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03XZW023)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相关作者:陈学祖华丽更多>>
-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宿命与抗争:阎连科《日光流年》中的生命意识被引量:1
- 2005年
- 阎连科算不得名家,却在当代文坛举足轻重。他执念于举“生命”这个千钧之鼎,在他的笔下,散遍苦难、死亡、绝望,然无不流淌着生命的气息。阎本人最喜欢的长篇小说《日光流年》,被称为“一部世纪末的奇书力作”。书中把人的苦难命运推到了最极端———活不过40岁的必然宿命,而人的抗争亦达到了生存韧性的极限,让人唏嘘不已。就在宿命与抗争之间,彰显出的正是生命原初的意义。
- 陈学祖华丽
- 关键词:《日光流年》生命抗争
- 善待生命:王学忠诗歌的抒情伦理与生命境界被引量:1
- 2006年
- 王学忠诗歌精神和伦理价值观念的核心是悲天悯人,这种情怀成为其诗歌创作的根本出发点,凝聚成诗歌抒情主体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承担精神。这种生命精神的抒写,一方面是通过直接张扬人的不屈的生命意志,往往把人类灾难放在城乡对比中进行揭示,从而更能显现出时代巨变中的人性裂变的痕迹及其根由;另一方面,通过对于自然生命状态的抒写,寻找到这种坚强不屈的生命意志的对应物。王学忠诗歌最值得称道之处,恰恰在于他以“善待生命”这一价值立场来看待自然、社会及其身边发生的一切事情,表现出一种“生命本位主义”的伦理倾向和道德情怀。对于诗歌到底树立怎样的抒情伦理和生命精神的问题,王学忠用他蘸满热情和同情的笔,写下了许许多多的诗作,给予了自己独特的回答。暂且不论王学忠诗歌艺术本身的价值如何,仅就其诗歌对于抒情伦理和生命境界的建构与开拓而言,已足以彰显其诗歌在当代诗坛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 陈学祖
- 关键词:生命生命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