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2009-YB-165)

作品数:7 被引量:79H指数:4
相关作者:张亮高梁斌张志李健靳安民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椎体
  • 4篇骨折
  • 3篇胸腰椎
  • 3篇胸腰椎爆裂
  • 3篇胸腰椎爆裂性...
  • 3篇腰椎
  • 3篇腰椎爆裂性骨...
  • 3篇椎间盘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爆裂性骨折
  • 3篇成形术
  • 2篇组织学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1篇胸腰椎爆裂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血氧
  • 1篇血氧饱和度

机构

  • 7篇广州医学院第...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高梁斌
  • 7篇张亮
  • 4篇靳安民
  • 4篇李健
  • 4篇张志
  • 2篇赵卫东
  • 2篇王簕
  • 2篇杨波
  • 2篇尹飚
  • 2篇闵少雄
  • 2篇陈嘉裕
  • 1篇刘振华
  • 1篇林学扬

传媒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单节段融合双节段置入物固定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背景:胸腰椎爆裂骨折Dennis分型B型伤椎下位椎间盘无明显损伤,为了减少融合节段,保留正常间盘,单节段椎体融合(伤椎与上位椎体)手术方式已有人提出,但由于伤椎本身的损伤,切除部分椎体后置入固定螺钉容易松动,甚至无法固定。而将固定螺钉置入伤椎下位椎体,通过单节段融合双节段固定来稳定脊柱,是否完全可行尚无定论。目的:从生物力学角度观察单节段融合双节段置入物固定B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体外对比观察,于2007-06/2008-06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材料:取7~9月龄新鲜冰冻家猪胸腰椎标本(T13~L3节段)20具,其中10具为完整标本,10具为通过预损伤逐级撞击法制备的L1爆裂性骨折B型标本。方法:收集新鲜猪T13~L3节段胸腰椎标本,建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型模型。实验分为4组,完整标本组(n=10):新鲜猪T13~L3节段标本;失稳组(n=10):采用预损伤逐级撞击法制备的L1爆裂性骨折B型标本;切除一椎间盘内固定组(n=10):失稳组经生物力学检测后,切除伤椎上位椎间盘连同椎体上1/2,取髂骨植骨,使用山东威高骨科材料有限公司U-FRONT胸腰椎前路双棒系统侧前方固定T14~L2椎体。切除两椎间盘内固定组(n=10):将切除一椎间盘内固定组检测后切除伤椎及下位椎间盘,髂骨植骨,用威高U-FRONT系统前侧方固定T14~L2椎体。植骨块长度比植骨区长1mm。主要观察指标:在三维运动试验机上检测并记录加载力矩为10N?m时各组T14~L2节段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轴向旋转的三维运动范围。结果:失穏组在伸屈、左右侧弯、轴向旋转方面表现出明显不稳,运动范围与完整标本组相比均明显增大(P<0.01)。切除一椎间盘内固定组及切除两椎间盘内固定组初始稳定性则有明显提高,伸屈、左右侧弯、轴向旋转运动范围与失稳组相比亦明显减
张亮靳安民闵少雄陈嘉裕高梁斌李健赵卫东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骨折生物力学椎间盘退变
椎体成形术中椎体骨密度对骨水泥弥散体积的影响被引量:31
2011年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中椎体骨密度对骨水泥弥散体积的影响。方法:1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术前均行骨折椎体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根据WHO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分为骨密度正常组(A组)、骨密度减低组(B组)及骨质疏松组(C组),每组6例,采用经伤椎单侧椎弓根行椎体成形术,术中注入相同状态和批次骨水泥2.5ml,术后采用64排CT扫描椎体,计算骨水泥注射体积及弥散体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均成功注2.5ml骨水泥,CT计算骨水泥注射体积:A组2.460±0.116cm3,B组2.450±0.038cm3,C组2.457±0.037cm3;骨水泥在椎体中弥散体积:A组为6.717±1.127cm3,B组为5.650±0.669cm3,C组为4.617±0.542cm3。三组骨水泥弥散体积均大于同组注射体积(P<0.01);三组间骨水泥注射提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弥散体积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弥散体积最大。结论: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弥散体积大于骨水泥注射体积;椎体骨密度与椎体内骨水泥弥散体积密切相关,骨密度越高,弥散体积越大。
张亮高梁斌李健王簕张志尹飚杨波
关键词:椎体成形术骨密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体位对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11年
背景:尽管有学者肯定了侧卧位行经皮椎体成形的效果及安全性,但对于手术体位在术中对生命体征影响变化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手术中不同体位对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将30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2组,分别以俯卧位和侧卧位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观察并记录患者在术前仰卧位(T1)、转变手术体位后5min(T2)、穿刺进针过程(T3)、注射骨水泥过程(T4)、骨水泥注射结束(T5)和术后仰卧5min(T6)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与结论:俯卧位组T1、T2、T3、T4、T5时间点心率、呼吸频率均高于侧卧位组(P<0.05)。俯卧位组T2、T3时间点收缩压高于侧卧位组(P<0.05)。俯卧位组T5时间点血氧饱和度低于侧卧组(P<0.05)。说明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时采用侧卧位较俯卧位对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小,且侧卧位有利于提高患者手术耐受性。
