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2010DEA011-1)
-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 相关作者:姜涛更多>>
- 相关机构:湖北行政学院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湖北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 2013年
-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在新的历史阶段参与全球竞争的要求,是引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湖北有条件、有责任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湖北具有技术、人才、基地、区位等良好基础和绝佳机遇,为此,文章认为,湖北应借鉴中关村、无锡等地的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引导高校院所参与新兴产业发展,完善科技金融机制,重视对战略高技术产业的投资,引导和培育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 姜涛
- 关键词: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
- 湖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效与政策走向——基于湘鄂赣三省比较分析的视角被引量:2
- 2012年
- 面对中部崛起支点战略的重大机遇和建设"中三角"城市群带来的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以而且应当成为湖北支点战略的产业支点。近年来,湖北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然存在着诸如市场化引导力量缺乏、人才激励机制落后、科技金融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通过与湘赣两省的比较分析,湖北应当在抓好现有重点工作的同时,在培育发展重点、优势企业和品牌培育等方面出台细则,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 姜涛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路径创新——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视角被引量:8
- 2012年
-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规模上、产业技术上、产业集聚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视角,研究发现部门劳动生产率差异、需求结构变动、供给结构变动、国际贸易、技术进步与标准升级等方面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密切联系。为创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要加速要素集聚以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引导消费者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的需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并针对出口产品给予税收优惠,建立完善"科研—标准—产业"同步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 姜涛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 政府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研究——理论框架与案例解析被引量:5
- 2013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准公共性、强外部性、高风险性、准同步性等典型特征,根据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政府可以从"提供高级、专业生产要素"、"培育国内产品需求"、"扶持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完善企业战略结构、倡导合理有序竞争"等方面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在准确、清晰职能定位的基础上,发挥好规划引导、政策激励与组织服务作用,多途径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姜涛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职能定位国家竞争优势
- 节能减排的融资模式创新分析
- 2012年
-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节能减排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为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节能减排目标,需要金融资本的支持,也需要节能减排的融资模式创新。我国大力推广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具有融资功能,但节能服务公司由于规模偏小、资信一般等原因而导致融资困难。通过借鉴国内"碳谷基金"的有益尝试和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完善法律法规以扩大节能服务市场需求、对节能服务给予税收优惠、设立节能基金、政府项目的倾斜、国企做出融资表率等方式,破解节能服务企业的融资难问题,缓解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
- 姜涛
- 关键词:节能减排融资模式合同能源管理
- 政府经济规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被引量:3
- 2012年
-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抢占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但全国各地产业发展"各行其是",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呈现一窝蜂式发展的局面,存在产业同构和产业过剩的隐患。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准公共性、强外部性、高风险性、准同步性等特征,因而仅仅依靠市场手段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客观上要求政府对产业进行经济规制。进入和退出规制政策是治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最关键环节,相机抉择的价格规制政策、质量和数量规制政策、投资规制政策等都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序发展。
- 姜涛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