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J01387)

作品数:3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郑美凤何芙蓉王勇杨松邬晓光更多>>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长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失眠
  • 2篇失眠
  • 1篇翼缘
  • 1篇翼缘板
  • 1篇预制
  • 1篇预制T梁
  • 1篇原发性失眠症
  • 1篇失眠症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数值模拟分析
  • 1篇睡眠
  • 1篇睡眠质量
  • 1篇睡眠质量指数
  • 1篇匹兹堡睡眠质...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观察
  • 1篇裂缝
  • 1篇静息态
  • 1篇静息态功能磁...

机构

  • 2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长安大学

作者

  • 2篇何芙蓉
  • 2篇郑美凤
  • 1篇王勇
  • 1篇邬晓光
  • 1篇杨松

传媒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预制T梁翼缘板混凝土开裂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T梁翼缘板混凝土开裂机理,以福建省某30 m跨径预制T梁桥为例,建立ANSYS有限元实体单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预应力钢束不同偏位对预制T梁翼缘板混凝土应力变化的影响,总结分析预应力钢束偏位对翼缘板应力的影响规律。
杨松郑志东邬晓光
关键词:预制T梁翼缘板裂缝荷载工况
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观察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37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浅针山根组18例,运用浅针手法刺激山根穴;常规针刺组19例,常规针刺百会、安眠、内关、神门等穴位。2组于治疗前、后及治疗1月后分别评定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并在治疗后、治疗结束1月后对2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和治疗结束1月后,2组PSQI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2组均取得了较好的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结束1月后浅针山根组总有效率虽有下降,但与常规针刺组比较差异仍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症可取得与常规针刺基本相当的疗效,且具有无创伤、无疼痛、简便易行的特点,易被患者接受。但常规针刺治疗对缩短入睡时间、改善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更具重要意义。
何芙蓉郑美凤王鹏王勇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疗效
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浅针山根穴治疗原发性失眠(PI)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对10例PI患者(治疗组)在浅针治疗前后及10例健康者(对照组)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fMRI)扫描,比较2组之间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脑区功能连接差异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中回、右侧中央前回、双侧中央后回、左侧楔前叶、右侧顶上小叶;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左侧脑岛、左侧前扣带回、右豆状核、左侧尾状核。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有双侧脑岛、双侧脑干、左侧尾状核、双侧扣带回;功能连接减低的脑区主要有双侧额中回、右侧楔前叶。结论 PI患者存在情绪回路功能的异常;浅针刺激山根穴能改善情绪回路的功能,可能是浅针治疗PI的中枢机制之一。
郑美凤郑国尧何芙蓉林煜芬
关键词:原发性失眠功能磁共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