林学扬张亮高梁斌张志尹飚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体位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
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建立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型模型。方法:收集猪T13-L3节段标本30例,随机分为3组:终板预损伤组、L1椎体预损伤组和不做预处理组。采用预损伤后逐级撞击法撞击标本,拍摄x线,CT,按Atlas对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分类划分骨折类型并统计。测试正常标本及逐级撞击成功后各组标本三维运动范围。结果:终板预损伤组B型骨折9例,A型骨折1例;L1椎体预损伤组A型骨折5例,B型4例,C型1例。不做预处理组A型5例,B型3例,C型2例。终板损伤组B型骨折的数量明显多于L1椎体预损伤组、不做预处理组,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L1椎体预损伤组和不做预处理组在逐级撞击产生爆裂骨折性类型上没有明显差别,统计分析没有显著差异(p0.05)。撞击成功后的各组标本前屈在后伸、左右弯、左右旋转的运动范围与正常标本相比均有明显增加,且存在显著差异(P〈0.01)。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终板预损伤逐级撞击法能够成功建立猪胸腰椎爆裂性骨折B型模型。上终板中后1/3的预损伤是B型模型成功的关键。
张亮靳安民陈嘉裕高梁斌闵少雄赵卫东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终板
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邻近椎体新发骨折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防治进展被引量:16
2012年
1987年,Galibert等首次报告了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C2椎体血管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作为PVP的改良术式于1994年由Reiley等首次报告并在1998年开始推广应用于临床。
刘振华张亮高梁斌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折术后椎体血管瘤改良术式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Denis B型伤椎下位椎间盘组织学及影像学特点被引量:15
2010年
背景:评估伤椎下位椎间盘损伤情况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目前有关胸腰椎爆裂性骨折Denis B型伤椎下位椎间盘形态和功能的研究很少。目的:通过观察脊胸腰椎爆裂性骨折Denis B型伤椎下位椎间盘的影像学和组织学特点,探讨伤胸腰椎爆裂性骨折Denis B型椎下位椎间盘的保留价值。方法:纳入18例脊柱爆裂性骨折Denis B型患者,X射线测量伤椎下间隙前、后缘高度和正常椎间隙前、后缘高度;MR表现依据Oner分型进行分级,在MR矢状面T2WI上测量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及脑脊液的信号强度,分别计算出髓核、纤维环与脑脊液的信号强度的比值。将伤椎下位椎间盘组织和正常对照椎间盘(5例取自脊柱侧弯及脊柱肿瘤)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椎间盘髓核的组织学改变并行Boos评分;以阿辛蓝染色法测量图像阳性吸光度(A)值。结果与结论:X射线平片表现为伤椎下位椎间隙前缘及后缘高度与正常椎间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8例伤椎下位椎间盘MR表现为OnerⅠ型即间盘形态完整,无Ⅱ~Ⅴ型病例。伤椎下位椎间盘纤维环/脑脊液的信号强度比、伤椎下位椎间盘髓核/脑脊液的信号强度比与正常椎间盘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伤椎下位椎间盘髓核组织与正常椎间盘髓核组织Boos评分、阿辛蓝染色A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X射线平片、CT、MRI提示DenisB型伤椎下位椎间盘无明显损伤,形态完整,信号强度正常,组织学提示其结构完整具有良好的保留价值。
张亮靳安民高梁斌李健张志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DENIS椎间盘影像学组织学
兔不同程度椎体切除相邻椎间盘的组织学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背景:切除部分椎体是否可能会导致椎间盘营养通道的破坏,从而导致椎间盘的退行性变,目前很少有研究涉及。目的:评估兔椎体不同程度切除对相邻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响。方法:将10只新西兰兔分为2组,根据椎体不同程度切除植骨内固定,分为切除1/2椎体组和切除3/4椎体组。在造模后6个月处死动物,获取伤椎下位椎间盘及正常椎间盘组织(设为正常对照组);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学改变,检测椎体软骨终板血管芽数量;通过阿新蓝染色测量图像阳性吸光度以评价椎间盘髓核组织中蛋白多糖的变化。结果与结论:兔椎体切除小于1/2时,相邻椎间盘营养状况不会有明显改变;如果前路减压需切除椎体不超过1/2时应考虑单节段植骨融合双节段固定。椎体切除大于3/4时,相邻椎间盘营养状况会有明显改变,并导致椎间盘退行性变;如果前路减压需切除椎体超过3/4时应考虑切除相邻间盘行两节段植骨融合。
张亮靳安民高梁斌李健杨波张志王簕
关键词:椎间盘退行性变组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