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科学发展基金(2005-3139)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相关作者:刘柳李武德蔡国斌张雪宁淑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科学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胚胎
  • 3篇细胞
  • 3篇纤维细胞
  • 3篇成纤维细胞
  • 2篇愈合
  • 2篇皮肤
  • 1篇代谢
  • 1篇伤口
  • 1篇伤口愈合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溃疡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构建
  • 1篇胚胎成纤维细...
  • 1篇皮肤组织工程
  • 1篇组织工程皮肤
  • 1篇溃疡
  • 1篇胶原
  • 1篇胶原代谢

机构

  • 2篇煤炭科学研究...
  • 2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刘柳
  • 2篇蔡国斌
  • 2篇李武德
  • 1篇张文涛
  • 1篇宁淑华
  • 1篇张雪

传媒

  • 1篇中华整形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估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nic fibroblasts,HEF)作为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取人流产胚胎皮肤、正常儿童皮肤,相同条件下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比较两组细胞镜下、超微结构以及增殖特性,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实验对比其抗原性。以第三代细胞复合鼠尾胶原构建三维培养,ELASA法分别测定两组三维构建培养液中IL-6,TGF-β1含量。结果:与普通成纤维细胞相比,胚胎成纤维细胞扩增后具有更好的细胞形态和功能,生长速度快,分裂指数高,几乎不刺激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在鼠尾胶原支架中成纤维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强度。胎儿成纤维细胞组培养液中的TGF-β1和IL-6在各个时相上分别显著低于和高于普通成纤维细胞组。结论:胚胎成纤维细胞是组织工程皮肤较理想的种子细胞。
刘柳李武德蔡国斌
关键词:皮肤胚胎成纤维细胞
胚胎成纤维细胞对糖尿病溃疡成纤维细胞老化表型和功能的影响
2014年
目的:观察人胚胎成纤维细胞( FBs)对糖尿病足FB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糖尿病创面FBs10例,分别与孕中期人胚胎皮肤FBs 3例(实验组)、正常人皮肤FBs 5例(对照组1)于transwell小室培养体系中间接共培养,并设立空白对照(对照组2)。绘制共培养体系中糖尿病足FBs生长曲线;观察共培养7 d后糖尿病足FBs形态;共培养至第4、7 d后,将各组糖尿病足FBs分离培养2 d,测量和对比上清液中羟脯氨酸和TGF-β1含量;检测共培养第3、5、7 d,β-半乳糖苷酶( SA-β-gal )染色阳性细胞百分率。胚胎FBs制作三维培养应用于8例糖尿病足溃疡,比较治疗前后创面愈合时间,做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结果实验组糖尿病足FBs比2个对照组增殖活跃,形态更接近于正常。经胚胎FBs处理4、7 d,糖尿病足FBs培养上清液中羟脯氨酸、TGF-β1明显增高,相对2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羟脯氨酸4、7 d:与对照组1相比P=0.023、P=0.007;与对照组2相比P=0.007、P=0.003;TGF-β14、7 d:与对照组1相比P=0.000、P=0.000;与对照组2相比P=0.000、P=0.000)。实验组糖尿病足FBs的SA-β-gal染色阳性率在共培养第3、5及7 d无明显变化,2个对照组则明显增高。8例临床糖尿病足溃疡应用胚胎FBs三维培养治疗后创面均愈合。结论胚胎FBs能显著促进糖尿病足FBs增殖,延缓老化表型出现,同时上调羟脯氨酸、TGF-β1的分泌,可能与促进创面愈合机制有关。
刘柳张雪张文涛宁淑华
关键词:胚胎成纤维细胞糖尿病溃疡皮肤组织工程胶原代谢
含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组织工程皮肤体外构建及大鼠移植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 利用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alsts,MEFs)三维培养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培养MEFs和普通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s,FBs),复合鼠尾胶原形成三维构建,ELASA法测定其分泌功能.制作大鼠全层皮肤缺损,按移植物不同分为3组:MEFs组(实验组)、FBs组(对照组1)和空白胶原组(对照组2).观察愈合时间并计算愈合面积比率,定期取创面组织行CD31、波形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并以Hoechst33342荧光标记MEFs,示踪其转归.结果 与FBs组相比,MEFs组的IL-6分泌更加旺盛,而TGF-β1分泌量少(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快(P<0.05),微血管密度高(P<0.05),创面中FBs排列有序,移植的MEFs随时间减少.结论 MEFs三维构建可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胚胎细胞对创面愈合的诱导有关.
刘柳李武德蔡国斌
关键词:成纤维细胞伤口愈合皮肤胚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