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1008)

作品数:32 被引量:731H指数:20
相关作者:赵学勇赵哈林左小安郭轶瑞黄迎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鲁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13篇生物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7篇沙地
  • 17篇科尔沁沙地
  • 15篇土壤
  • 7篇沙漠化
  • 5篇植物
  • 4篇植被
  • 4篇沙丘
  • 4篇水分
  • 3篇沙质草地
  • 3篇土壤微生物
  • 3篇微生物
  • 3篇小叶锦鸡儿
  • 3篇锦鸡儿
  • 3篇干旱
  • 3篇半干旱
  • 3篇草地
  • 2篇凋落
  • 2篇凋落物
  • 2篇演替
  • 2篇有机碳

机构

  • 31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研...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鲁东大学
  • 1篇中央民族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0篇赵学勇
  • 16篇赵哈林
  • 13篇左小安
  • 11篇郭轶瑞
  • 8篇罗亚勇
  • 8篇黄迎新
  • 8篇王少昆
  • 4篇岳广阳
  • 4篇李玉霖
  • 4篇张铜会
  • 4篇刘任涛
  • 4篇李玉强
  • 4篇赵玉萍
  • 4篇毛伟
  • 3篇岳秀泉
  • 3篇周瑞莲
  • 3篇周道玮
  • 3篇赵玮
  • 3篇孟庆涛
  • 3篇苏娜

传媒

  • 9篇中国沙漠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草业学报
  • 3篇干旱区研究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土壤学报
  • 1篇草业科学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Resear...

