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1HZS1J022)
- 作品数:8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黄俊生杨腊英郭立佳毛超汪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香蕉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 2012年
- 针对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1号生理小(Fusariumoxysporumf.spcubenseracel,Focl),以潮霉素抗性为选择标记,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确定影响转化效率主要因子是:YEB平板上单菌落培养时间为40h、在LB液体摇床培养中培养时间28~30h(200r/min)、乙酰丁香酮(AS)浓度为200μmol]L、共培养温度为25℃、IM固体培养基pH值为5.5。在此条件下,转化效率能达到150-200个转化子/10s个Focl孢子。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转化子时,我们首次采用了直接覆盖选择性培养基方法,比传统的转膜反贴方法更方便简单。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化子的绿色荧光。潮霉素抗性测试发现转化子的抗性表现稳定。
- 戴青冬毛超郭立佳杜和禾汪军潘江禹黄俊生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根癌农杆菌突变体
-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被引量:8
- 2012年
- 采用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体系,成功地将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转入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B2菌株中。在显微镜下观察连续转接6代的转化子,结果都可以观察到很强的红色荧光,表明DsRed基因在转化的B2菌株中能稳定遗传。通过PCR验证,也表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DsRed已经转入到尖孢镰刀菌中。对香蕉的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转化子与野生型菌株B2相比没有明显差异。
- 谢德啸羊玉花周端咏郭立佳彭军黄小娟齐兴柱黄俊生
- 关键词: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DSRED原生质体转化香蕉枯萎病
- 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编码的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系统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真菌细胞壁降解酶基因与真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方法对香蕉枯萎病菌植物细胞壁降解酶基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Foc4基因组中存在编码各种植物细胞壁降解酶的基因,56%的预测基因可以分泌到胞外而发挥作用;果胶降解酶在香蕉枯萎病菌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贾慧升薛玉潇方晓东杨腊英黄俊生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菌生物信息学
- 不同土壤物理因素对淡紫拟青霉E7定殖和促生作用的影响
- 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属于半知菌亚门,丛梗孢目,丛梗孢科,是多种植物病原线虫的卵内寄生的真菌,有减少根部病害发生,促进作物生长,是目前国内外热门研究的有效生防菌之一。淡紫拟青霉E7菌株...
- 汪军潘江禹刘一贤周端咏戴青冬毛超黄俊生
- 关键词:定殖促生作用
- 几种肥料对淡紫拟青霉E7菌株产孢量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解不同肥料对淡紫拟青霉E7菌株产孢量的影响,采用化肥尿素(F1)和芭田世界通复合肥(F2)、有机肥有机钾宝(F3)和奥普尔腐植酸有机矿化活性冲施肥(F4)对E7菌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E7菌株对这4种肥料都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有机钾宝对E7菌株产孢量的促进作用最显著,并且一定浓度的奥普尔腐植酸有机矿化活性冲施肥、芭田世界通复合肥和尿素对E7菌株产孢量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周端咏汪军刘一贤潘江禹朱利林黄小娟黄俊生
- 关键词:淡紫拟青霉肥料产孢量
-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中Fsr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以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为材料,克隆其Fsr1基因的DNA及cDNA全长,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根据镰刀菌中相关基因设计简并引物,结合PCR与RT-PCR技术扩增目的片段,进行氨基酸序列推导后分析。得到结果 FoFsr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2 474 bp,共编码824个氨基酸;FoFsr1基因编码蛋白可能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跨膜亲水蛋白,含有54个蛋白磷酸化位点,不含有信号肽;该蛋白主要含有1个Striatin结构域及7个WD40结构域,二级结构主要由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组成,其中不含有亮氨酸拉链结构;同源性分析发现其与丛赤壳菌属中的Fsr1蛋白亲缘关系最近。通过结构分析发现,推测该蛋白可能在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过程中起信号转导与转录调控的作用,从而对病原菌的致病力产生影响。
- 毛超戴青冬杨腊英汪军黄俊生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分析
-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中CHS基因家族的克隆与蛋白序列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为了解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4)中的几丁质合酶(Chitin synthase,CHS)基因的特点,从而为进一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根据丝状真菌中CHS基因设计简并引物,采用RT-PCR的方法扩增得到FOC4中全长cDNA,测序后对该基因家族编码的蛋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OC4共有8个CHS基因,根据蛋白聚类分析表明可其可划分为2个家族,并可根据氨基酸序列特征进一步划分为7个小类,该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种镰刀菌中保守程度较高。
- 毛超杨腊英戴青冬黄俊生
- 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及T-DNA插入突变体的筛选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ATMT)方法,建立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高效转化体系,构建病原菌的突变体库并进行筛选,为已突变基因提供分子标记,在分子水平上对香蕉枯萎病菌的功能基因进行深入研究。【方法】通过单因子变量(试验材料、真菌孢子浓度、农杆菌预诱导终浓度、IM诱导培养基pH、共培养介质、共培养时AS浓度、共培养温度)试验,研究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形态观察与致病性试验筛选突变体。【结果】得到的最佳转化条件为:农杆菌预诱导浓度OD600=0.8,病原菌孢子浓度106 CFU/mL,转化受体材料为分生孢子,共培养培养基pH 5.4,共培养温度25 ℃,共培养培养基中AS浓度200 μmol/L,共培养介质为硝酸纤维素膜。通过条件优化,转化效率可达到800-900个转化子/106个孢子。【结论】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成功将GFP基因转入病原菌中并表达,构建了病原菌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并通过筛选得到多个表型和致病性发生变化的突变体,为香蕉枯萎病菌基因组功能注释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毛超戴青冬汪军刘一贤杨腊英郭立佳黄俊生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农杆菌转化GFP基因
- 香蕉枯萎病菌ste1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为了解ste12基因在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1号和4号生理小种之间的致病力差异关系,采用PCR和RT-PCR方法扩增了2个生理小种的ste12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了测序及相似序列搜索和比对,还对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了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个生理小种ste12基因开放阅读框均为2070 bp,存在7个碱基的差异,基因同源性为99.7%。编码689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一个有差异。根据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编码蛋白没有信号肽,具有两个相同的功能位点,分子量和PI分别为75 ku和6.47。
- 周端咏刘一贤谢德啸黄小娟魏巍郭立佳杨腊英黄俊生
- 关键词:生理小种转录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