裂解。上述结果说明,哈茨木霉TH-1对供试棉花枯、黄萎病菌的拮抗机制主要是营养和空间竞争及重寄生作用。
高智谋曹君潘月敏吴向辉章战华
关键词:哈茨木霉棉花枯萎病菌棉花黄萎病菌拮抗机制
培养基营养条件对棉铃红粉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形成的影响
鉴定了安徽省棉铃红粉病的病原菌为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Pers.)Link],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对该菌生长速率及产孢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在马铃薯淀粉培养基上生长最好,产孢量...
潘月敏高智谋纪文飞郭敏代海敏汪小福
关键词:培养基碳源菌丝生长产孢量
文献传递
转Bt基因棉花品种对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抗病性及其生化机制分析
<正>为了治理猖獗危害棉花的抗药性棉铃虫,转Bt基因棉(如国抗1号等)应运而生, 并迅速在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作为害虫综合治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转Bt基因棉在棉铃虫等棉花主要害虫的有效控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自转Bt基因棉...
曹君高智谋潘月敏营金凤周桃华
关键词:转BT基因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生化机制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