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30845)

作品数:16 被引量:184H指数:9
相关作者:吴时国龚跃华沙志彬梁金强陈端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6篇水合物
  • 6篇南海北部
  • 5篇天然气水合物
  • 5篇盆地
  • 5篇气水
  • 5篇气水合物
  • 4篇海域
  • 4篇成藏
  • 3篇南海北部陆缘
  • 3篇海底
  • 2篇地震响应特征
  • 2篇油气
  • 2篇游离气
  • 2篇运移
  • 2篇深水
  • 2篇深水盆地
  • 2篇神狐海域
  • 2篇水合物成藏
  • 2篇碳酸
  • 2篇碳酸盐

机构

  • 1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广州海洋地质...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石油
  • 2篇厦门大学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地质图书...
  • 1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11篇吴时国
  • 4篇龚跃华
  • 4篇陈端新
  • 3篇梁金强
  • 3篇沙志彬
  • 2篇孙启良
  • 2篇马玉波
  • 2篇付少英
  • 2篇雷怀彦
  • 2篇赵撼霆
  • 2篇苏丕波
  • 1篇张光学
  • 1篇邢树文
  • 1篇梁劲
  • 1篇郭依群
  • 1篇王大伟
  • 1篇秦志亮
  • 1篇施和生
  • 1篇王秀娟
  • 1篇杜晓慧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进...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石油学报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2篇Chines...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模拟被引量:28
2011年
为进一步了解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匹配条件,利用典型二维地震剖面,构建了该区的地质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神狐海域具备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温度、压力条件;生物气和热解气的资源潜力巨大,满足水合物形成的气源条件;运移条件优越,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成藏。并提出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苏丕波梁金强沙志彬付少英雷怀彦龚跃华
关键词: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生物气
南海北部深水盆地油气渗漏系统及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机制研究被引量:35
2010年
深水盆地往往为天然气水合物和深水油气的共存区域。天然气水合物既是一种重要的油气资源,又是深水油气开发中引起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实现深水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联合开发,将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然而,目前尚不知两者的共存规律。根据南海北部白云凹陷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成果,识别出大量的深部油气渗漏现象,包括有利于流体运移的气烟囱构造、深水水道砂体、海底滑坡、多边形断层等渗漏构造,提出了该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成藏模式,指出了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模式及其与游离气和深水油气渗漏的共存规律。
吴时国龚跃华米立军王志君王秀娟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游离气成藏模式
Accuracy of the staggered-grid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of the acoustic wave equation for marine seismic reflection modeling
2013年
Seismic wave modeling is a cornerstone of geophysical data acquisition,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for which finite-difference methods are often applied.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velocity- pressure formulation of the acoustic wave equation to marine seismic modeling using the staggered-grid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The scheme is developed using a fourth-order spatial and a second-order temporal operator. Then, we define a stability coefficient (SC) and calculate its maximum value under the stability condition. Based on the dispersion relationship, we conduct a detailed dispersion analysis for submarine sediments in terms of the phase and group velocity over a range of angles, stability coefficients, and orders. We also compare the numerical solution with the exact solution for a P-wave line source in a homogeneous submarine model. Additionally, the numerical results determined by a Marmousi2 model with a rugged seafloor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is sufficient for modeling complex submarine structures.
钱进吴时国崔若飞
关键词:有限差分方法交错网格声波方程海洋地震地震模拟
Formation and syn-rifting process of the Wan'an Basin, South China Sea
2013年
Based on seismic and drilling data, we calculated tectonic subsidence amounts and rates of the Wan'an Basin by backstripping. The genetic mechanism and syn-rifting process of the basin were analyz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gional geological setting.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basin syn-rifted in the Eocene and early Miocene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dextral strike-slip Wan'an Fault Zone. The transtensional/ extentional stresses along this fault zone may be attributed to seafloor spreading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n multiple episodes. Extensive basal faults and some small initial rifts in the early Paleogene can be related to southeastward extrusion and clockwise rotation of the Indochina Block. During the Oligocene, the nearly N-S directed spreading of the SCS derived the transtensional stresses in a roughly NW-SE orientation. The basin subsided rapidly in the middle and north to form two major subsidence centers. In the early Miocene, the SCS spread again in a nearly NW-SE direction, resulting in rapid subsidence in the southern basin continuous extending until the period ~16.3 Ma.