年份

  • 13篇2009
  • 9篇2008
  • 10篇200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天气条件下小叶锦鸡儿茎流及耗水特性被引量:35
2007年
采用以热平衡为原理的Dynamax包裹式茎流测量系统,于2006年对科尔沁沙地人工小叶锦鸡儿群落的液流变化进行连续监测,利用实验区自动气象站同步检测光合有效辐射、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等气象因子,结合人工记录的天气状况,分别选取4种最典型的天气条件,分析了小叶锦鸡儿的茎流变化、单枝耗水量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高温、强辐射条件下,小叶锦鸡儿的液流呈"几"字型宽峰曲线,以低耗水的蒸腾特性耐受干旱缺水的环境.不同天气条件下,小叶锦鸡儿液流日变化波动曲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各异,但光合有效辐射始终是液流变化的主导因子.小叶锦鸡儿茎干液流通量密度的变化是各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单枝日耗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从晴天、阴天、风天到雨天依次减少,其平均值分别为459、310、281和193mg.d-1.
岳广阳赵哈林张铜会云建英牛丽何玉惠
关键词:茎流速率耗水量小叶锦鸡儿科尔沁沙地
科尔沁沙地沙丘恢复过程中典型灌丛下结皮发育特征及表层土壤特性被引量:27
2008年
通过野外取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对科尔沁沙地不同沙丘典型灌丛下结皮发育及结皮下表层土壤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半流动沙丘的差巴嘎蒿、半固定沙丘的小叶锦鸡儿、固定沙丘的冷蒿以及固定沙丘丘底的小红柳灌丛下分别发育了物理结皮、藻、地衣及苔藓结皮,结皮的厚度、硬度、水分、〈0.05 mm粘粉粒含量、有机质、全N、全P、速效N和速效P等指标在沙丘生境中为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底,在结皮类型中为物理结皮〈藻结皮〈地衣结皮〈苔藓结皮,各结皮间养分含量和粒径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结皮下层土壤的养分及细颗粒含量随结皮发育进展呈增长趋势.同一沙丘结皮下0-5 cm范围内土壤容重、粘粉粒、养分含量由表及里呈递减趋势,且均高于同层流动风沙土.在4种灌丛的7类结皮中,固定沙丘丘底的小红柳灌丛下发育的苔藓结皮及其表土的养分、细颗粒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沙丘灌丛下的结皮.
郭轶瑞赵哈林左小安李玉霖黄迎新王少昆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土壤结皮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空间变异性被引量:16
2008年
采用地统计学的方法,研究了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下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降雨后第1,5,10,15d的4次土壤水分测定中,锦鸡儿灌丛下表层(0~20cm)和亚表层(20~40cm)土壤水分随着时间的延续均逐渐降低;表层土壤水分首先是外围大于灌丛内部,然后达到内外基本一致,最后灌丛内高于灌丛外;亚表层土壤水分一直是外围高于灌丛内部。4次测定的土壤水分含量均能较好地拟合成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两层土壤水分除第4次表层在本研究范围内不具有空间自相关性外,其他的均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4次测定中,表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变程均小于亚表层,表层土壤水分的空间依赖性小于亚表层。
王少昆赵学勇左小安赵玮郭轶瑞
关键词:土壤水分降雨灌丛科尔沁沙地
Photosynthetic performance of Setaria viridis to soil drought and rewatering alternations
2009年
The ability of psammophyte(a plant that grows in sand or sandy soil) to withstand and recover from severe droughts is crucial for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and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vegetation in semi-arid sandy land in northern China.Responses of the photo-synthetic gas exchang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of an annual(Setaria viridis) were measured through three cycles of soil drying and rewatering.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et photosynthesis rate(Pn) decreased by 95 percent,91 percent,and 61 percent at end of three drought periods;the stomatal conductance(gs) decreased by 72 percent,73 percent,and 53 percent;the transpiration rate(Tr) decreased by 70 percent,69 percent,and 37 percent;and water-use efficiency(WUE) decreased by 83 percent,69 percent,and 38 percent.At the same time,the trapping probability with no dark adaptation(FV'/FM') decreased by 70 percent,12 percent,and 10 percent,while the electron transport per cross-section(ET0'/CS'0) decreased by 80 percent,45 percent,and 13 percent.The intercellular CO2(Ci) increased by 1.77,1.02,and 0.66 times,and the dissipation per cross-section(DI0'/CS0') increased by 98 percent,28 percent,and 22 percent.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viridis was subjected to photoinhibition and some nonstomatal limitation of photosynthesis under drought.However,the abov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restored to control values after three or four days of rewatering.The capability to recover from drought may contribute to the plant's use of water as efficiently as possible.Furthermore,during the subsequent drought spells,suppression of Pn,gs,Tr,FV'/FM',and ET0'/CS0' decreased or slowed down following the drying and rewatering alternations,especially in the third drought spell.
