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RC2007084)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杨小飞钱军姜胜华刘红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135”重点人才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 1篇凋亡
  • 1篇再生障碍性贫...
  • 1篇障碍性贫血
  • 1篇髓系
  • 1篇贫血
  • 1篇前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激酶

机构

  • 1篇南通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作者

  • 1篇刘红
  • 1篇姜胜华
  • 1篇钱军
  • 1篇杨小飞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对小鼠髓系前体细胞凋亡及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对小鼠髓系前体细胞(32D细胞)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小鼠32D细胞株分别与AA患者[重型AA(SAA)与非重型AA(NSAA)各6例]、正常对照者血清共培养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并行相关分析。结果32D细胞经血清作用24 h后,SAA、NSAA和正常对照者32D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3.21%±3.52%、10.15%±1.50%、6.52%±0.92%,两两比较,P均<0.01;PAKT水平分别为0.313±0.018、0.600±0.012、0.609±0.011,SAA者明显高于NSAA和正常对照者,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SAA者经同一份血清孵育的细胞凋亡率与PAKT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14,P<0.05)。结论AA患者血清在体外可诱导32D细胞凋亡,AKT抗凋亡通路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杨小飞刘红钱军姜胜华
关键词:贫血细胞凋亡蛋白激酶B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