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0CB833406)

作品数:51 被引量:504H指数:14
相关作者:宋友桂刘晓东李传想郭庆春方建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天文地球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9篇盆地
  • 8篇伊犁盆地
  • 8篇网络
  • 7篇神经网
  • 7篇神经网络
  • 7篇青藏高原
  • 7篇降水
  • 6篇气候
  • 6篇人工神经
  • 6篇人工神经网络
  • 6篇粒度
  • 6篇隆升
  • 6篇黄土
  • 6篇工神经网络
  • 6篇古环境
  • 6篇人工神经网
  • 5篇环流
  • 5篇季风
  • 5篇古气候
  • 4篇地球化

机构

  • 40篇中国科学院
  • 19篇中国科学院研...
  • 8篇陕西广播电视...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陕西省气象局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篇陕西省气象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西安科技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21篇宋友桂
  • 10篇郭庆春
  • 9篇刘晓东
  • 9篇李传想
  • 6篇方建刚
  • 4篇肖科丽
  • 4篇何振芳
  • 4篇千琳勃
  • 3篇王娜
  • 3篇曾蒙秀
  • 3篇李新周
  • 3篇史正涛
  • 3篇李力
  • 3篇王琦
  • 3篇崔巍
  • 2篇李云
  • 2篇常宏
  • 2篇郝源
  • 2篇强小科
  • 2篇王旭龙

