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3106)
- 作品数:6 被引量:202H指数:5
- 相关作者:赵霞马文晖张京利王力红王桂珍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制品及特殊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血制品、镇静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897例入住ICU的患者前瞻性记录观察期内血制品、镇静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使用类别和使用持续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应用血制品和镇静类药物增加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并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单独使用抗菌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未增加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对于血制品、镇静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应用其中的≥2类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仅使用一类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增高,经2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血制品和镇静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当在血制品、镇静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中任意选用两类联用时,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较单用一类时增大。
- 张京利王力红赵霞马文晖王桂珍
- 关键词:医院感染重症监护病房血制品糖皮质激素抗菌药物
-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警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05
- 2010年
- 目的建立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预警模型,预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从而早期控制。方法对1897例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研究,对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的一系列指标进行量化分析,运用加权求和法做出决策函数,进而做出预警模型,对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进行预测。结果建立了基于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中心静脉插管等10项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指标的预警模型,灵敏度为78.8%,特异度为94.9%,经Kappa检验和ROC曲线检验,该模型预测准确性较高,可用于预警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建立医院感染预警模型,可以对ICU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风险进行早期预测,对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尽早实施预防措施,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王力红赵霞张京利杨淼马文晖
- 关键词:医院感染预警模型重症监护病房
- SIRS评分预测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预后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与其发生医院感染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记录1897例入住ICU的患者48 h内的SIRS评分,对其发生医院感染与预后进行前瞻性调查。结果共调查的1897例病例,发生医院感染19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10.1%;死亡188例,死亡率9.9%;例随SIRS评分分值的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死亡率有增加的趋势,且呈线性关系。结论SIRS评分作为一种简单、独立的评分方法,可初步预测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及其预后,提示早期实施干预措施防止医院感染发生和不良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霞王力红马文晖张京利王桂珍
-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医院感染重症监护病房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APACHEⅡ评分与医院感染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4
- 2010年
- 目的通过两组同质资料比较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医院感染发生率、发生部位以及患者预后评价的一致性,探讨APACHEⅡ评分与医院感染各指标评价的稳定性。方法选取2007-2008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病例1897例,对上述患者进行APACHEll评分,并对其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前瞻性调查,进行APACHEⅡ评分与医院感染相关性研究,并将上述资料与2004~2005年入住ICU 1007例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随着APACHEⅡ评分分值增加,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死亡率均有增加趋势且均呈线性关系,APACHEⅡ〉15分,医院感染发生率、死亡率显著增加。结论APACHEⅡ评分结果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情况有较强相关性,足较为稳定的医院感染的预测指标,APACHEⅡ评分〉15分患者为ICU医院感染重点防控对象。
- 马文晖王力红张京利赵霞王桂珍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897例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记录观察期内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泌尿道插管等医疗干预措施的时间,分析干预措施种类数及其持续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应用医疗干预措施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并且应用≥2种干预措施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比仅用1种干预措施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中心静脉置管、肠内营养等干预可以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并且随其持续时间延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不同。结论多种医疗干预措施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的概率,尤其是侵入性操作,在综合考虑患者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过多的医疗干预措施。
- 张京利赵霞王力红马文晖王桂珍
- 关键词:医院感染重症监护病房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评价指标,从而建立ICU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对1897例入住ICU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入选病例的危险因素进行分类分项研究,并对某些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其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指标中单因素分析共有13项与医院感染发生相关,对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最后纳入的相关指标为APACHEⅡ评分、血清前白蛋白、使用血制品、单纯气管切开、机械通气、中心静脉插管(CVC)、肠内营养等7项。结论将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为建立医院感染预警模型奠定基础。
- 王力红赵霞马文晖张京利王桂珍
- 关键词:医院感染评价指标重症监护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