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072616)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相关作者:唐良华苏敏吕博彦周琼詹冰津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脂肪酶
  • 2篇倒刺鲃
  • 2篇原位
  • 2篇原位杂交
  • 2篇生殖
  • 2篇生殖细胞
  • 2篇细胞
  • 2篇黑脊倒刺鲃
  • 2篇刺鲃
  • 1篇单核
  • 1篇单核苷酸
  • 1篇单核苷酸多态
  • 1篇多态
  • 1篇训练后
  • 1篇氧化应激
  • 1篇原核
  • 1篇原核表达
  • 1篇运动后
  • 1篇运动生化
  • 1篇正交

机构

  • 8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尤溪县第一中...

作者

  • 8篇唐良华
  • 5篇苏敏
  • 3篇吕博彦
  • 3篇周琼
  • 2篇姚绩伟
  • 2篇许文鑫
  • 2篇詹冰津
  • 1篇池丽影
  • 1篇王菲
  • 1篇杨永亮
  • 1篇祝玲
  • 1篇蔡志雄
  • 1篇朱心强
  • 1篇祝铃

传媒

  • 2篇实验室科学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体育科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水产学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enicillium expansum脂肪酶选择性拆分外消旋萘普生被引量:7
2011年
为了实现固定化扩展青霉TS414(Penicillium expansum TS414)脂肪酶在有机相中对外消旋萘普生的高效拆分,实验考察了水分、温度、有机溶剂、酶浓度、醇结构和醇浓度对酶促拆分反应的影响,确立了优化的酯化反应条件为:异辛烷为溶剂,外消旋萘普生2.15mmol/L,正丙醇34.3mmol/L,固定化酶量12g/L,水0.05%(φ),40℃恒温摇床中200r/min反应100h.在此条件下,酯化拆分反应的转化率为48.3%.结果表明,固定化Penicilliumexpansum脂肪酶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外消旋萘普生拆分的工具酶.
唐良华蔡志雄苏敏祝铃周琼吕博彦
关键词:脂肪酶萘普生拆分
脂肪酶底物结合口袋的分子改造策略及进展被引量:2
2020年
脂肪酶作为重要的酶制剂之一,因其对映选择性、立体选择性和广泛的底物特异性等特性被广泛地运用在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脂肪酶的酶学特性和理化性质、迎合更高的工业需求,除了从酶反应的条件上进行优化,还可对脂肪酶进行分子改造,从根源上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一般常采用半理性设计或理性设计的策略,在底物结合口袋或“盖子”结构附近进行酶分子的改造,以达到改变脂肪酶的底物特异性、立体选择性、对映选择性和区域选择性等目的。对近几十年来关于脂肪酶底物结合口袋的分子改造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工作提供研究思路。
蔡玉贞白巧燕苏敏唐良华
关键词:脂肪酶
葛根黄酮的微波萃取条件优化被引量:6
2011年
以葛根为材料探索微波辅助提取黄酮工艺的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取L9(34)正交优化试验,研究了乙醇浓度、乙醇体积、微波功率、微波时间等因素对葛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提取效率,明显大于不作微波处理的对照组;且在乙醇浓度为60%、微波时间为60s、料液比为1∶50、微波功率为300w的条件下提取率最好。
苏敏洪燕卿唐良华
关键词:葛根黄酮正交微波辅助提取
黑脊倒刺鲃vasa同源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鱼类生殖细胞发育的机制,首次从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黑脊倒刺鲃中克隆了斑马鱼vasa的同源基因ScVHG。该cDNA长1962bp,编码65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含有DEAD蛋白家族特有的9个保守结构域。经比对发现,其编码的蛋白序列与斑马鱼VASA蛋白等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与斑马鱼、罗非鱼、虹鳟、银鲫、黄鳝、金鱼、金枪鱼、草鱼的VASA蛋白相似度分别为77%,77%,79%,90%,74%,89%,79%和86%。RT-PCR结果显示:在成鱼不同的组织中,ScVHG仅在精巢和卵巢中表达。RNA原位杂交结果进一步表明:在精子发生中,ScVHG只在精原细胞中表达,而在后期的精母细胞、精子细胞中均未发现明显的表达;在卵子发生中,ScVHG在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各个时相中均有表达,在卵原细胞中表达最为强烈,而在随后各时相的卵母细胞中,阳性信号逐渐减弱。研究认为,该基因中含有的保守序列、序列的相似性以及该基因在生殖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等结果均表明,克隆得到的ScVHG是斑马鱼vasa的同源基因,此基因可作为一种有效的分子标记,用于黑脊倒刺鲃以及其他鱼类生殖细胞发育机制的研究。
唐良华苏敏吕博彦詹冰津池丽影祝玲周琼
关键词:黑脊倒刺鲃VASA原位杂交生殖细胞
黑脊倒刺鲃scp3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被引量:5
2011年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研究鱼类生殖细胞发育的机制,首次从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黑脊倒刺鲃中克隆出了生殖细胞减数分裂Ⅰ相关基因scp3的部分同源序列scscp3:该序列长477bp,编码159个氨基酸.经比对发现,其编码的蛋白序列与斑马鱼scp3蛋白等具有高度的同源性.不同组织RT-PCR结果显示:scscp3基因仅在生殖细胞中表达,可将其作为生殖细胞的标记基因,用于鱼类生殖发育的研究.RNA原位杂交结果表明:在精子发生中,scscp3基因均是在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中表达,在后期的精子细胞中未发现表达.而在卵子发生中,scscp3基因在卵原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各个时相中均有表达,并且在卵原细胞和前期的卵母细胞中表达强烈,在后期时相的卵母细胞中阳性信号逐渐减弱,且向细胞边缘聚集.