Ya Yong LuoXue Yong ZhaoRuiLian ZhouYingXin HuangXiaoAn Zuo
关键词:JIP-TEST
不同苜蓿品种再生特性的研究被引量:20
2007年
对4个苜蓿品种进行不同频次的刈割处理,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地区,黄花苜蓿和杂花苜蓿每年适合刈割2次,此时,地上生物量和粗蛋白质产量均达到最大值;而紫花苜蓿刈割2或3次均可,地上生物量和粗蛋白质产量在刈割2和3次之间差别不大,但明显高于刈割1和4次处理;不同苜蓿品种的粗蛋白质含量与形态发育阶段之间均呈极显著的二次相关,均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此外,通常认为的黄花苜蓿比紫花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高,并非是由物种的差异引起的,而主要是由收获时生育阶段的差异引起的。
黄迎新周道玮岳秀泉武祎闫修民
关键词:苜蓿刈割形态发育
三种一年生藜科沙生植物出苗对沙埋深度和水分条件的响应被引量:16
2009年
通过盆栽控制试验,研究了沙米、大果虫实和长穗虫实3种一年生沙生植物在4个模拟降水水平(A、B、C和D)和6种埋深水平(0,10,20,30,40和50 mm)的出苗情况。结果表明,3种植物种子均没有休眠现象。沙米和长穗虫实均在10 mm埋深处的出苗率最大,而大果虫实在30 mm埋深处的出苗率最大,沙米、大果虫实和长穗虫实,各降水处理的平均出苗率分别为50.63%,77.29%和75.21%。在沙土表面的种子,沙米萌发受强烈抑制,而其余2种植物在降水较多的A、B和D处理下萌发较多但成苗较少。这3种植物耐埋深的大小依次为:大果虫实>沙米>长穗虫实。降水量越大,其出苗率越高,沙米和大果虫实单次强降水下其种子出苗率大于等量的多次少量降水的积累,但是长穗虫实相反。这表明在干旱半干旱沙地,降水是调节季节性种子出苗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种子在沙土中的垂直分布决定了降水后种子萌发的比例并有助于维持土壤种子库。
罗亚勇赵学勇黄迎新左小安王少昆张永锋
关键词:出苗埋深
科尔沁沙地不同尺度上沙丘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被引量:26
2009年
研究了科尔沁沙地过去30 a不同尺度上沙丘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尺度研究区(892.74km2)从1975—1995年流动沙丘面积、斑块数、景观面积百分比和最大斑块指数逐渐增加;1995—2005年流动和半流动沙丘面积减小,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面积增加。中尺度(110.42 km2)和小尺度(14.14 km2和14.10 km2)研究区从1975—1985年流动沙丘面积、斑块数增加,1985年后流沙面积减小。通过沙漠化过程指数计算表明,大尺度上沙漠化经历了发展(1975—1995年)—逆转(1995—2005年)的过程,中尺度和小尺度上,沙漠化经历了发展(1975—1985年)—逆转(1985—2005年)的过程。科尔沁沙地不同尺度上景观结构变化具有差异性,显示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存在尺度效应;景观格局变化主要受流动沙丘斑块变化的影响,而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活动引起的。
左小安赵哈林赵学勇常学礼郭轶瑞张继平李健英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沙丘沙漠化过程
沙地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灌木发育对草本植物和土壤的影响被引量:44
2009年
应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沙丘固定和植被恢复过程中(流动、半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灌丛内外草本植物的特征和土壤的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灌丛的发育对草本植物和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沙丘小叶锦鸡儿灌丛下植物的盖度、高度和密度显著高于灌丛外围,由灌丛内向灌丛外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通过差巴嘎蒿、小叶锦鸡儿和冷蒿3种灌丛内、外的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表明,沙地灌丛的形成对灌丛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有效氮和有效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作用,特别是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有明显的富集作用,其大小顺序为小叶锦鸡儿>冷蒿>差巴嘎蒿;小叶锦鸡儿灌丛对全磷和有效磷的富集作用明显大于其它灌木。这些结果表明在沙丘植被恢复过程中灌丛的发育具有明显的"保种"作用和"肥岛"效应,促进了沙丘植物的侵入和土壤的进一步恢复。
左小安赵学勇赵哈林郭轶瑞李玉霖刘任涛毛伟
关键词:灌木草本植物土壤特性
科尔沁沙质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及季节动态被引量:41
2009年
通过对中国农牧交错带科尔沁沙质草甸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垂直分布及其季节动态的研究分析表明:(1)微生物总数、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表现出与降雨量同步的季节动态,即6月份较5月份有所减少,7月份增至最多,7月份以后微生物数量逐渐下降,真菌则表现出从5月份到8月份一直增加,9月份开始回落;(2)土壤微生物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差异。细菌和放线菌的垂直分布表现出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少的趋势,真菌数量表层最高,20 cm以下变化不够规律;(3)土壤微生物的层化比率均大于2(5月份放线菌除外);(4)不同土壤生态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不同,相同因子对不同微生物类群的影响也不相同。细菌受水分影响较大,真菌与地温的变化趋势相近,放线菌与水热条件的共同作用有关。土壤养分(有机碳和全氮)与微生物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
王少昆赵学勇左小安郭轶瑞李玉强曲浩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
科尔沁沙地植物萌动期不同类型沙丘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被引量:26
2008年
通过对科尔沁沙地植物萌动期不同类型沙丘中0-50cm土壤层微生物组成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微生物的活动强弱程度是: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半流动沙丘>流动沙丘,每种沙丘类型中不同微生物类群数量分别是:细菌>放线菌>真菌。微生物数量在垂直分布上表现为:流动沙丘表层最少,30—40cm层活动相对强烈;半流动沙丘和半固定沙丘在垂直分布上变化相对较小;固定沙丘表层最多,表层以下变化不大。各类群微生物数量与电导率、植被盖度、凋落物量和沙丘固定程度都呈显著正相关(P≤0.01);pH值对放线菌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细菌,而对真菌的影响较小。微生物活动与地温的相关性不高,与土壤水分含量呈负相关。影响科尔沁沙地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生态因子是植被盖度和土壤可溶性无机盐含量。
王少昆赵学勇左小安赵玮
关键词:科尔沁沙地土壤微生物生态因子区系特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