吕彩丽姚永坚吴时国董冬冬
关键词:万安盆地膛线区域地质背景裂谷盆地
神狐海域气源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指示意义被引量:34
2010年
为了了解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气体来源及聚集特征,根据过SH2井区高分辨率地震剖面构建了该区地质模型,并进行了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拟。在恢复SH2井区地史和热演化史的基础上,利用EASY%Ro模型计算了SH2井区烃源岩的成熟度演化史,结合探区采样成果对水合物的气源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深部发育的2套烃源岩(古近系文昌组和恩平组)演化程度均较高(Ro>2%),处于产干气阶段,热解生气潜力巨大;浅部新近系珠江组、韩江组、粤海组和万山组基本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Ro<0.7%),有机质丰度较高,是生物气的烃源岩,具有生物生气的巨大潜力。同时,神狐海域地质构造复杂,断层与底辟发育,这些断裂和底劈构造成为连接浅部水合物稳定域和气源的桥梁,为生物成因气和深部热解气的运移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当气源和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域的时空匹配得当,在适当的地质条件下便可形成天然气水合物。初步预测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巨大,是勘探远景区。
苏丕波雷怀彦梁金强沙志彬付少英龚跃华
关键词:气源对比有机质成熟度运移通道油气藏形成神狐海域
多次波压制技术在南海北部陆缘深水区的应用被引量:13
2014年
南海北部洋陆过渡带水深变化剧烈,海底地形崎岖,构造复杂多变,地震勘探中多次波十分发育,常规处理难以取得很好的成像效果.由于方法的局限性,任何一种多次波压制方法都很难彻底地压制全部多次波.本文通过对国家基金委共享航次在南海北部陆缘采集的二维反射地震资料的分析,总结了不同多次波压制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结合滤波类方法和波动理论类方法,综合应用了表面相关多次波衰减法(SRME,Surface Related Multiple Elimination)、τ-p域预测反褶积、高分辨率抛物线Radon变换以及叠后压制残余多次波等方法去除多次波,有效突出了一次反射波,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同时也形成了针对南海深水资料多次波压制的一种有效的处理流程和方法组合.
贾连凯吴时国赵昌垒
关键词:南海北部多次波SRME预测反褶积RADON变换
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带海底滑坡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解海底滑坡在陆架坡折演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并分析影响海底滑坡发育的因素,以最新采集的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运用了地貌分析和地震解释技术,通过对滑坡的地貌形态特征及地震响应特征进行详细刻画,在珠江口盆地陆架坡折带新近纪地层中识别出多处海底滑坡,明确了其分布范围并建立了滑坡发育的地质模式。分析认为,珠江口盆地相对海平面变化和流体活动的综合作用是导致研究区海底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海底滑坡发源于海底峡谷的朔源侵蚀,向上陆坡扩展并终止于陆架坡折带。
王磊吴时国李清平王大伟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海底滑坡相对海平面变化流体活动
南海北部陆缘深水盆地多边形断层几何特征及成因被引量:13
2012年
基于高分辨3D地震资料研究得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区的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长昌凹陷和北礁凸起中新统普遍发育了延伸长度短、间距小、断距小、倾角大、受层序边界控制、平面呈多边形特征的小型伸展正断层,即多边形断层。借助区域相对海平面变化曲线、盆地构造和沉积演化、ODP钻井和深水油气井资料,探讨了南海北部多边形断层的形成机理。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和琼东南盆地华光凹陷多边形断层发育在海泛面对应的密集段上下,其形成受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压实脱水、黏土矿物相变脱水和生烃增压作用影响,可用超压泥岩水压破裂模型解释。琼东南盆地长昌凹陷和北礁凸起受复杂构造和沉积环境影响,多边形断层具有一定的定向性,地层岩性也较为复杂,除了受早期成岩过程中的压实脱水、水压破裂作用影响外,还受构造应力和重力扩展作用的叠加改造。
陈端新吴时国王志君孙启良
关键词:深水盆地
天然气水合物诱因的深水油气开发工程灾害风险——以墨西哥湾深水钻井油气泄漏事故为例被引量:10
2011年
随着深水油气资源的大力开发,与水合物有关的海洋工程安全问题日益增多.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使得海底地层产生超孔隙压力,同时导致沉积物结构强度下降,容易引发气体泄漏、海底滑塌等工程事故,增加了海洋深水工程的灾害风险.2010年4月20日在美国墨西哥湾海域作业的BP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爆炸并沉没,这一事故引发了墨西哥湾海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原油泄漏灾害.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天然气水合物分解产生的甲烷气泡成为油井爆炸的直接肇因,而在漏油井口的封堵过程中,水合物的意外出现使得利用"控油钢筋水泥罩"封堵漏油井口的方案失效.文中分析了深水工程的水合物风险以及墨西哥湾钻井爆炸事故的触发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秦志亮吴时国王志君李清平
关键词:天然气水合物灾害风险
南海北部陆坡混合沉积地层模式及地震响应特征被引量:8
2012年
混合沉积是指碳酸盐岩与陆源硅质碎屑在沉积上的混合,它是一种沉积机理特殊而又具有重要意义的沉积现象。混合沉积分为4种沉积模式:间断混合,相混合,原地混合和源地混合。通过对南海北部陆坡的研究,识别了其中中新世碳酸盐岩台地、碳酸盐岩斜坡和混合沉积,并对其平面分布进行了研究。结合前人研究,参考区域构造背景,通过地震资料的解释认为研究区的混合沉积属于源地混合沉积,并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混合沉积模式。研究区陆源硅质碎屑分别来自北部华南隆起以及西南部中南半岛,而碳酸盐岩碎屑则来自神狐隆起、西沙隆起以及南部的广乐隆起。研究区对混合沉积的影响因素包括构造作用、物源、再改造和沉积作用、海平面升降变化以及气候,对研究区混合沉积起主要作用的是构造作用及海平面升降变化。
马玉波吴时国邢树文鲁银涛谷明峰赵撼霆
关键词:碳酸盐岩硅质碎屑中中新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