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60055)

作品数:15 被引量:112H指数:7
相关作者:王建林何燕常天军卓嘎栾运芳更多>>
相关机构:西藏大学西藏农牧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种质
  • 8篇种质资源
  • 5篇油菜
  • 4篇粒重
  • 3篇性状
  • 3篇优良种
  • 3篇优良种质
  • 3篇良种
  • 2篇单株
  • 2篇单株粒重
  • 2篇多样性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油菜
  • 2篇千粒重
  • 2篇株粒重
  • 2篇资源分析
  • 2篇SSR
  • 1篇地理分布
  • 1篇典范相关分析
  • 1篇形态性状

机构

  • 11篇西藏大学
  • 4篇西藏农牧学院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王建林
  • 7篇何燕
  • 6篇常天军
  • 6篇卓嘎
  • 5篇大次卓嘎
  • 5篇成海宏
  • 5篇旦巴
  • 5篇栾运芳
  • 4篇孟霞
  • 4篇昌西
  • 3篇方华丽
  • 1篇万正杰
  • 1篇张永青
  • 1篇黄镇
  • 1篇马朝芝
  • 1篇傅廷栋
  • 1篇孙秀丽
  • 1篇臧建成
  • 1篇旦增桑布
  • 1篇李鹏

传媒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种子
  • 2篇植物资源与环...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构件种群相互关系及其与气候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被引量:13
2006年
以生物构件理论为基础,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技术对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群构件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粒重是产量构成的重要指标,随着每株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粒重的增大,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的产量明显增加,它们之间的构件因子关联度较大;2)主茎系统是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植株的基础,其间的关联性显示了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植株构件组成的整合作用;3)一级分枝长度、一级分枝角果数、二级分枝数、一级分枝粗度之间有较大的关联度,但与一级分枝发生高度关联度相对较小;4)研究的7个环境因子与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群的生长关系均较密切,且温度是影响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分布和生命活动相对重要的环境因子,而降水为次要因子。
王建林常天军成海宏方华丽栾运芳何燕大次卓嘎李鹏
关键词:环境因子
西藏野生油菜单株粒重优良种质资源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主要研究了西藏野生油菜,特别是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单株粒重的种质资源。通过对采集来的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株粒重种质资源的研究与鉴定发现:在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中,野生白菜型油菜存在着株粒重低级到株粒重高级的2个等级;而在西藏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中,存在着株粒重低级到株粒重高级的3个等级,其中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株粒重较高的材料所占的比例明显强于野生白菜型油菜。并且通过大田鉴定从中分离出一些优质的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如:野白13(9 g/株)、野芥6(13.4 g/株)、野芥24(11.6 g/株)、野芥25(17.7 g/株)、野芥29(11.0 g/株)、特别是野芥15(27.1 g/株)和野芥26(20.4 g/株)等单株粒重高的优良种质资源。
昌西王建林何燕卓嘎
关键词:单株粒重种质资源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抗蚜性初步鉴定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对采自西藏不同地区49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材料进行的抗蚜性初步鉴定,结果显示:3份表现免疫,全部是芥菜型油菜,占9.52%;高抗22份,其中:芥菜型油菜16份,占芥菜型油菜的50%;白菜型油菜6份,占白菜型油菜的35.29%;中抗15份,其中:芥菜型油菜8份,占芥菜型油菜的25%;白菜型油菜7份,占白菜型油菜的41.18%;低抗4份,芥菜型和白菜型各2份,共占9.20%;感虫6份,芥菜型油菜4份,占芥菜型油菜的12.50%.说明在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中,芥菜型油菜的抗虫性和感虫性均较高.从经纬度来看,西藏野生油菜主要分布在北纬27°45′~31°42′,东经89°~92°,免疫品种主要在北纬7°45′~31°42′,并随着经纬度的增大免疫数量在减少,免疫的品种是野芥16、野芥22、野芥27.从海拔高度来看,免疫品种主要分布在3800 m以上;高抗品种在采集的所有海拔高度上均有分布,但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高抗品种数量在增加.说明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油菜的抗蚜性明显升高,可以推断随着海拔的升高,害虫的适应性减弱,种群数量的发生与海拔有很大关系.
臧建成王建林成海宏
