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柳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课题(2011J0302011)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3
相关作者:朱胜波韦柳华唐石伏刘春明孙一帆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医科大学柳州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柳州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胞菌
  • 4篇铜绿
  • 4篇铜绿假单胞
  • 4篇铜绿假单胞菌
  • 4篇耐药
  • 4篇耐药铜绿假单...
  • 4篇假单胞菌
  • 3篇多药
  • 3篇多药耐药
  • 2篇多药耐药铜绿...
  • 2篇指标聚类分析
  • 2篇耐药基因
  • 2篇可移动遗传元...
  • 2篇获得性耐药基...
  • 1篇多耐药
  • 1篇内酰胺
  • 1篇内酰胺酶
  • 1篇亲缘性分析
  • 1篇菌株
  • 1篇菌株亲缘性分...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柳州市中医院

作者

  • 4篇马兴璇
  • 4篇孙一帆
  • 4篇刘春明
  • 4篇唐石伏
  • 4篇韦柳华
  • 4篇朱胜波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柳州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亲缘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析20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药敏率及菌株亲缘性关系,为医院感染实时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柳州市三级医院2011年1-12月标本中分离的MDRPA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的方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1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oprD2膜孔蛋白基因,并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结果 20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60.00%,敏感率均为40.00%;样本聚类分析示存在7个克隆传播。结论 MDRPA携带获得性耐药基因可导致对相关抗菌药物耐药,且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水平转移,使细菌的耐药性在同种细菌之间甚至不同种细菌之间得以快速传播。
刘春明孙一帆韦柳华朱胜波唐石伏马兴璇
关键词: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的指标聚类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中获得性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存在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柳州市三级医院2011年1-12月标本中分离的MDRPA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1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并对检测结果作了指标聚类分析。结果 20株MDRPA中共检出4种β-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指标聚类分析显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联;aac(3)-Ⅱ、aac(6′)-Ⅱ与Tn 21/merA、ISpa7、intⅠ1、trbC高度关联,IMP、aph3′-Ⅱb、DHA、aac(6′)-Ⅰb与之也有不同程度的关联。结论 20株MDRPA携带获得性耐药基因可导致对相关抗菌药物耐药,且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水平转移使细菌的耐药性在同种细菌菌株之间甚至不同种细菌菌株之间得以快速传播。
刘春明韦柳华朱胜波唐石伏孙一帆马兴璇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多药耐药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可移动遗传元件检测的指标聚类分析
2014年
目的调查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中获得性耐药基因和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的存在状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柳州市三级医院2011年1—12月标本中分离的MDRPA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析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和1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标记基因,并对检测结果作了指标聚类分析。结果20株MDRPA中共检出4种β-酰胺类获得性耐药基因、4种氨基糖苷类获得性耐药基因,5种可移动遗传元件遗传标记;指标聚类分析显示,获得性耐药基因与多种可移动遗传元件相关联;aac(3)-Ⅱ、aac(6’)-Ⅱ与Tn21/merA、ISpa7、intⅠ1、trbC高度关联,IMP、aph3’Ⅱb、DHA、aac(6’)-Ⅰb与之也有不同程度的关联。结论20株MDRPA携带获得性耐药基因可导致对相关抗菌药物耐药,且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水平转移使细菌的耐药性在同种细菌菌株之间甚至不同种细菌菌株之间得以快速传播。
刘春明韦柳华朱胜波唐石伏孙一帆马兴璇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获得性耐药基因可移动遗传元件指标聚类分析多耐药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与膜孔蛋白基因的研究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调查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中β-内酰胺酶基因和膜孔蛋白oprD2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收集柳州市三级医院2011年1-12月标本中分离的MDRPA共20株,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的方法分析A~D 4类33种β-内酰胺酶基因和oprD2膜孔蛋白基因。结果 20株MDRPA中A类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TEM(100.0%),B类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IMP(75.0%),C类β-内酰胺酶基因检出PDC(100.0%)和DHA(30.0%),D类β-内酰胺酶基因无检出;oprD2膜孔蛋白基因均未检出,提示膜孔蛋白基因编码缺失;1号株TEM基因PCR产物经测序证实为TEM-1基因,IMP基因PCR产物经测序证实为IMP-1基因;9号株DHA基因PCR产物经测序证实为DHA-1基因。结论产TEM、PDC、IMP型基因少数并产DHA型β-内酰胺酶和膜孔蛋白基因编码缺失,是该组MDR-PAE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原因。
刘春明朱胜波韦柳华唐石伏孙一帆马兴璇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酶基因多药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