传媒

  • 7篇地球环境学报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中国沙漠
  • 2篇Journa...
  • 2篇Scienc...
  • 2篇Scienc...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岩矿测试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自然杂志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沉积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1篇2015
  • 9篇2014
  • 15篇2013
  • 9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1篇200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模型被引量:1
2013年
建立陕西站点月降水量的统计降尺度预测模型。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月动力延伸预报结果、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陕西40个站观测资料,通过陕西各月降水量与大气环流相关要素的统计相关分析,采用最优子集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预测方法对陕西月降水的预测效果夏季高于冬季,夏秋季预测效果相对稳定,春季预测效果不稳定;区域预测质量陕南效果最好,关中次之,陕北相对较差,陕北、陕南预测效果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关中相对稳定;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对极端气候事件的异常趋势与实况基本一致,但在异常程度和范围上仍与实况有较大偏差;同时发现基于月动力延伸预报的陕西降水降尺度预测方法对预测初始场有明显的敏感性。预测方法有助于提高陕西气候异常的预报水平和极端事件的预报能力。
王娜方建刚崔巍肖科丽王琦
关键词:降水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经济预测模型被引量:9
2014年
运用不同改进BP算法来建立和训练人工神经网络经济预测模型,并对GDP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拟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基于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高,模型的通用性和实用性强。
郭庆春何振芳
关键词:改进BP算法神经网络GDP时间序列
青藏高原北部隆升与东亚季风及亚洲内陆干旱演化——来自气候数值模拟的启示被引量:3
2014年
青藏高原隆升是地球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地质事件,青藏高原的出现对亚洲气候与环境产生了划时代的影响。过去的几十年来,中外学者利用各种气候数值模式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隆升的气候环境效应,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亚洲季风变迁和亚洲内陆干旱化机制的理解。近年来"高原隆升-气候响应"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是认识到亚洲区域气候响应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形式密切相关。本文对此进行了概括介绍,重点通过一系列分区域隆升的数值模拟试验的综合分析,指出青藏高原北部隆升对东亚季风变迁及亚洲内陆干旱气候演化具有重要影响,其最突出的特征表现为随高原北部隆升东亚夏季风和季风雨区向北扩展,内陆干旱区和大气粉尘含量及沉积范围增加。这些模拟研究结果对东亚古环境研究具有良好的启示,并由此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问题。
刘晓东石正国郭庆春王昭生
关键词:青藏高原亚洲季风数值模拟
最近15万年来东亚古气候变化对日射响应的瞬变模拟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利用美国大气研究中心通用气候系统模式(CCSM3)和地球轨道强迫加速技术完成了过去150 ka的长期瞬变模拟试验,重点分析了东亚气候演化对地球轨道参数改变引起日射变化的区域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亚洲夏季风增强与岁差引起的北半球日射增多同相位,具有明显的约20 ka岁差周期,冬季风则具有约40 ka的斜率周期;2)夏季降水对日射变化响应区域差异明显,中国华北、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对北半球平均日射有正响应,而华南和西北地区则相反;3)多旋回合成分析显示,岁差参数低(北半球夏季日射高)时,亚洲大陆普遍增温,青藏高原增温相对更显著,而地轴倾角偏高时引起的陆地增温在高纬更明显。东亚降水分布特征主要受岁差强迫影响。岁差引起的北半球夏季日射增多会导致中国华北和青藏高原区域降水普遍加强,与7个岁差周期合成的岁差参数极小值相对应的华北和青藏高原夏季降水较现代增加约30%,地轴倾角高低对东亚夏季降水影响不明显。轨道尺度东亚夏季降水分布特征可能主要与日射改变引起的夏季风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变化有关。
李新周刘晓东
新疆伊犁黄土化学风化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12
2011年
通过对伊犁盆地昭苏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合与黄土高原典型第四纪风成堆积洛川剖面的对比,对伊犁黄土常量元素分布规律及化学风化特征进行初步研究发现,伊犁昭苏剖面黄土和古土壤主要元素含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暗示着沉积后两者所经历的风化作用相似。与黄土高原相比,伊犁黄土和古土壤除CaO,MgO和Na2O,P2O5分别出现较大程度的富集和较小程度的亏损外,其它常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IA指数、Na/K比值及A-CN-K图解显示伊犁黄土和古土壤均经历了低等强度的化学风化作用,弱于黄土高原的洛川黄土及古土壤,黄土和古土壤风化分异作用不明显。气候条件尤其水热组合模式(降水、温度和蒸发量等)对伊犁黄土化学风化的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李传想宋友桂
关键词:伊犁盆地元素地球化学化学风化影响因素
新疆伊犁黄土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新疆伊犁黄土-古土壤序列记录了更新世以来中亚伊犁地区自然环境的演化和变迁。总结了伊犁黄土粒度、磁化率、碳酸盐和孢粉等各指标的环境意义及其黄土和古土壤地球化学风化特征、形成环境和空间分布的差异性。结果发现:磁化率和色度由于受到多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气候的指示意义较为复杂;孢粉组合和碳酸盐均指示研究区有些古土壤形成时期相对干旱,有些黄土堆积时期相对湿润;矿物和元素组成均表明伊犁盆地黄土形成于较干冷气候条件下;粒度对研究区气候的冷暖波动具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此外,古环境研究表明伊犁盆地黄土和古土壤风化分异作用不明显,古土壤形成时期地面环流较黄土形成时强,黄土-古土壤堆积存在空间差异性。
李传想宋友桂王乐民
关键词:黄土古环境伊犁盆地
新疆伊犁黄土磁化率增强机制差异性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本文对处于西风区的新疆伊犁昭苏黄土剖面进行了磁化率和粒度分析,初步探讨了伊犁黄土磁化率增强机制的差异性。研究表明,伊犁黄土虽然粘土含量较黄土高原黄土高,但细粒组分对磁化率的贡献非常有限,粗颗粒组分对磁化率贡献较大,说明磁性载体主要存于粗颗粒组分中。同时研究发现地形、沉积环境、源区矿物组分和气候等多种因素对磁化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伊犁黄土磁化率成因机制既具有阿拉斯加风速论模式的特点又叠加了黄土高原成壤作用的模式,即使在同一剖面的不同时段两种模式对磁化率增强的贡献也不同,伊犁黄土磁化率增强机制存在着时空差异性。
李传想宋友桂
关键词:磁化率粒度
滇池水污染物浓度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被引量:5
2013年
本文针对滇池日益严重的水污染现状,根据云南昆明西苑隧道断面2004年-2010年的监测资料,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主要污染指标预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独立样本中pH、溶解氧、氨氮、高锰酸盐浓度的预测值与监测值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2、0.967、0.945、0.936。结果证明该模型预测精度满足要求,通过准确地预测湖泊水污染物可以为治理湖泊营养化和综合利用水资源、规划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郭庆春郝源杜北方张向阳李静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水污染物滇池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EXTREME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UNDER A1B SCENARIO被引量:2
2014年
The regional climate model(RegCM3), developed by the Abdus Salam 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and nested in one-way mode within the latest version of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tmospheric Research, is used to conduct a set of experiments to examine its capability of climate simulation for the past 50 years and to explore possible changes in extreme precipitation(EP) in the next 100 years under the A1 B scenario.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from the Climate Research Unit at the 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 and CPC Merged Analysis of Precipitation, RegCM3 reasonably reproduces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d EP in eastern China. Based on the present-day analysi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changes in monsoonal precipitation over eastern China in mid- and late-21st century relative to the reference period of 1970-1999. It is foun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will increase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areas to its north, and decrease over coastal areas to its south, especially in late-21st century. The various indices reflecting extreme events showed that the EP will enhance 10%-15%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and areas to its north, and weaken over the areas to its south. The summer monsoon will strengthen and shift northwards under SERS A1 B, bringing more water vapor and energy from the Indian Ocean and South China Sea for precipitation and eventually more precipitation over northern China.
李新周刘晓东
Spectral dispersion of cloud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s and radar threshold reflectivity for drizzle被引量:1
2010年
From first principles, we find that the radar threshold reflectivity between nonprecipitating clouds and precipitating clouds is strongly related to not only the cloud droplet number concentration but also the spectral dispersion of cloud droplet size distributions. The further investig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threshold value is an increasing function of spectral dispersion and cloud droplet number concentration. These results may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cloud-precipitation interaction and the aerosol indirect effect.
解小宁刘晓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