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30743)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凌杰雷惊雷潘复生于生海邹茂华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中国兵器工业第59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转化膜
  • 2篇稀土
  • 2篇镁合金
  • 2篇镁合金表面
  • 2篇合金
  • 2篇合金表面
  • 2篇
  • 1篇稀土转化膜
  • 1篇
  • 1篇AZ31

机构

  • 2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国兵器工业...

作者

  • 2篇潘复生
  • 2篇雷惊雷
  • 2篇李凌杰
  • 1篇刘昌明
  • 1篇邹茂华
  • 1篇王莎
  • 1篇章雪萍
  • 1篇于生海
  • 1篇何建新

传媒

  • 2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AZ31镁合金表面镧转化膜的形成机制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化学浸泡方法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了高防护性镧转化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膜组成的测试结果表明:镧转化膜主要由氢氧化镧组成,另外还有少量氢氧化镁及碳酸镧、碳酸镁成分。电化学技术测量成膜过程中试样开路电位(OCP)的变化,分为剧增、降低、缓慢平稳增长3个阶段。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膜层形貌的表征结果表明:镧转化膜最初为均匀致密膜,后出现纤维结构,然后纤维结构不断稳定发展。在上述结果基础上讨论了镧转化膜的形成机制:成膜过程分为紧密层形成、纤维层萌生、纤维层稳定生长3个特征阶段,前两个阶段发生非常迅速,后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是成膜的主要过程。
李凌杰王莎章雪萍何建新雷惊雷潘复生
关键词:镁合金稀土
镁合金表面镧、钐稀土防护膜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化学转化处理在AZ31镁合金表面制备两种非铈稀土防护膜——镧膜和钐膜。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方法评定膜层的防护效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谱(EDS)表征膜层的表面形貌及组成。结果表明:镁合金表面镧、钐转化膜均由相应的稀土氢氧化物/氧化物及基体金属氢氧化物/氧化物组成;镧转化膜均匀、致密,对基体金属防护效果好,而钐转化膜呈碎片状,部分覆盖基体表面,防护作用很弱。初步探讨了成膜机制。
邹茂华李凌杰雷惊雷于生海刘昌明潘复生
关键词:镁合金稀土转化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