苏敏吕博彦唐良华詹冰津
关键词:黑脊倒刺鲃原位杂交生殖细胞
MnSOD基因T>C单核苷酸多态与力竭运动后机体氧化应激的关联性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MnSOD基因T>C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力竭运动氧化应激的关联。方法:选择228名大学生进行本次研究,测定研究对象最大耗氧量(VO2max),在力竭运动过程中测定研究对象VO2max、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和心率;在力竭运动前后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研究对象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8-异前列腺素(8-iso-prostaglandin,8-iso-PG)和总谷胱甘肽(total glutathione,tGSH)等氧化应激指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nSOD miRNA的表达量,使用WST法检测研血浆MnSOD酶的活性;采用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检测MnSOD基因T>C位点多态性。结果:MnSOD基因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研究对象VO2max以及力竭运动过程中VO2max、RQ和心率没有关联,同时与研究对象MDA、8-iso-PG和tGSH指标基础值无关联,但是与力竭运动后MDA和8-iso-PG等氧化应激指标有关联。力竭运动后CC基因型个体MDA和8-iso-PG水平显著低于TC和TT基因型个体,且随着T基因型的增加,MDA和8-iso-PG水平也逐渐增加,趋势检验发现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trend<0.05)。另外功能研究显示,力竭运动后,与T>C位点C基因型相比,T基因型显著降低MnSOD基因mRNA的表达量以及蛋白酶的活性。结论:MnSOD基因T>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力竭运动氧化应激存在着关联,C基因型个体通过增加MnSOD基因mRNA的表达量以及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降低研究对象力竭运动后机体产生的氧化损伤。
许文鑫姚绩伟唐良华
关键词:MNSOD单核苷酸力竭运动氧化应激运动生化
扩展青霉TS414脂肪酶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2014年
提取了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TS414菌体的总RNA,并以反转录得到的cDNA为模板,成功扩增得到了脂肪酶基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PEL,并在大肠杆菌DH5α中实现了扩展青霉脂肪酶的表达;进一步采用低IPTG诱导浓度、低温、长时间的发酵策略等,使扩展青霉脂肪酶得以有活性的表达;同时,通过反复冻融细胞破碎法使其较好地从菌体细胞中分离出来,提取得到的酶液的活力达到0.49 U/mL。以上结果为后续脂肪酶分子进化等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亦可转化为高校或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的项目。
朱心强周琼唐良华
关键词:扩展青霉脂肪酶克隆
IGFBP3基因-185C>T多态与抗阻训练后肌肉力量反应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基因-185C>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非惯用手上臂抗阻训练后肌肉力量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省某大学健康的大学生600人参加本次研究;使用标准化的调查表获得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在受试者进行非惯用手上臂抗阻训练前后,使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ISOMED2000,德国D&R公司)测定双侧肘部屈肌最大随意收缩量(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和双侧肘部屈肌单次重复最大肌力(one rep-etition maximum,1-RM),使用磁共振成像(MRI)1.5T系统(MAGNETOM Avanto,德国西门子公司)测量双侧肱二头肌横断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7900HT,美国ABI公司)检测IGFBP3-185C>T位点基因型。结果:IGFBP3-185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肌肉力量反应存在着关联;抗阻训练后,在男性和女性受试者中CC基因型个体训练手MVC值分别增加了22.5%和24.5%,同时,分别在两组受试者中,CC基因型个体训练手MVC值变化量均显著高于CT、TT基因型个体(P<0.05);在女性受试者中,CC基因型个体非训练手1-RM值和训练手CSA值分别增加了17.4%和21.1%,同时,CC基因型非训练手1-RM值和训练手CSA值均较CT+TT基因型个体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T等位基因的增加男女训练手MVC值及其该变量以及女性非训练手1-RM和训练手CSA值均逐渐降低,趋势检验发现,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IGFBP3基因-185C>T位点与受试者抗阻训练后肌肉力量反应存在着关联。
许文鑫姚绩伟陈先梅王菲唐良华杨永亮
关键词:IGFBP3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