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9BAG13A03)
- 作品数:30 被引量:231H指数:8
- 相关作者:曲大义杨万三陈秀锋陈燕卞晓华更多>>
- 相关机构:青岛理工大学长安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分子跟驰特性的交通流局部稳定性分析
- 2013年
- 交通流稳定性分析是交通流特性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解析交通流运行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运用分子动力学,系统解析交通流的分子跟驰特性,对处于稳定运行状态下的同步流车队进行局部稳定性分析,并建立车辆跟驰的局部稳定性模型和扰动波能量定量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个处于稳定状态下的同步流车队,跟随车在受到相邻前导车的扰动后能否保持原运行状态与车辆受到的扰动波能量δ大小有关.
- 郭涛曲大义王海鹏郝杰杨万三
- 关键词:交通流分子动力学
- 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高度的计算方法被引量:5
- 2015年
- 为解决各种道路条件下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高度设置统一而引发的一些路段防眩效果较差的问题,基于道路平纵横线形组合的不同特征,考虑超高、曲率和纵坡等不同因素单独或组合的影响,根据车型选择最不利位置作为特征点;利用空间几何和平面线形理论,研究不同路段任意桩号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高度的计算方法;利用计算机建立仿真模型,求解各桩号防眩植物的有效高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平纵组合,最不利特征点的位置不同;不同桩号的中央分隔带防眩植物的高度也不同;可为改进道路绿化设计提供帮助,为交通安全评价提供技术支撑。
- 杨少伟王云泽潘兵宏
- 关键词:道路工程中央分隔带安全评价
- 一级公路的分车型运行速度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对一级干线公路运行速度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揭示一级公路的85%位速度与限制速度、纵坡、地形、车道宽、路肩宽、大型车比例、路侧干扰程度、出入口密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别建立一级公路大、小型车的运行速度模型。
- 孙智勇王华荣
- 关键词:一级公路车型
- 基于分子跟驰特性的交通流稳定性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交通流稳定性分析是研究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和交通流特性的基础,对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道路通行能力等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基于分子动力学理论,考虑前导车的行为变化以及外界环境变化等因素,对处于理想状态下的稳态车队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微扰法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对交通流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建立了基于需求安全距离的微扰跟驰模型。最后应用Matlab对微扰法研究结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当处于平衡状态的车队中的某车辆受到微扰后,车队能否在波动后恢复稳定状态与驾驶员反应强度系数的取值大小有关。
- 陈秀锋郭涛曲大义郝杰
- 关键词:稳定性分析微扰法车队交通流
- 动态车辆换算系数的交通流特性分析方法被引量:8
- 2012年
- 道路运行车辆在不同交通运行状态下所占有的道路时空资源的物理意义不同,为了科学反映其动态特性,吸取了传统交通流理论的学术思想,选择交通密集度作为车型换算系数的计算标准,综合分析了不同交通流运行状态下车辆占有车道空间问题,从交通流特性分析入手,定性分析车型对交通流量-密集度的影响,提出了不同车型相对应的影响系数计算方法,进而建立基于需求安全距离的动态车辆换算系数定量模型。通过数据验证和试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动态车辆换算系数更好地反映了交通流运行中的速度-流量关系和动态特性。
- 曲大义杨建陈秀锋卞晓华
- 关键词:交通工程交通流特性车辆换算系数
- 互通式立交分流选择行为概率模型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在系统分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分流区驾驶人分流选择行为特征的基础上,讨论驾驶人是否接受分流行为的随机复杂性。综合考虑分流区主线车辆运行速度、匝道即时小时交通量和减速车道车头时距等因素的影响,选择特征变量确定效用函数。利用二项Logistic模型建立驾驶人分流选择行为概率模型,通过数据计算求解各特征变量系数,并根据t检验判断其影响程度,对模型进行优化。经研究表明:互通式立交分流选择行为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模型的建立为互通式立交减速车道几何设计、安全评价和交通控制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 王云泽潘兵宏邵阳
- 关键词:交通工程互通式立交
- 高速公路路面状态安全评价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为定量研究高速公路路面状态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分别选取路面状态指数(PCI)和路面抗滑性指标(SRI)作为路面状态的表征指标、速度标准差系数(Cv)作为交通流表征指标.在考虑交通量影响的情况下,仿真实际路段沿线车速标准差系数的变化情况,结合已有的路面检测数据,建立高速公路路面状态与交通安全的关系模型.高速公路路面状态的安全等级根据Cv累计频率曲线划分为三级,确定了各安全等级的Cv阈值,并以沪宁高速公路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交通流运行特征的角度分析路面状态与交通安全的关系是可行的,PCI和SRI与Cv的关系模型可准确判断高速公路路面状态的安全等级.
- 胡思涛项乔君
- 关键词:公路运输路面状态交通安全
- 增量聚类算法综述被引量:7
- 2010年
- 给出了增量聚类的概念。分析了增量聚类方法可以用于解决数据的变化和大量存储空间的需求问题。增量聚类算法选择恰当时,可以保证数据在变化时有效地提高聚类的精度和效率。从传统聚类、生物智能聚类和数据流聚类三个角度归纳了增量聚类问题,分析了增量聚类问题的研究进展:包括发展的过程及特点,阐述了研究增量聚类问题的关键技术,最后给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
- 李桃迎陈燕秦胜君李楠
- 关键词:聚类分析增量聚类生物智能数据流
- 二级公路养护作业区限速控制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基于二级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安全特性,该文从限速值和限速过渡段两方面来研究养护作业区的限速控制。首先对养护作业区的交通延误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得到养护作业区的限速值与延误、交通量和限速区长度的公式,建立了基于延误的限速值计算模型,进一步研究限速过渡段的设置,采用Vissim软件对养护作业区5种限速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提出采用运行速度标准差稳定系数Devs作为养护作业区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得到限速过渡段的设置条件为限速差临界值20km/h,最后结合实例提出具体的限速控制方案。
- 孙智勇孙小端徐婷
- 关键词:养护作业区运行速度
- 车流速度离散对运行安全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车流运行速度和需求安全距离存在着动态的对应关系,需求安全距离与实际车辆间距之间的随机动态关系是车辆速度离散在空间上的物理表征.引入"格林希尔治"交通流模型,建立实际车辆间距与需求安全车距差值计算模型,并推导出不同运行速度下车辆间距与需求安全距离差值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影响程度计算模型.结果表明,运行速度对运行安全的影响范围在车辆间距小于需求安全距离的速度范围之内,车流的运行速度并非越大越不安全,而是随着速度的增加危险程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后运用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
- 曲大义郝亮陈秀锋杨万三王海鹏
- 关键词:交通流交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