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521B01-2)
- 作品数:2 被引量:9H指数:2
- 相关作者:张伟闫晓艳邱强李曙光董岭超更多>>
- 相关机构: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大豆品种吉林20、30对育成品种的遗传贡献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通过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育成的大豆品种吉林20和吉林30的遗传贡献率分析表明,具有吉林20血缘的育成品种83个,核遗传贡献占50%的有32个,核遗传贡献占25%~31.25%的34个;具有吉林30血缘的育成品种17个,核遗传贡献占50%以上的有15个品种。具有吉林20和吉林30细胞质来源的品种分别占其育成品种15.7%和76.5%。系谱分析表明,吉林20、吉林30不仅融入黑龙江和辽宁优异血缘,而且融入了日本和美国的优异血缘。
- 董岭超闫晓艳邱强杨振宇李曙光张伟闫日红
- 关键词:大豆系谱
- 不同熟期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光合特性和冠层农艺性状的变化被引量:4
- 2012年
- 对1923~2008年间育成的吉林省主推的57个大豆品种按中早熟、中熟和中晚熟品种进行分类,研究了不同熟期组品种各冠层农艺性状和叶片部分光合特性指标的演化趋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熟期品种的产量、百粒重、株高、单株叶面积、叶柄长、始粒期的光合速率和SPAD与育成年代均成正相关,单株分枝数与育成年代成负相关;单株荚数、单株荚重、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茎重、始粒期SPAD与产量成正相关,其中单株荚重与产量显著相关。总体上看,中早熟和中晚熟品种各性状的演化趋势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较相似,它们的百粒重、株高、单株粒数、单株叶面积、叶柄长、始粒期光合速率及始粒期SPAD与育成年代及产量都成正相关;始粒期SPAD在所有性状中表现最稳定,在各熟期组中与育成年代及产量均成正相关。
- 赵婧张伟邱强张鸣浩张吉选闫晓艳
- 关键词:不同熟期大豆光合特性冠层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