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168)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相关作者:陈彦丽张守文曲振涛滕月滕月更多>>
- 相关机构:哈尔滨商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农产品流通相关文献综述
- 2014年
- 农产品的现代流通建设和安全保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目前,国内对于农产品流通的研究研究成果几乎涵盖了农产品流通的所有研究领域,但总体来说,现有农产品流通的研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研究成果值得农产品流通领域加以借鉴。特别是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下农产品流通体系究竟需要怎样改变和需要怎样的支撑体系、是否需要创新流通组织模式以及建立现代流通体系缺乏深入研究,缺少针对性较强的政策措施。从当前研究现状看,我国农产品现代流通组织、支撑农产品流通的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政策体系等都需要我国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 周峻岗李燕
-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
- 食品安全协同治理运行机制分析被引量:20
- 2014年
- 本文运用协同学基本原理提出了食品安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运行机制的基本框架,并结合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现状,提出食品安全协同治理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为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寻找新的立足点。
- 陈彦丽
- 关键词:食品安全协同学协同治理
- 食品安全规制必要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 2013年
- 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食品的品质具有隐蔽性,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的负内部性或负外部性,从而使市场失灵;由于法律的不完备性,普通法制度的阻吓效果会被削弱。应创造监管职能,并且将这些职能赋予特定国家机关而非法庭,是对不完备法律引起的威慑失灵问题做出的回应。由特定国家机关对食品安全实施规制,是对市场和法庭的必要补充。
- 滕月张守文
- 关键词:食品安全规制法经济学
- 食品安全治理协同机制的构成及效应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长期以来,中国实行以政府为主体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从分段监管到目前的食品药品监督统一管理,政府一直是食品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角色。然而,中国食品安全治理协同机制还极不完善,表现为激励机制扭曲、约束机制低效、消减机制阻滞,这也是中国食品安全治理水平难以提高的根本原因。研究认为,食品安全治理的多元主体参与是打破现有食品安全管理困境的重要保证。
- 陈彦丽曲振涛
- 关键词:食品安全激励机制
- 食品安全规制必要性的法经济学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从法经济学的视角看,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食品的品质具有隐蔽性,买卖双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的负内部性或负外部性,从而使市场失灵;由于法律的不完备性,普通法制度的阻吓效果会被削弱。应创造监管职能,并且将这些职能赋予特定国家机关而非法庭,是对不完备法律引起的威慑失灵问题做出的回应。由特定国家机关对食品安全实施规制,是对市场和法庭的必要补充。
- 滕月张守文
- 关键词:食品安全规制法经济学
- 食品安全治理利益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食品安全治理利益机制是从食品安全治理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诉求出发,实现多方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利益导向机制、利益产生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制衡机制等。在我国的食品安全治理中,还未能建立起有效的利益机制,造成食品安全治理水平不高、食品安全问题严重,表现为利益导向机制缺失、利益产生机制低效、利益表达机制孱弱、利益制衡机制失灵,应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利益机制,实现食品安全治理多元主体间的良性互动,达到食品安全治理目标。
- 陈彦丽
- 关键词: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