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40068)
- 作品数:2 被引量:49H指数:2
- 相关作者:吕世生胡茵芃更多>>
-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商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 18世纪以来“走出去”的中国文学翻译改写模式被引量:42
- 2013年
- 本文梳理了18世纪以来"走出去"的中国文学翻译实践,其中包括伏尔泰、庞德、林语堂等5位译者的翻译文本,发现翻译改写是"走出去"的中国文学一以贯之的模式,该模式产生的文化建构价值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诉求有相通之处,这是其可以被认同的现实基础。该模式的形成决定于中西文化的权力关系,其有效性受制于一系列因素,主要包括,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自我需求,目的语文化的主流意识形态,西方文化传统的翻译观等。
- 吕世生
- 关键词:翻译文化建构历史条件社会文化
- 中国戏剧对外翻译的目标语文化接受问题被引量:9
- 2015年
- 中国戏剧致力于"走出去"的翻译已愈半个多世纪,然而却难以被目标语文化所接受,问题何在?从理论层面看,中国戏剧的外译没有区分译入与译出行为的本质不同;从文本层面看,对戏剧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不同文化的戏剧形式的不兼容及其翻译特征缺乏深入认识,忽略了"忠实"翻译理论的局限性。基于多元系统理论,源语文化、目的语文化是关联的跨文化系统,将跨文化边界的翻译文本纳入这一系统,可分析目标语文化与翻译文本接受的联系、戏剧文本意义、解读及其译出的特殊性。基于翻译行为的社会历史属性,译入与译出行为有本质的区别。
- 吕世生胡茵芃
- 关键词:翻译戏剧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