关键词:抗蚜性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植株形态性状多样性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为拓宽西藏油菜的种质资源,并为发掘可提供西藏油菜研究利用的优异遗传资源,对来自西藏6个地区38个县的50份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形态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变异系数最高是株粒重为75.00%,多样性指数最高的是单株有效角果数为0.9821;(2)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21个农艺性状化为6个主成分,其中累积贡献率为85.19%,以角果因子的贡献率最高为42.99%;(3)基于形态性状应用非加权配对法聚类,在遗传距离为6.61水平上可聚为五大类群,这五大类群可区分为矮秆粒重型、多分枝多角果型、高秆少分枝型等五种类型。
孟霞卓嘎旦巴大次卓嘎王建林
关键词:形态性状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中国十字花科(Cruciferae)的地理分布被引量:23
2006年
在评述十字花科(Cruc iferae)分类系统,分析主要性状演化趋势和科、属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十字花科植物可能是本土起源的观点,其起源中心和分布中心可能在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西部高山和丘陵地区,起源时间至少在第三纪晚期以前,并认为中国十字花科植物自起源地(青藏高原)可能有3条主要的散布途径:第1条是自青藏高原向东北部,沿宁夏、陕西、内蒙古、山西、河北,到达东北大小兴安岭一带,并在蒙古高原及东北山地形成次分布中心;第2条自青藏高原向东,经重庆、湖南、湖北,沿长江流域分布,到达东部沿海一带;第3条自青藏高原向东南部,经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延伸到台湾。
王建林栾运芳大次卓嘎常天军
关键词:十字花科地理分布
西藏野生油菜性状演化与分支分类研究被引量:10
2008年
以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野生芥菜型油菜(B.junceaCzern.et Coss.)的39个形态学性状为依据,以醉蝶花(Cleome spinosa Jacq.)为外类群,确定了性状的祖征和衍征。应用最大同步法,对35个西藏野生油菜种源的性状演化与分支分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的基生叶、薹茎叶和花器官性状既有同期演化性状也有非同期演化性状;而伸长茎叶的所有性状均为非同期演化性状,有各自独特的演化规则。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分为藏东野生白菜型油菜和藏中野生白菜型油菜2个组,野生芥菜型油菜分为藏中西野生芥菜型油菜和藏南野生芥菜型油菜2个组,各自沿不同的路线演化。
王建林常天军成海宏方华丽
关键词:性状演化
西藏野生油菜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14
2009年
利用10对AFLP引物及13对SSR引物,分析了43份来自西藏地区部分野生类型油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10对AFLP引物共得到276条清晰的谱带,其中多态性带214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77.5%,平均每对AFLP引物得到21.4条多态性带。13对SSR引物共扩增出57条带,其中多态性带51条,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9.5%,说明西藏野生油菜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对西藏野生类型油菜资源的遗传距离以及聚类分析,可将西藏野生类油菜分为两大类群,分别为白菜型和芥菜型野生油菜种质资源;两种分子标记适合揭示西藏野生油菜的遗传多样性。
旦巴傅廷栋孟霞黄镇万正杰王建林次仁旦达马朝芝
关键词:AFLPSSR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地理分布、生物学特性和保护对策被引量:15
2006年
对西藏野生油菜资源进行了考察、整理和研究,发现西藏野生油菜资源地理分布有藏中白菜型、芥菜型油菜分布中心和藏东白菜型油菜分布中心,其分布的区域性和规律性极为明显;分析了野生油菜的生殖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传播方式及濒危机制,讨论了西藏野生油菜收集与保存问题,据此提出了加强西藏野生油菜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的建议。
王建林栾运芳大次卓嘎常天军
关键词:遗传资源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初探被引量:17
2008年
为了进一步探明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多样性,通过对西藏野生白菜类型油菜和野生芥菜类型油菜共49份种质资源的子叶形态、苗期生长习性、伸长茎性状、苔茎叶性状、植株性状、花瓣类型、角果着生状态、果喙长度、角果密度、籽粒性状等多种表型形态进行了种植观察与分析,结果发现:西藏野生油菜的形态类型多种多样,不仅有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与西藏林芝地区栽培油菜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有些性状在西藏的油菜育种中有着潜在的利用价值。
何燕栾运芳常天军成海宏昌西卓嘎王建林
关键词:表型多样性
西藏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研究了西藏野生油菜,特别是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千粒重。通过对采集来的西藏野生白菜型油菜和野生芥菜型油莱种质资源千粒重的研究与鉴定发现:(1)野生芥菜型油菜千粒重要小于野生白菜型油菜;(2)从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的水平分布来看,千粒重较大的野生白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明显集中分布于北纬27°30′~31°00′,东经89°00′~92°00′之间和北纬27°30′~32°00′.东经97°00′-98°00′;千粒重较大的野生芥菜型油菜种质资源明显集中分布于北纬29°00′-30°00′,东经87°30′~94°00′之间;(3)从野生油菜种质资源千粒重的垂直分布来看,在高海拔地区的野生油菜种质资源的千粒重有更大的趋势,野生芥菜型油菜与野生白菜型油菜千粒重随海拔升高而增加,具有垂直分布的生态适应性。
卓嘎旦巴何燕王建林
关键词:油菜千粒重种质资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