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20100575)

作品数:1 被引量:26H指数:1
相关作者:张良怀曾昭发李恩泽刘财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地震
  • 1篇地震构造
  • 1篇地震活动
  • 1篇地震预测
  • 1篇深大
  • 1篇深大断裂
  • 1篇松辽盆地
  • 1篇盆地
  • 1篇重磁
  • 1篇重磁异常
  • 1篇磁异常
  • 1篇大断裂

机构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篇刘财
  • 1篇李恩泽
  • 1篇曾昭发
  • 1篇张良怀

传媒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松辽盆地地震构造与地震活动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6
2012年
松辽盆地是我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也是东北地震区MS≥6.0级地震活动的主要场所,研究松辽盆地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相关性是地震监测预报和抗震减灾工作重要基础性工作内容.松辽盆地是我国六大活动盆地之一.新构造运动以来以间歇性、差异性升降运动为特点的构造活动水平的差异性,反映了NE向、NNE向或SN向深大断裂.在地震预测中,通常把NW向断裂与NE或NNE向断裂交切部位视为地震多发地段和主要发震模式.我们在重磁数据的基础上确定古老的SN向和EW向断裂,特别是松辽盆地基底地震构造层内的SN向断裂或EW向断层是主要的发震与控震断裂,分析中强地震多沿SN向或EW呈线性分布特点,确定NNE向或NW向断裂与SN向或EW向断裂交切成为发震构造是东北地震区内主要发震模式.根据历史上地震的分布和区域构造体系,东北地区将来地震的发生表现为2000年以来本周期地震活跃时段已经结束,目前处于相对平静时期.在大庆—松原坳陷内细划了124°~125°和126.5°~127.0°经向地震条带,MS≥4.0级地震无一例外的归属两个条带,为预测发震构造和位置提供了可能.这些结论将为东北地区地震预测和防震抗灾提供参考.
李恩泽刘财张良怀曾昭发
关键词:松辽盆地深大断裂重磁异常地震地震预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